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國春
摘 要:在科學技術不斷發展的基礎上,以往的廣播電視傳媒出現了發展變化,使廣播電視這一傳統媒介開始與其他傳播媒介相結合。在此基礎上,廣播電視編輯的主體意識和受眾意識受到不同程度的沖擊,只有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進行完善,才能更好地適應融媒體環境的發展變化?;诖耍疚膶V播電視編輯工作現狀進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并提出融媒體下解決問題的主要措施。
關鍵詞:融媒體;廣播電視;電視編輯;受眾意識
中圖分類號:G2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5079 (2020) 03-00-02
移動互聯網技術和新媒體技術的出現,使人們的日常生活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同時對各行各業的發展產生直接的影響,傳統的廣播電視媒介也開始面臨著改變。隨著社會經濟環境的不斷變化,傳統廣播電視媒介在信息技術的輔助下,出現了全新的變化,但是仍然會受到傳播群體的限制。傳統廣播電視廣播媒介面臨多方面的挑戰,面對傳播格局的改變,進行融媒體中心建設已經成為推動媒體發展的主要手段。而受眾意識和主體意識是廣播電視編輯開展工作的重要基礎。
一、主體意識和受眾意識對廣播電視編輯產生的作用分析
(一)主體意識對廣播電視節目的影響
在不同時期主體意識會存在一定的差異,也會因為不同的主體意識使編輯人員對同一新聞有不同的見解,同時也決定著廣播電視節目的輿論導向[1]。編輯人員的自主意識與廣播電視節目的內容和價值具有直接的關系。編輯人員的自主意識是保證廣播電視節目真實性的主要因素,可以引領正確的價值取向,明確具體的節目類型[2]??茖W有效的創新可以使廣播電視節目具有煥然一新的效果,同時廣播電視編輯人員的創新意識就是促進廣播電視發展的重要基礎。廣播電視編輯的創新能力與創新意識具有不可分割的關系,直接決定著廣播電視節目競爭力的提升。
(二)受眾意識對廣播電視節目的影響
受眾意識是廣播電視編輯在工作過程中需要充分依賴受眾意識,才能更好地完成工作。如果廣播電視編輯對受眾意識非常關注,就會更多地為受眾進行考慮,思考問題更加具體、全面,所呈現出的節目效果也更能引起受眾的共鳴,使受眾更愿意接受和喜歡,使廣播電視節目在更大的范圍產生影響[3]。
強化受眾意識可以使廣播電視編輯將工作與實際相結合,充分反映現實生活,與群眾保持更加緊密的關系,為廣播電視編輯了解受眾心理和實際需求提供重要的幫助。傾聽和采納受眾的意見,與群眾保持有效的溝通和交流,對工作中存在的不足進行改進和優化,從而創造出滿足受眾需求的節目,使受眾可以及時了解信息,提高為受眾服務的能力。
二、廣播電視編輯在主體意識和受眾意識方面存在的問題分析
(一)片面強調受眾意識、無法發揮節目導向功能
受眾意識具有雙面性,合理進行運用可以積極調動廣播電視編輯了解受眾心理的積極性,使廣播電視節目內容更加豐富,吸引更多的受眾,產生更大范圍的影響力;如果運用不恰當,很容易因為一味追求收視率,忽略受眾的真正需要,使廣播電視節目的真實性受到質疑,影響正確的價值導向傳播[4]。
(二)無法保證節目的真實性
編輯人員的自主意識可以在節目創作的過程中充分展示,同時自主意識也會影響節目的最終效果。具體來說就是廣播電視編輯的個人喜好和審美意識等,都會對廣播電視節目生產產生至關重要的作用。同時,也會對廣播電視節目編輯選擇節目內容的公正性產生影響[5]。
(三)編輯人員沒有盡到責任
由于編輯人員對自身工作缺乏重視,不能認真負責,對導致其專業能力水平有待提升,同時職業道德意識也有待強化,難以滿足廣播電視節目的發展需要,已經對廣播電視節目的質量和價值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
三、“融媒體”下廣播電視編輯解決主體意識和受眾意識的具體舉措
隨著媒體環境的不斷變化,以傳統媒介為基礎的廣播電視節目受到了一定的影響。為了充分適應融媒體背景下工作方式的轉變,對資源進行有效的整合,廣播電視編輯必須結合實際,對自身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和總結,對于自身主體意識和受眾意識存在的不足進行改進和優化,使自己充分滿足融媒體環境下的要求,為融媒體時代發展提供穩定的基礎。
(一)深入學習并堅定馬克思主義新聞觀
馬克思主義新聞理論在實踐中對基本原理進行深刻的驗證,其新聞觀念可以對新聞傳播領域的發展提供正確的指導,反映正確的價值觀念。
對該思想進行學習,并在工作中堅持正確的新聞觀念,秉承公正性的工作原則,保證新聞的可靠性,使廣播電視編輯擁有敏銳的政治洞察力,避免虛假新聞的產生,對輿論形成正確的引導,為社會效益提升做出自己的貢獻,促進新聞職業道德建設速度的提升。無論是哪種廣播電視傳播形式,都需要不斷加強馬克思主義新聞理論的學習,將馬克思新聞主義觀作為工作開展的基本原則,并持續推行。
(二)切實提高新聞輿論傳播的影響力和公信力
為了使新聞輿論傳播的影響力和公信力得到顯著的提升,需要注重多方面的能力。其中,腳力非常關鍵,簡單來說就是人在行走方面的能力。想要增強腳力,就必須經常前往基層深入進行調研,與群眾保持較近的距離,對群眾的需求有及時的了解,積極為群眾考慮,站在群眾的角度研究問題,直接反映群眾生活。通過增強腳力,可以使編輯堅定正確的理念,以清醒的頭腦做好新聞宣傳工作。
(三)強化創新意識,提升創新能力
在創新的過程中,可以從節目內容入手,以此為基礎對節目內容、形式等進行全面的創新;將不同媒介的優勢進行有效的融合,打造聽覺、視覺相結合的融合產品;充分發揮短視頻的優勢,打造短小、快捷的融合產品;在溝通交流時充分利用互聯網跟技術,提高溝通的便利性。特別需要注意的是,在此過程中一切創新都需要符合實際需要,堅持正確價值觀念,避免因為盲目影響創新效果。
(四)提升專業素養和職業操守
在融媒體發展背景下,廣播電視編輯人員擁有了更加豐富的創作素材,需要對其進行合理的選擇,并對目前的融媒體形勢有清晰的了解,才能更好地面對工作中的困難。作為廣播電視編輯人員,必須不斷加強學習,只有在工作過程中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能力,以更加理性的態度認真篩選節目內容,才能保證制作效果。
發展廣播電視節目需要對受眾的需求有充分的了解,不斷豐富形式,才能使受眾被充分吸引,取得更加良好的節目傳播效果。當然在工作的過程中,編輯人員需要堅持自己的工作理念,避免失去自我。
四、結論
為了滿足融媒體的發展需要,廣播電視編輯必須對主體意識和受眾意識有更加正確的了解,深刻意識到兩種意識的重要性,總結自身存在的問題,不斷完善自我,才能使傳統廣播電視得到有效的創新。
參考文獻:
[1]呂峰,吳雨霏,朱艷麗.新媒體環境下廣播電視編輯的主體與受眾意識[J].傳媒論壇,2019,02(22):116-118.
[2]陳家輝,劉成歡,白宇楠.論電視編輯的主體意識與受眾意識[J].傳媒論壇,2019,02(20):167-168.
[3]張靜新,張麗萍.媒體融合時代電視編輯的受眾意識和主體意識[J].傳播力研究,2019,03(24):169-172.
[4]許莉.廣播電視編輯的主體意識與受眾意識探析[J].傳媒論壇, 2019,02(16):193-195.
[5]李艷.“融媒體”下廣播電視編輯的主體意識與受眾意識[J].中國傳媒科技,2019,08(07):183-184+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