鄔兆春
小學階段是兒童思維能力發展的關鍵期,而情境教學是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有效方式。抓住學生思維發展的有效期、高峰期,通過啟發和引導,能夠讓學生的思維品質得到提升。課堂教學的一個主要任務是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而如何在教學活動中提升學生的思維品質,是一個值得長期關注的話題,因此,基于學生核心素養之思維品質的培養,應該成為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在教學中孜孜以求的目標。目前,學校在教學中較多關注的是學科成績,缺乏對教育主體的全面審視,尤其是以兒童的視角,關注思維品質的培養。英國哲學家培根說:“數學是思維的體操。”其實,每一個學科教學都涉及學生思維品質的培養。
兒時是培養思維品質的最佳期
兒童思維處于直觀行動思維向具體形象思維的發展過程中,抽象邏輯思維已經開始萌芽,具備了進行思維訓練的基礎。對兒童的思維能力進行系統訓練,既能夠提高兒童的思維品質,比如思維的敏捷性、深刻性、創造性、靈活性等,又能夠提高兒童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創造性思維能力。
古語云: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就是說給孩子現成的知識和技能,不如讓孩子學會自己獲取這些的能力。思維訓練就是要教給孩子正確的思維方法,發展孩子的思維能力。通過適當的思維訓練,借助適合幼兒年齡特點的一些材料,可以幫助孩子學會如何思考、如何學習。例如,如何進行分析、分類,如何進行比較、判斷,如何解決問題等。掌握了正確的思維方法,就如同插上了一雙翅膀,能夠使孩子的抽象思維能力得到迅速發展和提高,從而大大提高孩子的知識水平和智力水平。
教研的深度與思維培養的高度
優秀的教師必定是一名有研究意識并且把教學研究作為自覺行為的學者。在課前需要研究教材,按照課標要求,研究教材中的思維訓練點;需要研究學情,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心理特征,找到合適的教法,并在教學中著力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例如,有位教師在教學《書戴嵩畫牛》一文時,先通過情境創設和自主學習,讓學生初步知曉了原文大意,然后再通過設問,引導學生深入閱讀。當學生讀到:“牧童見之,拊掌大笑,曰:‘此畫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兩股間。今乃掉尾而斗,謬矣!處士笑而然之。”該教師問:“杜處士為何笑而然之?”學生用原文回答:“古語云:‘耕當問奴,織當問婢。不可改也。”這也是文章的主旨句,結論得出順理成章。本以為課堂即將結束,這時,老師突然又拋出一個問題:“小牧童說得對嗎?”同學們都異口同聲說:“對!”這時,老師出示了六幅斗牛圖,讓同學們觀看,結果出人意料——牛斗時,表現不相同,有的確實是“尾搐入兩股間”,而有的則是“掉尾而斗”。究竟是誰錯了,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帶著這一問題,學生展開了進一步討論……在老師的啟發引導下,同學們明白了:人們對事物的認識是漸進的、逐步深入的,不是一成不變的;人類對事物的探究也是一個不斷無限接近事物真相的過程,我們不能盲從別人的觀點,要有批判性思維的意識,在實踐中不斷提高認識,從而學會全面客觀地看待問題。
這樣,教師課前準備充分,課堂上啟發得好,使得學生的思維得到激發,得到拓展,得到提升。這樣的學習,稱得上是深度學習。
構建有利于師生學習的情境
“情境”在現代漢語中的意思是:情景、境地。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在教學中需要注重創設情境。教師要善于創設情境,特別是真實的學習情境,這樣才有利于學生思維的發展。因此,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實驗室、圖畫、游戲、故事等方式,創設有一定趣味性的教學環境,通過情境激發學生在對一個個問題的追尋、探索中提升思維品質,從而培養和發展學生的核心素養。
例如,筆者學校有位教師在教學“分數的意義”一課時,首先,創設了“畫分數”活動,即讓學生在一個長方形(正方形)、四個香蕉、八個蛋糕的圖中,通過涂一涂、圈一圈等方法,表示出1/2,初步體會1/2的意義;然后設計了“創造分數”的環節,即讓學生先想好一個分數,接著在紙上折疊或者畫出表示這個分數的圖形;之后展開合作學習,在這樣的學習情境中,學生興趣很高,思維明顯活躍起來,教師通過多媒體投影展示學習成果,學生在課堂中創造出了1/4、1/8甚至1/3和1/5等,學生對整體和部分的關系有了具體了解,對分數的意義也有了清晰理解。在課堂中,學生的想象思維和抽象思維都得到了很好的培養。
在學習情境中點燃學生思維的火花,教師需要關注以下幾點:
第一,關注學生的思維情感,讓情境有溫度,讓學習有溫度,把認知活動和情感活動有機結合,讓兒童的思維學習伴隨著積極的情緒。
第二,根據學生在課堂的思維關注變化規律曲線,思維高峰是兒童思維最為活躍的時候,我們應更多地加以關注,及時進行引導和激勵,從而讓他們經歷思維高峰期的感受和體驗,真正將知識轉化為關鍵能力。
第三,兒童的思維豐富且多樣,我們應把鑲嵌在情境活動中的思維因素開發出來,并在課堂設計的情境活動中讓學生的思維產生碰撞,在學習交流過程中提升學生的思維品質。第四,學生的有效學習方式包括探究、合作、體驗、聆聽、操作等,教師要積極引導,適時鼓勵、賞識,讓學生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個性化學習方式。
結束語
習總書記說:教師要當好“四個”引路人。其中一個就是要做學生“創新思維”的引路人。為此,我們將不斷前行,不斷探索。這是我們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責任和使命!
(作者單位:山西省忻州市河曲縣黃河路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