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怡冉 納鵬舉 趙琦 郭海杰
【摘要】本文提出一種高速視覺智能移動機器人設計方案,一定程度上解決了移動機器視覺系統出現的功耗過大、視覺算法特征匹配準確率不高等問題。本系統以STC12C5A60S2單片機為核心元件,搭載獨立的單目視覺系統,可以完成標準“加騰一郎”派行走與高速奔跑,可以協助用戶構建完整的行走模型,具有靜平衡步伐方程與動平衡步伐方程的交接帶函數。機器人可以完成找球、追球、踢球等功能,可同時跟蹤7個移動目標。
【關鍵詞】高速視覺機器人? 避障? 規劃路徑
移動機器人視覺系統是指在移動機器人上加配視覺傳感器,使移動機器人在未知環境中具有定位、識別、以及檢測和自主決策的能力。它在當今科學領域具有重大的研究意義。
視覺移動機器人的開發在裝配加工、智能家居、核事故處理、現代戰爭偵查等領域都得到了很好的體現。但是,與傳統的機器視覺相比,移動機器人視覺系統呈現出了一些新的問題。主要表現在:在硬件方面,視覺系統由傳統圖像采集卡和主控計算機組成,這使得移動機器人的功耗過大;視覺軟件算法方面,如何在光照、局部遮擋以及機器人振動等因素的影響下,提高特征匹配準確率,縮短特征匹配時間是移動機器人位姿估計的關鍵環節。
本文提出一種高速視覺智能移動機器人設計方案,一定程度上解決了移動機器視覺系統出現的功耗過大、視覺算法特征匹配準確率不高等問題。
一、整體硬件結構
采用完整版加藤一郎結構體,全身由金屬零件構成,具有18個自由度;頭部裝有特制的轉塔機構,并搭載完整的視覺系統;搭載3軸加速度計;后背加裝防摔減震罩;腿部采用加長結構,提高行走速度,有利于足球比賽;腳部采用中空結構,增大摩擦力;手臂采用3自由度結構設計,輔助機體完成前倒地起身和后倒地起身等動作。
全身16個特種數字伺服舵機,每個舵機重65g,尺寸45×35×25mm(不包含安裝支架),采用空心杯電機,扭力達到25kg.cm(7.4v),速度0.18秒/60度;舵機可以采用并行連接也支持總線連接;16個金屬舵盤,與軟件同步實現初始坐標補償。
軀干:軀干通過使用加厚加強的雙U形件將頭部和四肢連接在一起,結實牢固的軀體保證了機器人的四肢連接起來更穩定。在每個舵機2個方向的轉動來保證左右肩的前后運動、左右跨的左右擺動以及頭部轉塔的左右運動。中心采用掏空設計,一來可以減輕機器人的負載,二來可以作為電池及控制板的安裝位置。
腿部:腿部用金屬連接件與舵機的安裝支架連接,實現高強度的結構支撐。在每個舵機2個方向的轉動下,來保證腿部的前后左右的轉動。實現機器人腿部的靈活運動。
左右臂:左右臂用金屬連接件與舵機的安裝支架連接,實現高強度的結構支撐。在每個舵機2個方向的轉動下,來保證左右臂的前后左右的轉動。在大臂前段采用加長高強度手臂支架,實現摔倒迅速爬起及機體摔倒的支撐力。
頭部:頭部采用雙舵機雙軸設計機構,可以讓視覺攝像頭在橫縱兩個方向掃描拍攝,將每秒50貞,每貞640×400像素的數據通過串行外設接口SPI傳輸給機器人機體控制器。在視覺控制器和機體控制器的完美配合下,機器人便可實現實時跟蹤物體的能力
二、視覺ARM控制板部分
功能及參數:(1)可以簡單的通過按鍵設置需要跟蹤的物體。(2)幀輸出速率高達每秒50次。(3)可同時記錄多達7種不同顏色和100多個目標。(4)圖像通過USB可以實時傳輸。(5)通信方式包括USB,SPI,UART,I2C以及數字或者模擬信號等多種通信接口。(6)交互軟件包括Windows,MacOS以及Linux等多種版本。(7)采用NXP LPC4330 雙核處理器,主頻204MHz,264K bytes RAM,1M bytes Flash。OV9715圖像傳感器。(8)典型功耗140mA。(9)電源支持USB 5V輸入,或者DC6V-10V。(10)尺寸:5.3cmx5.1cm x 3.6cm。(11)重量:27克。
三、路徑規劃
(一)采用柵格法對足球場環境進行劃分
為了便于搜索到最優路徑, 設機器人的工作空間為二維平面上的有限區域, 起始點和目標點分別為S 和T 。本文路徑規劃的優化準則為路徑最短,即尋找一條從S 到T避開障礙物的最短路徑.按從左到右、從上到下的順序對柵格進行編號。
(二)對障礙物的位置進行標記
設機器人工作空間由M 行N 列柵格組成, 序號為R 的任意柵格所對應的環境柵格的行號和列號分別為x 、y , 則可得關系式如下:
x= R/N+1 (1)
y=R %N +1 (2)
將障礙物地圖用一個二維數組矩陣map(M, N)表示為:
map(p,q)=1,第p行第q列柵格上有障礙物
0,其他
四、總結
本設計以STC12C5A60S2為核心,結合外圍電路與各功能模塊,構成了高度集成化的高速視覺移動機器人。該系統在準確定位,高智能移動控制等方面得到了實現,同時也實現了智能尋跡、避障、路徑規劃等功能。可以完成環境勘測,準確定位,以及在惡劣環境下工作的任務。在機器人踢球接球競賽中也具有很大的實用性。
參考文獻:
[1]王君,徐曉鳳, 董明利,et al.單目移動機器人相對位姿估計方法[J].應用光學, 2019(4).
[2]涂亮杰,李林升,林國湘.動態環境下果園移動機器人的路徑規劃研究[J].機械設計,2019(5).
[3]李寶全,尹成浩,師五喜.模型未知動態場景下移動機器人的視覺鎮定[J].天津工業大學學報, 2019(3):47-54.
[4]張毅,沙建松. 基于圖優化的移動機器人視覺SLAM[J].智能系統學報,2018,13(2):290-295.
[5]江明,王飛,葛愿,et al.基于改進蟻群算法的移動機器人路徑規劃研究[J].儀器儀表學報,2019(2).
基金項目:北京聯合大學“啟明星”大學生科技創新項目(201911417SJ10
2)。
作者簡介:陳怡冉(1995-),女,河南洛陽人,主要研究方向電子系統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