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磊明
摘 要:隨著時代的發展和科學技術的進步,新媒體得到了突飛猛進的發展,傳統的報紙、電視如果不與時俱進,緊跟時代步伐,就很容易遭到淘汰。本文以昭陽區融媒體中心發展為例,解讀縣區級媒體的發展之路,為縣區級新聞媒體的發展提出建設性的意見。
關鍵詞:媒體發展;時代與時俱進
中圖分類號:G229.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5079 (2020) 03-00-01
昭陽區融媒體中心發展至今,已走過了32年的風雨歷程。32年來,昭陽區融媒體中心緊跟時代步伐,不斷發展壯大。干部職工從最初六七個人,發展到現在的45人;科室設置從最初的總編室、記者部、編輯部“一室二部”,發展到現在的總編室、3個副總編室、2個編輯部、記者部、網絡部、新媒體中心。所承辦的《昭通市報》也先后更名為《昭陽》報、《昭陽》半月刊,《昭陽頻道》電視。目前,昭陽區融媒體中心有昭陽頻道電視、昭陽信息網,昭陽云(APP),掌上秋城(APP),鶴鄉圣果(微信公眾號),昭陽融媒(微信公眾號),昭陽融媒(抖音),形成了電視傳播、網絡傳播、新媒體傳播有機結合,相互互補的立體化的宣傳效應,充分發揮了主流媒體的主陣地作用;為傳播黨的聲音,關注百姓生活,宣傳全區經濟社會發展成果作出了積極貢獻。從以辦報紙為主,逐漸轉變為以電視、網絡、移動平臺為主,新聞中心實現了與時俱進,不斷發展。
面對新媒體迅猛發展的今天,回顧新聞中心32年來的發展之路,有以下經驗值得總結。
一、始終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
昭陽區融媒體中心始終堅持以“傳播黨的聲音,關注百姓生活”為己任,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全面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圍繞區委、區政府中心工作開展新聞宣傳報道,營造濃厚輿論氛圍,為鼓舞士氣、凝聚人心、維護穩定發揮重要作用。幾個平臺既是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區委、區政府中心工作的主要陣地,又是反映群眾呼聲的重要平臺;既是溝通黨和人民血肉聯系的橋梁和紐帶,又是“昭陽走向世界,世界了解昭陽”的重要橋梁。
二、始終積極爭取黨委、政府領導支持
昭陽區是昭通市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作為昭通中心城市的媒體,昭陽區融媒體中心承擔的工作任務相對較重。中心始終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唱響主旋律,打好主動仗。通過主動工作,歷屆區委、區政府領導對中心的工作都給予了肯定,都非常重視、關心、支持新聞中心,做到了“要人給人,要錢給錢”。多位領導到中心調研,幫助解決實際困難,同時,對新聞宣傳思想工作提出指導意見。
三、始終堅持與時俱進
28年來,中心基礎條件不斷改善,采編業務水平不斷提高,新聞工作者隊伍不斷壯大。面對新時代、新挑戰,中心總是提前謀劃,積極應對。“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在當時的艱難時期,新聞中心積極應對,經區委政府的批準,將《昭陽報》改為《昭陽》半月刊,免費贈送給讀者。《昭陽》半月刊以新聞照片、風光照片為封面、封底,內容豐富,受領導和群眾歡迎,成為兄弟縣區模仿的對象。曾記得在印刷廠校對《昭陽》時,一位縣區的編輯說他們縣的領導拿了一本《昭陽》半月刊,要求他們就照著《昭陽》半月刊辦;他埋怨說以他們的力量,怎么辦得出昭陽區的水平。在新媒體迅速發展的時代,昭陽區新聞中心及時跟進,制作的《昭陽頻道》節目除了在電視上播放,也上傳了昭陽信息網及微平臺,讓觀眾通過手機就可以看到《昭陽頻道》的所有電視節目,擴大了宣傳面和影響力。先后開通的微博,開設了2個微信公眾號,2個手機APP。
四、始終注重隊伍培育
28年來,中心十分注重隊伍建設,先后多次聘請了云南大學、云南師范大學的教授,《云南日報》《云南電視臺》《昭通日報》《昭通電視臺》的領導、編輯、記者到新聞中心授課;組織編輯、記者參加各種業務培訓;還每個月舉辦“昭陽論壇”,組織編輯、記者輪流講課,交流采訪、寫作、編輯的心得體會,自我提高;通過多種途徑,培養了一大批政治素質高,業務能力強,愛崗敬業的新聞隊伍。記者們的作品在全國、省、市級的新聞評獎中年年榜上有名,獎次和獎數在全市縣級報刊中名列前茅。
五、始終堅持“三貼近”原則
報紙、電視都是大眾媒體,要產生效應,首先要有讀者、有觀眾,沒有讀者、觀眾,就無任何宣傳效果可言。32年來,中心始終堅持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采編人員深入生活、深入到群眾、深入到脫貧攻堅、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第一線進行采訪,大量宣傳報道他們勤勞致富求發展的鮮活實事,反映他們的要求和呼聲;記者還深入城市大街小巷,報道中心城市建設取得的成績,得到了社會的承認。特別是“7·14”盤河洪災、“9·7地震”、魯甸“8·3”地震等重大災害面前,中心及時組織多路記者深入災區采訪,及時報道了災害情況、救災情況、救災中涌現出的典型人物、典型事例,鼓舞了士氣,振奮了思想,營造了各級干部群眾團結一心、眾志成城抗震救災,幫扶群眾建設家園的好氛圍。
三十二年風雨路,與時俱進譜新篇。32年的發展,昭陽區融媒體中心值得總結的還有很多。“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總的來說,筆者認為,作為縣區級的新聞媒體,要始終緊跟時代步伐,站在時代前沿,不斷與時俱進,用新聞作品來獲得地方黨委政府和廣大人民群眾的認可,方能得到不斷發展壯大。
參考文獻:
[1]魯桂娟.縣級融媒體中心的建設與發展[J].傳媒論壇,2019(12).
[2]蘇昭軍.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應以打造平臺為重[J].新媒體研究, 201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