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新冠肺炎疫情波及而大面積業務停擺的養老企業,“不約而同”地瞄準了迅速爆發的老年群體網購需求,轉戰電商領域一較高下。截至目前北京已有至少4家涉老企業將在近期上線或已上線電商平臺,并把主要客戶群體鎖定在了北京眾多社區居家養老的老年人身上。據悉,這些新入局企業準備在其電商平臺上銷售的產品和服務,大多圍繞老年人日常生活展開,從老年用品到米面糧油,從輔具維修到代訂代買均有所涉及。值得注意的是,多家開拓電商業務的涉老企業都明確表示,為精準對接需求端,將重點利用養老驛站、老年用品商店這類線下門店鋪開渠道、獲取流量,部分企業還提出將以驛站為中轉,幫助平臺分發團購商品、節約物流成本。而這也意味著,北京約1000家左右的養老驛站,將直接成為這些企業爭奪的核心資源,一場短兵相接的渠道之爭一觸即發。
“涉老企業大多沒有足夠的資金大手筆砸錢去獲取網上流量,因此,精準對接社區老年人的消費需求,是其能快速拓展市場、保證銷量的重要方式,而養老驛站、養老用品商店這樣的線下門店,就成了這些企業需要爭奪的核心資源。”
數據顯示,截至去年底,北京已累計建成并運營養老驛站915家,而根據規劃,今年北京全市將建成1500家左右養老驛站。有養老企業負責人坦言,除了心悅鄰和外,有意從驛站作為切入口,發展電商業務的涉老企業并不在少數。
中國社區商業工作委員會專家委員賴陽表示,為滿足老年人的網購需求,平臺化是必由之路。隨著各類需求的增長,平臺也需升級、細分,從傳統的電商到外賣、生鮮配送等,電商平臺正向各個領域快速拓展,并在發展過程中不斷專業化、定向化。老人對線上的接受度有了提高,操作能力也基本可以得到保證。而涉老企業本身對老人的消費傾向就比較了解,整合信息、資源后也能帶動相關服務消費。
(摘自《北京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