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明
【摘要】化工類建設項目涉及到較多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品,生產和貯存過程中亦存在許多危險因素,易誘發火災、爆炸、泄漏等事故,須結合環境風險的評估方法,構建化工類建設項目環境風險評估體系,為項目建設提供環境風險技術評估支持。
【關鍵詞】環境風險評估? 化工建設項目? 技術評估體系
化工類建設項目涉及到較多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品,生產和貯存過程中亦存在許多危險因素,易誘發火災、爆炸、泄漏等事故,使有毒物質隨著大氣擴散、廢水排放,造成環境污染。雖然環境風險事件是小概率事件,其發生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但其危害性很大,所以是我們也應該針對各類可能發生的風險事故進行具體分析,找出潛在的危險因素。
一、環境風險評估概念與內涵
(一)風險
風險一般指遭受損失、損傷或毀壞的可能性,或者說發生人們不希望出現的后果的可能性,也有說是一個有統計學含義的概念,指接觸污染物時產生生物效應的預期頻率。它廣泛存在于人類的各種活動中,其性質和表現方式復雜多樣。
(二)環境風險
環境風險是指在自然環境中產生的或者通過自然環境傳遞的、對人類健康和幸福產生不利影響同時又具有某些不確定性的危害事件。也可以說,環境風險是由自發的自然原因和人類活動引起的、通過環境介質傳播的、能對人類社會及自然環境產生破壞、損害及至毀滅性作用等不幸事件發生的概率及其后果。環境風險廣泛存在于人類的各種活動中,其性質和表現方式復雜多樣,從不同角度可作不同分類。如按風險源分類,可以分為化學風險、物理風險以及自然災害引發的風險;按承受風險的對象分類,可以分為人群風險、設施風險和生態風險等。
(三)環境風險評估
環境風險評估是風險評估的一種。可定義為對特定有害因子造成暴露于該因子的個體或群體不良影響發生的幾率及對不良影響發生的程度、時間或性質進行定量描述的系統過程。環境風險評估關心的是事件發生的可能性及其發生后的影響。廣義上,環境風險評估是指人類的各種社會經濟活動所引發或面臨的危害(包括自然災害)對人體健康、社會經濟、生態系統等所造成的可能損失進行評估,并據此進行管理和決策的過程。狹義上,環境風險評估常指對有害有毒物質(包括化學品和放射性物質)危害人體健康和生態系統的影響程度進行概率估計,并減小環境風險的方案和對策。我國頒布的《建設項目環境風險評估技術導則》中更為具體的對建設項目環境風險評估的定義為:對建設項目建設和運行期間發生的可預測突發性事件或事故(一般不包括人為破壞及自然災害)引起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等物質泄漏,或突發事件產生的新的有毒有害物質,所造成的對人身安全與環境的影響和損害,進行評估,提出防范、應急與減緩措施。
二、環境風險的評估方法
根據建設項目的行業特點、系統的復雜程度以及其他因素,可以采用定性、定量或半定量的風險評估方法。
(一)定性評估方法
定性評估法主要根據經驗和判斷對生產系統的工藝、設備、環境等方面的狀況進行定性風險評估。包括安全檢查表法、預先危險性分析、失效模式和后果分析、危險可操作性研究、事件樹分析法、故障樹分析法、人的可靠性分析方法等。
(二)半定量評估方法
半定量評估法主要建立在實際經驗的基礎上,合理分層次分級打分,根據最后的分值或概率風險與嚴重度的乘積進行分級。包括概率風險評估方法、打分的檢查表法、MES法等。
(三)定量評估方法
定量評估法是根據一定的算法和規則對生產過程中的各個因素及相互作用的關系進行賦值,從而得出一個確定值的方法。
三、化工類建設項目環境風險評估體系的構建
化工類建設項目環境風險評估體系的構建,對于促進環境風險風險評估的完整性、提高環境風險評估的科學性、提高風險認識水平、促進環境風險評估的發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從風險識別、源項分析、后果計算、后果評估和風險管理與應急措施這幾方面,對化工建設項目的環境風險評估進行詳盡的定性分析和定量評估,并利用相關軟件對事故后果進行預測計算得出了項目環境風險評估的風險值和風險的可接受性結論。從而驗證化工類建設項目環境風險評估中的有效性、可行性。化工類建設項目由于原輔材料、中間物料及產品具有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等的多樣性和生產工藝及控制、設備運行的復雜性,存在多種不同性質的潛在風險事故。因此,在此類項目的環境影響評估工作中,環境風險評估應作為必不可少的評估重點。
(1)通過對國內外環境風險評估程序、特點的研究,以《環境風險評估實用技術和方法》、《建設項目環境風險評估技術導則》為基礎,結合化工類建設項目的特殊性,構建出適合化工類建設項目環境風險評估的技術框架。
(2)根據實際工作中對環境風險評估的理解,明晰環境風險評估過程中幾個關鍵的內容:風險識別、源項分析、后果分析、后果評估、防范及應急措施。
(3)考慮化工類建設項目火災、爆炸、泄漏等事故的多發性、不確定性和事故后果的嚴重性,在風險識別和預測中,通過相關資料的比較分析,推薦相對較為成熟的預測模型。
(4)結合實際項目,運用選定的基本理論和模型,進行化工類建設項目環境風險評估的實例研究。包括乙烯儲罐泄漏引發的池火、火球、爆炸等風險的預測,氯乙烯儲罐、管線泄漏及氯氣管線泄漏對周圍環境的影響預測、分析、評估等。以此為基礎形成針對化工類建設項目環境風險評估的技術保證體系。
四、結束語
當前環境風險評估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有毒、有害、易燃、易爆化學物質、放射性物質等方面,應該加強物理、生物因子造成的環境風險,非突發性環境風險和長期慢性累積的風險等領域的研究。環境風險評估的最終目的是為風險決策管理提供科學依據,目前風險管理工作在國內的管理的方式、方法一直在探討之中,如何使環境風險評估和管理決策有效地銜接,還需進一步深入的探索、研究。
參考文獻:
[1]毛小苓,劉陽生.國內外環境風險評價研究進展[J].應用基礎與工程科學學
報,2013(11).
[2]高斌,朱淑琴,張揚.環境風險評價和實例[J].黑龍江環境通報,2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