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川
摘 要:據了解,專業人才匱乏是媒介融合背景下制約我國新媒體產業發展的重要因素,如何進行新媒體專業人才培養是當前亟待解決的問題。本文主要就媒介融合背景下新媒體專業人才培養機制進行探索,旨在為新媒體發展提供重要助力。
關鍵詞:媒介融合;新媒體專業人才;培養機制
中圖分類號:G229.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5079 (2020) 03-00-02
在社會及科學技術快速發展背景下,新媒體受關注程度也有了顯著的提升,也正是受到新媒體跨行業特征的影響,使得高度復合型人才成為當下新媒體從業人員的重要標準,既需要掌握人工智能開發和通信工程技術基礎,又需要必備一定的視聽藝術創作能力和軟件操作技能,還需要擁有現代傳媒市場運營和管理經驗。反觀高校現有的課程設置和學科劃分可以得知,與新媒體企業用人需求并不契合。基于此,本文圍繞媒介融合背景下新媒體專業人才培養機制進行探索。
一、媒介融合背景下新媒體專業人才市場現狀分析
近年來,伴隨著網絡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給媒介融合發展與改革提供了重要動力。媒介融合的發展一方面使新媒體產業發生了顯著的變化,另一方面對高校新媒體專業人才培養機制也帶來了直接影響。對此,想要更好地滿足人才市場對新媒體專業人才方面的需求,應緊密結合當前時代發展趨勢,剖析媒介融合背景下新媒體專業人才市場現狀,從而為新媒體專業人才培養提供明確的導向與思路。
根據2017年傳媒人才需求報告可以得知,市場上新媒體崗位出現了供不應求的現象,尤其在經濟發達城市尤為突出,而對于經濟發展稍顯落后的西部地區來講,人才需求相對較少,這也反映出當前新媒體專業人才需求不平衡的情況。目前,市場對新媒體的重視力度有了顯著的提升,將新媒體領域作為求職崗位的求職者數量也日益增多,在此背景下,新媒體專業人才培養也必將面臨新的變化與挑戰,因此,探索媒介融合背景下新媒體專業人才培養機制勢在必行。然而,從客觀角度來講,我國高校新媒體專業人才培養依然處于起步階段,加之傳統媒體轉型還不夠徹底,不僅導致了人才專業定位模糊和人才分布不均勻等現象,而且輸入到市場中的人才質量也參差不齊,在一定程度上會對新媒體行業發展產生影響。對此,在媒介融合背景下新媒體專業人才培養目標應側重應用型人才、學習型人才培養還是職業技能型人才培養是當下需要重視的問題。
二、媒介融合背景下新媒體專業人才培養機制
(一)注重低端復合型人才“負荷”的消解,培養高端復合型人才
雖然目前針對新媒體專業人才應注重復合型這一觀點受到了廣泛的認同,但是現有新媒體專業人才培養時僅僅停留在跨媒體技能疊加上,不僅使得專業課程體系構成十分龐大、繁瑣與復雜,而且給學生學習也帶來了較大壓力,對其核心競爭力的形成也是不利的。導致這一現象的本質原因就在于高校對媒介融合認識不充分。媒介融合從本質來講是整個產業的融合,可以細分為傳媒業內部融合、傳媒業與電信業融合、三網融合和終端融合幾類。就前兩者來講,其是基于媒介融合時代下內容生產融合的代表與體現,三網融合則是傳播渠道的融合。客觀來講,內容融合和渠道融合是媒介融合過程中的核心與關鍵,與傳統理解的終端融合等同于媒介融合有著顯著差異。美國西北大學教授戈登也圍繞媒介融合發表了自己的看法并將其劃分為所有權融合、策略性融合、結構性融合、信息采集和信息表達融合五個類型,對于這一看法,有的學者認為其囊括了媒介融合的所有內容,且各類型間存在一定的聯系,同時,后兩種融合是基于前三種類型產生的,是以從業者為出發點的,這與前三者是以組織行為為出發點有著明顯區別。當前新媒體專業復合型人才培養過程中只將后兩者作為了側重點,對于產業融合和媒介融合層次把握不充分使得當前復合型人才培養呈現了低端和機械性特征。對此,高校新媒體專業人才培養過程中要對媒介融合進行更深層次地研究,挖掘其背后的內容,提升對媒介融合的認識。同時,還要幫助學生明確未來工作崗位所面臨的復雜媒體環境,了解媒體運作流程,立足于學生現有知識,對其專業知識進行拓展,側重其長遠眼光培養和運籌帷幄能力的提升,打破以往只局限于狹小范圍的現狀。此外,還要始終將理論與實踐培養作為人才培養過程中遵循的原則,從而提升與當前復合型人才需求的一致性,提高其就業競爭力。
(二)突破僵化的教育模式的限制,建設以橫向融合為主的培養模式
對新媒體專業教育模式僵化這一現象剖析可知,主要是由于現有教育模式不能緊隨和適應媒介融合背景下產業狀況變化導致的。近年來,雖然越來越多高校重視新媒體并開設了相關專業,但是教學過程卻將視野全部放在網絡上,既沒有對網絡媒體和其他傳統媒體間的協同關系進行明確和重視,也沒有對新媒體融媒體性質進行充分考慮,使得人才培養并不能滿足市場環境需求。在媒介融合不斷推進背景下,以往以縱向分立為特征的產業壁壘受到沖突。從內容生產方面而言,以往多樣化的表達形式逐漸統一,呈現的內容終端隨處可見,這樣不僅為分立產業結構向橫向整合發展提供了助力,而且內容、網絡和終端等分離產業也由此形成。對此,在進行新媒體專業人才培養時,也應圍繞內容、網絡和終端三個方面開展,將融媒時代信息內容生產和信息傳播渠道和手段作為著重探索的方向,而對于終端開發和創新方面稍有涉及即可。
(三)完善師資建設,打造具有時代特色的新媒體教學方式
師資建設是專業建設的基礎與保障,如何培養專業化教師隊伍是新媒體專業人才培養過程中亟待(下轉第頁)(上接第頁)解決的重要問題。對此,高校一方面要充分提升新媒體專業教師的專業知識儲備和素養,另一方面也要在實踐操作能力提升方面給予高度關注。例如可以讓教師深入到合作的新媒體企業中學習,并積極參與到媒體實踐當中,這樣一方面可以改變以往教師空談理論的做法,實現最新媒介技術和動態等在課堂教學中的滲透,另一方面還能在自身理論優勢與實踐經驗整合的基礎上實現對新媒體教學方式的創新,更好地為社會輸出優秀的新媒體專業人才。此外,各高校還要及時調整和提升現有的在新媒體專業方面的資金投入力度,從外引進優秀的師資力量,使學生接觸到當下最新的新媒體專業知識和技能,學有所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