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遠

【摘 要】云南迪慶州香格里拉市尼西鄉的尼西黑陶是云南省著名的陶藝品,也是2008年入選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尼西黑陶美觀大方、造型獨特、具有濃郁的藏族風情,是藏族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生活用品。本文通過嘗試將AR技術應用于尼西黑陶的保護與傳承過程中,通過AR技術的便攜性、交互式、易于學習等優點,對尼西黑陶這一寶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行發揚光大。
【關鍵詞】AR技術;尼西黑陶;保護與傳承
中圖分類號:TQ174 ?文獻標志碼:A ? ? ? ? ? ? ?文章編號:1007-0125(2020)08-0189-02
一、尼西黑陶
尼西黑陶是云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市的一種特有的黑陶器皿,是云南乃至整個藏區的藏族同胞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生活器具,小到一個烤茶罐,大到火鍋和酥油茶壺,都是由尼西黑陶制作完成的。尼西黑陶燒制技藝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其制作工藝非常復雜,所需的原材料是由尼西鄉湯堆村所特有的紅土與白土按照一定比例混合而成,整個制陶過程需要經過備料、塑形、雕花、陰干、燒制等十幾道工序,最后經過露天堆燒成為通體漆黑、表面非常光潔細膩的獨特陶藝制品,[1]其具有很高的藝術與科研價值。
尼西黑陶燒制技藝屬于2008年入選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2018年尼西黑陶燒制技藝傳承人當珍批初入選成為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傳承人。尼西黑陶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素來享有“黑如漆、亮如鏡、硬如瓷、聲如磬”之美譽,是一種集美觀性、實用性、工藝性于一體的具有濃郁藏族風情的陶藝品,[2]另外尼西黑表面還有藏族人民特別喜愛的龍紋,獸紋及植物紋樣,藏八寶等作為裝飾圖案,這些圖案都表現了藏族人民對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因此尼西黑陶是典型的具有濃郁的藏族風情的陶器生活用品。尼西黑陶至今仍沿襲著幾千年來最古老傳統的制陶方式,通過人手工拿捏而成,通過原始的露天堆燒來完成燒制,具有很高的科學研究與應用價值。但是因老一代尼西黑陶制作人年事已高,而年輕一代大多外出務工,不愿意花費五年甚至更長的時間去學習這項寶貴的技藝,這也是導致尼西黑陶面臨傳承人匱乏,傳承遇到困境的問題。同時因為機械化生產黑陶對于傳統手工藝的沖擊,尼西黑陶正逐漸面臨滅亡的命運,這正是我們要立刻對尼西黑陶進行保護與傳承的主要原因。
目前尚沒有針對尼西黑陶的較為系統的、全面的研究。雖然尼西黑陶燒制技藝屬于國家級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但因為被人們認識的時間較晚,在其傳承與發展過程中也存在諸多問題,不利于尼西黑陶的傳承。首先,尼西黑陶器型單一,造型較為原始拙樸,制陶作坊之間相互模仿,裝飾內容上缺乏創意;其次,尼西黑陶從業者文化素質整體偏低,民間制陶藝人的研究和創新能力較弱,造成了尼西黑陶缺乏競爭力的現狀;[3]再次,大量機械化生產的同質化嚴重、品相粗糙的尼西黑陶產品充斥市場,導致了尼西黑陶質量降低,這也是直接導致尼西黑陶銷售困難的原因。另外尼西黑陶還面臨著市場認知度不足、傳承人匱乏、傳承面臨困境等問題。
尼西黑陶燒制技藝的傳承需要對其資料進行學習和研究,但這些文字、圖片、視頻及器物資料的局限性較大,通過文字可能無法詳細描述尼西黑陶的制作工藝、裝飾藝術和器物特征,圖片和視頻資料又因拍攝角度及拍攝時的環境、光線因素的影響,容易造成觀看者對色彩和器物造型的認知偏差。為了實現尼西黑陶的有效傳承,就需要通過AR技術的介入,將尼西黑陶傳承的內容更加直觀、全面、方便地呈現在人們的面前。
二、AR技術的應用
AR技術即增強現實技術(Augmented Reality),是將虛擬數字化技術與現實場景結合起來,將計算機產生的數字文字、圖像、視頻、聲音等各種信息與現實場景實時疊加,并通過顯示設備實現虛擬對象與真實環境的融合,可以使用戶與虛實混合的場景進行互動,從而實現很好的人機交互感知體驗的技術。雖然近兩年中國的AR研究呈現井噴式的發展,AR應用的領域正在逐漸擴展,但是相較國外AR技術發展水平而言,國內的研究因起步比較晚,AR技術發展水平與研究層次仍存在較大差距。目前在AR技術研究領域領先的國家有美國、日本、德國、澳大利亞、法國、新加坡、英國、加拿大、瑞典等,這些國家在工程設計、醫療、軍事、教育、娛樂、旅游等領域展開了研究,并得到了一些應用與成果。
隨著國務院《“十三五”國家信息化規劃》指出“要強化網絡、人工智能、增強現實、虛擬現實等高新技術基礎的發展和前沿布局”,AR技術已經開始進入到發展的快車道,本著牢牢把握住國家新時期文化藝術、信息技術發展要求,運用新興技術手段于尼西黑陶進行保護與傳承,適應云南少數民族非遺文化保護與搶救的迫切需求,堅定民族文化自信等方面都在貢獻力量。
三、AR技術應用于尼西黑陶的保護與傳承
運用AR技術對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行保護與傳承是目前學術界研究的熱點,AR技術具有以下優點:首先,AR技術能整合視頻、音頻、文字、圖片,同時可以經過精細的三維模型和精致的裝飾紋樣,來對尼西黑陶典型器型的虛擬模型的造型與裝飾進行放大、縮小、360度旋轉展示等操作,可以詳盡反復地觀看普通書本無法展示的各個部分的細節及相關的內容,相較于枯燥的書本,AR技術具有便捷性、交互性、易于學習等優點,同時可以使人們更加快捷方便地了解和學習尼西黑陶的制作工藝、文化特色、背后的歷史故事及作品精神內涵等。因此AR技術已經成為現代非遺文化傳播與學習的重要方式之一,從而社會關注度也越來越高,開發和應用趨勢明顯。同時因為AR技術的交互性和體驗感更強,使更多的人愿意去了解和學習尼西黑陶燒制技藝這樣一項非常寶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從而全面地提升尼西黑陶的知名度,提高尼西黑陶的保護力度和傳承水平,進而提升尼西黑陶的市場競爭力,擴展AR技術在非遺傳承領域中的應用。
四、本課題研究的意義
21世紀是信息數字化的時代,AR技術的優勢正是數字化科技的集中體現,本研究課題通過AR技術與尼西黑陶的保護與傳承結合,利用AR技術的便捷性、交互性、連通性等優點,使更多的學習者可以更加生動、直觀、全面地去了解和掌握尼西黑陶制陶技藝,讓更多的人去關注和學習尼西黑陶,從而提升尼西黑陶的附加價值,提高尼西黑陶的市場占有率,進而提升尼西黑陶的整體生產力水平。
參考文獻:
[1]宣宏宇,楊劍坤,郭軍華.雪域上原始拙樸的尼西黑陶[J].中國周刊,2017,(12):45-46.
[2]周益軍,寧丹華.古老的尼西黑陶[J].陶瓷史話,2008,(09):33-34.
[3]慧明.尼西黑陶出自純手工的寧靜[J].旅游,2013,(12):4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