郝晨宇
人才培養是高校躋身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行列的根本體現和重要抓手,是大學基本職能之一。在一流大學建設下,航空專業人才培養必須致力于培養符合我國研究型、創新型人才,才能滿足當前及中、遠期發展的需求。由此,本文基于一流大學建設下,對航空專業人才培養進行了思考,以期能為實現航空專業人才培養目標提供一些幫助。
一流大學建設旨在建設一批世界“一流”大學、“一流”學科。截止目前,新一輪學科建設和人才競爭在各大高校間激烈展開,為了全面提升人才培養質量,航空專業應深入貫徹落實雙一流戰略措施,以“將一流學生培養成一流人才”為主題,人才培養目標進行了重新審視。由此針對航空專業人才需求日益增高的現狀,本文基于一流大學建設下,對航空專業人才培養進行了思考,以期能夠促進航空專業人才培養質量的提升。
一、一流大學建設下航空專業人才培養的定位
培養復合我國航空產業人才是航空專業的重要職能,其擔負著向社會輸出航空專業人才和知識的重任。而在一流大學建設下,航空專業人才培養是建設一流大學的重要抓手和根本體現。縱觀世界各一流大學航空航天專業人才培養特點,其主要具備以下幾方面:一畢業生具備航空航天工程和相關領域中高度的專業水準,將會成為技術專家、領導者和企業家,并在工業界和學術界、政府能夠充分展示出自己的專業知識和道德水準;二畢業生應致力于獲取新知、發展專技,是一個終身學習者,應積極參與研發和專業協會的活動、深造讀研、專題研討會等,通過持續的努力,不斷發展自己的領導能力、批判性思維和解決問題的技能;三畢業生應善于在一個擁有文化多樣性的國際合作團隊中工作,致力于全球有影響的新知創造、工程實踐、產品和服務開發;四畢業生應將把攻讀航空航天工程學位中獲得的知識轉移到與航空航天工程交叉的諸如機器人、醫學、清潔能源等新領域,并將該學位知識作為在其他專業領域展開自己職業生涯的啟動點,如:深造讀研、專題研討會等。在一流大學建設中,研究、傳授和學習是三位一體的,學生應當參與知識的研究,從參與中得到學習。并且航空專業的本質就是培養符合我國創新、符合型人才,“由科學而達至修養”是航空專業人才培養的基本特征。因此,教學和科研目標在人才培養上是一致的,是相互融通的,應當將提升人才培養質量放在核心工作位置上。
二、一流大學建設下提升航空專業人才培養質量的路徑
(一)將科技創新優勢轉化為人才培養優勢
一流大學建設下,航空專業應注重科技與教育的融合,將科研與教學緊密結合培養拔尖人才,并通過學習貫徹國家戰略需求,以高水平科學研究支撐高質量的人才培養,將優勢科研資源轉化為優質教育資源。同時航空專業應堅持國家實驗室、國家重點實驗室等科研基地對航空專業學生全面開放,引導學生參與導師負責的重大科研項目,開闊學生的視野,讓學生接觸到國內外研究的最前沿,使他們認識到自己在報效國家的同時,看到自己事業發展前景,為人類多做貢獻。如:為了實現在創造知識中培養人才、在人才培養中創造知識,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形成了基于導師團隊的梯隊培養模式,為實現一流大學建設提供了極大的支持。其次,為了將高水平科技成果盡快轉化為優質教育志愿,航空航天專業應依托最新科研進展開發自主創新教學實驗,不斷豐富與完善教學體系和內容,積極引導和支持高水平的科技成果盡快轉化為優質教育資源。如:將科研成果已經轉化為教學創新實踐平臺,深度激發和喚起了學生的創新思維與創造熱情,再現重大科研成果的探究過程;為了履行服務社會的職能,還應建立了先進工業技術研究院,與各地研究院、實驗室等合作,創新產學研合作發展模式,形成了支撐產業升級、培育戰略新興產業的核心技術創新體系;鼓勵教師吞對參與到企業技術創新、員工發展培訓中,指導本科生、研究生在實踐中感悟工程環境,在產品研發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將產品構思、設計、營銷等商業案例帶到了課堂教學中;為了有效推進卓越工程式教育培養計劃,積極邀請企業管理和工程經驗豐富的高層經理、人力資源部經理參與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制定,通過各種形式共建工程實踐教育基地,提升航空專業人才培養質量。另外,航空專業應鼓勵教師參與大學生科研實踐活動,充分發揮科學研究優勢,重視對學生科研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如:國家大學生創新實驗計劃、大學生科技訓練計劃等,以興趣為先導,不斷增強科研過程的訓練,為一流大學建設培養一流人才。
(二)著力構建協調發展的拔尖創新人才培養體系
為了提升學生獨立思考、敢于質疑和勇于創新品質的培養,航空專業應著力構建協調發展的拔尖創新人才培養體系,探索不同類型拔尖創新人才培養規律,優化校內外優質資源,即“科學基礎、人文素養、實踐能力”的培養體系,形成理、工、文和國際化四類教育改革試驗區,通過實施“通識式基礎教育、漸進式專業教育、開放式實踐教育、自主式發展教育”,提升學生的科學與工程實踐創新能力,增強學生數理知識基礎。其次,航空專業應整體優化七類公共課程體系,建立跨學科的科學實驗室等,打造精品專業課程,傾力推進通識教育改革,統籌學校特色資源優勢,建設諸如航空航天博物館、科技創新館、藝術館、校史館等文化基地,在大學文化傳承創新中探索文化育人新模式。另外,為了拓展學生創新創業能力,應著眼于綜合素質提高多路徑拓展。一方面,為了提升學生創新性學習與應用能力的資源與手段,應注重各種實驗實訓軟件的引進、改善航空專業實訓條件。應積極組織學生進行科技實踐、才加各種創新創業競賽,通過組建創新創業團隊、建立大學生創新和創業專項基金等措施,支持和獎勵從事創新活動的學生,系統地培養創新型人才。
(三)將高端國際合作轉化為人才培養特色
一流大學建設下,面向航空產業發展的未來,航空專業應努力造就具有全球視野、能夠參與國際競爭的國際化人才,堅持在高端國際化大平臺上推進人才培養改革,啟動實施國際合作UPS計劃,建立由國內外教育界和知名企業家組成的董事會和管委會,借鑒國外相關專業工程師教育經驗,著力培養具有系統思維、國際視野、領軍素質的國際化通用工程師,使學生登上國際化發展的“直通車”;注重國外相關專業工程師培養經驗與航空自身優勢的融合,促進航空專業教學不斷改革,與相關關系深度參與,為探索中國高等工程教育的改革奠定基礎。并且航空專業應統一教學大綱和教材,融合多方優勢,打造航空航天高級創新人才培養共同體,職業服務于航空專業人才培養,為一流大學建設培養一流人才。另外,鑒于航空類專業屬于綜合性工程型專業,其應根據國家航空類工業的實際,對教學內容和手段進行創新,通過“走出去、請進來”的方式,緊密與航空主機或專業院所進行合作,對接需求,明晰人才培養目標;持續做好培養方案的改進工作、師資隊伍的建設工作、教學條件的優化工作,通過內部研討與外部交流,從課程體系、實踐基地、國際交流等幾個方面,奠定一流人才培養的堅實基礎,找準自己的特色定位和“一流”建設目標,同心同力,實現一流人才培養目標。(作者單位:濟源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