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陸明
摘 要:2013年以后,我國政務進入了微信執政階段,在信息化和網絡技術高速發展的時代,政務微信成為了政府加強管理的一個重要手段,同時也成為了政府與人民之間的窗口溝通的民主化的進程工具。對于地方微信公眾平臺而言,它還有一個重要的作用就是新聞傳播的主渠道。尤其是在融媒體發展的時代,人們獲取新聞的方式已經不再局限于電視,更多的走向了手機等移動客戶端,地方政務微信發展面臨著全新的機遇和挑戰。為了使新聞傳播尤其是地方新聞傳播更加具有實效性,必須進一步強化政務微信平臺建設。
關鍵詞:融媒體;新聞傳播;政務微信平臺
中圖分類號:G2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5079 (2020) 03-00-02
十八大會議中政府對于“服務型政府”的內涵進行了全新的闡述,并且強調了政府服務的理念,這標志著政府觀念轉型,以落實服務為目標,在這一個要求之下,政務微信是一個側重于信息服務和業務辦理的新媒體平臺和電子政務手段,而且在推動政民互動信息、共同參與和民主協商方面發揮出了重要的作用,是建設服務型政府的一個有效途徑,也是新聞傳播的重要渠道。
一、加強政府的監督和引導
對于運行來說,監督是最有效的制約手段,政府在行政組織形式扁平化的治理中堅持對于權力的扁平化監督,通過政務微信的監督屠刀加強對于權力的監督。首先,要將權力的主體法制化,加強對權力主體的教育水平培養,因為權利主體的法律意識直接能夠體現到他在進行行使權力的合法性;其次,還要保證權力內容的合法性,權力內同的合法性是權力法制化建設中最核心的部分,各種權力的擁有者或者行使者都要遵守權力內容作出的權利限制;再次,要想將權力法制化還要對權力進行行駛過程的服務型化建設,在權力的行駛過程中一定要按照法律的規定來行事,違背法律規定的就是權力的濫用,這樣就容易出現為腐敗提供便利的機會,所以這一點必須要嚴格的做到。監督權力是保證掌權者對自己手里的權力進行有效的使用,不能為所欲為,也不能夠為自己謀福利,應該站在最合理、公平的角度加強對手中權力的運用,對權力的監督是促使權力向著服務型化的方向發展,權力監督的法制化建設指的是權力監督主體、對象、程序的法制化建設,只有這些方面都進行法制化建設,服務型法制化建設才能夠得以實現,服務型建設才能夠在服務型的大框架下合理、有序地進行。
二、建立微信平臺保障機制
首先,強化微信平臺信息發布的保障機制。信息發布要具有保障機制,只有這樣才能夠保證信息能夠及時準確地傳達到群眾的手中,才能夠有效地促進和諧社會建設,以中國政府網微信為例,了解我國政府是如何利用微信這種新媒體進行信息的發布,來實現政府職能的轉變,并且最終做到拉近群眾之間的距離、實現信息的高效傳播、提高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水平。我們還應當注意到,通過微信執政,我們政府應當注意到的幾個方面,為日后我們政府進一步提高微信執政水平提供一定的借鑒,以中國政府網微信為例,要做到發布消息的過程中,注意內容和語言的規范性,不能過于隨意,要增強與群眾的互動,避免傳統媒體的單向傳播,最后要對群眾所反映的問題高度重視,切實解決,使微信真正成為政府提高執政能力的有效工具。其次,要強化微信平臺的技術保障機制。加快建設“三網融合”工程,引導廣電和通信運營企業建設基于三網融合的多業務運營平臺,推進分區域、分階段、多方式的信息業務和通信網絡融合試點,發展手機電視、互聯網應用服務、IPTV等,支持和鼓勵企業實施規模化、開放式IDC建設,集聚以商務為主的各類數據中心,建成直連國家骨干核心、省網核心、城域網核心的網絡寬帶資源和數據存儲、交換、傳輸、應用中心,強化對微信平臺信息的保障。
三、加強日常的新聞推送與報道
對于地方微信公眾平臺而言,它還有一個重要的作用就是新聞傳播的主渠道。尤其是在融媒體發展的時代,人們獲取新聞的方式已經不再局限于電視,更多的走向了手機等移動客戶端。因此,對于地方政務微信平臺而言,做好日常新聞的推送和報道尤為重要。以上海發布為例,2013年6月18日,“上海發布”微信版正式上線,賬號主體為上海市人民政府辦公廳,上海市民甚至包括外地市民不僅可以從“上海發布”中了解最新的咨詢,同時也可以通過“市政大廳”、“微信矩陣”、“I love SH”模塊進行相關事項的辦理,比如,交通卡余額查詢、入學信息查詢、個人所得稅查詢、工交實時到站查詢、路況查詢等。
通過對“上海發布”一周的發布信息進行跟蹤,共發布38條信息,內容涉及教育、食品安全、就業、旅游、人事任免、天氣等多個方面,從閱讀量來看,超過10萬次閱讀的總共有14次,其中天氣信息4次,就業信息1次,旅游信息2次、交通信息3次、其他4次,我們可以看出,社會公眾對天氣、就業、日常生活的關注度比較高。從全部信息的點贊情況看,點贊量高的基本都集中在就業、天氣、教育等信息,這也說明社會公眾更希望政府通過微信平臺發布一些和民眾利益關系緊密的信息,能夠為民眾提供各種便利條件。通過這種新聞信息的推送,不僅真正凸顯了政務微信平臺的新聞傳播作用,同時也能夠拉近與社會公眾的關系,提高社會公眾對社會生活的關注度。
四、做好微信政務平臺的新聞宣傳
從本質上講,地方政務微信的重要特點就是服務地方、傳播地方的重要平臺,它也是地方重要新聞的信息源和發布源。因此,對于地方微信政務平臺而言,必須要做好微信政務平臺的新聞宣傳。首先,要做到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地方政務微信應該把地區的新聞做好,把和社會公眾相關的地方財經大事及時傳達給社會公眾。在定位內容的前提下,重點篩選合適的涉地新聞,從而適應微信傳播的需要。其次,要做好重點報道。要重點關注信息,真正擔任起“方寸之功”,把重點報告的內容做實做透。比如,對于涉及民生的問題要重點關注,公積金、養老金查詢等內容要及時有效,對于政府頒布的關于“養老”、“醫療”方面的新聞要及時推送,真正做到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再次,以地方領域新聞為重點關注對象。
政務微信的編輯應該根據實際情況做好相應的編輯工作,及時發符合內容的信息轉入到微信平臺當中,從而建立一個意義更為廣泛的地方媒體平臺。
參考文獻:
[1]賈哲敏,李文靜.政務新媒體的公眾使用及對政府滿意度的影響[J].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02).
[2]闕天舒,王建新.“指尖政府”:特大城市移動服務微治理研究[J].天津行政學院學報,2016(01).
[3]王芳,張璐陽.中國政務微信的功能定位及公眾利用情況調查研究[J].電子政務,2014(10).
[4]王玥,鄭磊.中國政務微信研究:特性、內容與互動[J].電子政務, 2014(01).
[5]曹進,呂佐娜.大眾文化視角下的“新新”媒介探析——以騰訊微信為研究對象[J].東南傳播,2012(09).
[6]陳雅靜.微信,還能紅多久?——以經濟學SWOT理論分析微信[J].新聞知識,2012(06).
[7]張爾煦.微信推廣的病毒性營銷分析[J].新聞傳播,2012(06).
[8]鄭拓.中國政府機構微博內容與互動研究[J].圖書情報工作,2012 (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