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大村王村2018年開始以“黨風帶民風、培育好鄉風”主題,聚焦村規民約。按照“征集民意、擬定草案、提請審核、審議表決、備公布”5個程序,制定《大村王村村規民約實施細則》。雖然起步較晚,但經過多次修訂,內容完善又符合實際,因其效果明顯,受到業內人士的關注,這是咸陽市創新鄉村治理模式的一個成功案例。
【關鍵詞】鄉村治理 村規民約
一、《大村王村村規民約》的經驗特點
(1)堅持民主參與。大村王村村規民約在民意征集不充分的初稿基礎上重新修訂,通過群眾“自己提、自己說、自己定”的方式,形成草案,充分反映村民的意愿與需求。
(2)內容通俗易懂。針對村民文化素質參差不齊,村委用順口溜方式進行編寫,用“鄰里和睦,不戳弄是非”“不游手好閑當懶漢”來宣傳良好社會風氣的營造。把晦澀難懂的書面條款轉換為通俗易懂的口頭語言。
(3)宣傳、講解和監督切實有效。一是印制發放《“黨風帶民風、培育好鄉風‘村規民約”》宣傳畫冊確保村民“曉民風”。二是推動村規民約有型化、形象化,在村民小組設立宣傳欄,實現村規民約上墻“見民風”。三是創作孝、和、勤、儉、善等主題文化墻繪“領民風”。四是圍繞村規民約內容,創作文藝作品,組織文化演出“贊民風”,;五是創建村規民約獎勵基金“帶民風”。六是設立村規民約“紅黑榜”比民風,定期張榜表彰,揭丑曝光。七是入戶定期走訪“查民風”。八是村兩委負責組建村規民約志愿巡邏隊“督民風”。九是紅白理事會制作“紅白事”標準牌,明確酒席標準,不搞鋪張浪費,及時提醒“促民風”。十是由村賢名人、群眾代表組成道德評議“評民風”,總結村規民約落實情況。
二、大村王村村村規民約在鄉村治理中的成效分析
(1)引導村民自治,彌補法治不足。村規民約為調解村民糾紛提供了一種新的途徑,村民只需按照約定自行或在村干部調解下解決,這樣既提高了解決糾紛的效率,也避免村干部濫用權力,維護了村莊秩序。
(2)推進德治建設。通過村規民約的落實,一方面從外部提升了村莊的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整體形象,另一方面從內部約束規范, 移風易俗,杜絕戳弄是非、大操大辦等陳規陋習, 引導積極向上的生活方式。
三、完善村規民約的對策建議
(一)完善村規民約建設的內容
(1)重視道德約束。新時期村規民約的制定,一方面,要傳承優秀鄉村文化的德治功能,深入挖掘傳統村規民約中積極向上地一面,彰顯中華傳統文化。另一方面還要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增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使其貼近農民生活。
(2)內容科學合理。村莊管理的事務包含廣泛,涉及經濟政治文化各個方面。與之對應的村規民約內容也要涵蓋農村社會的方方面面。但又不能泛泛而談,抓不住重點。一是要有針對性。重點應放在解決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和最容易發生糾紛的問題。形成能指導實際、操作性強的村規民約。使村民的日常生活做到"有章可循"。二是要注重權利與義務的結合。既要對村民提出要求,規定什么該做、什么不該做,又要注意保護村民的合法權益。
(3)懲戒和獎勵措施相結合。村規民約不僅應該包括村民個人行為的約束條款,還應包括值得鼓勵和引導的行為。對違反村規民約的人員,應以批評教育為主,處罰為輔,強化村規民約的歸屬感和認同感,發揮村規民約的教育引導作用。對村規民約的踐行者用張榜公示、發放獎牌、現金獎勵等方式進行表揚鼓勵。喚回最初"懲惡揚善"的淳樸民風。
(二)完善村規民約的制定程序
(1)制定程序合法。依據《村民委員會組織法》第20條規定:村民會議可以制定和修改村民自治章程、村規民約,并報鄉、民族鄉、鎮的人民政府備案。村規民約的制定一是參加的主體合法,二是表決程序合法。三是流程民主。
(2)宣傳講解到位。一是村民全體大會的形式答疑解惑,二是生動多樣的宣傳。大村王村村兩委組織村莊骨干人群將村規民約中的條款編成生動有趣的文藝節目在村里演出,創作一批通俗易懂的村規民約主題文化墻繪,讓枯燥的規范“活起來”。三是建設村史館宣傳村規民約,增強村民對村規民約的認同感和自豪感。
(三)強化執行中效果的監督、評估和修訂
一是要確保兩委會的監督執行主體,同時也要培育社團組織參與監督執行。通過設置“紅白事”標準牌,明確酒席標準,督促群眾家中的紅白喜事嚴格落實村規民約。二是強化村規民約的評估。由村組織入戶查訪、組建村規民約志愿巡邏隊,評估村規民約的落實情況。三是村規民約的修訂要與時俱進。從最開始的村民要學法知法守法到支持村兩委會決策,從違反環境治理衛生收取處理費到誰污染誰負責,村規民約不斷注入新思想、新內涵、新活力,增強村民的獲得感和幸福指數,實現鄉村善治。
(四)發揮各主體的積極作用
(1)強化鄉、鎮政府的指導作用。鄉鎮政府除了要對村規民約備案以外還要注重內容審查、執行監督、宣傳培訓等工作。在實踐中,大村王村在前期民意征求的基礎上,由鎮領導主持,村“兩委干部”牽頭駐村工作隊、群眾代表組成《村規民約》起草小組征集草案。在草案的基礎上先后征求了縣委組織部、縣民政局、渠岸鎮政府等相關部門意見,做好專業指導,特別是對法律法規是否合法性、文字表達是否準確進行把關。
(2)發揮村兩委和村民主體在村規民約建設中的作用。一是鞏固兩委會的權威。兩委會應借村規民約的建設為契機,充分征集民意,堅持公平、公開和民主的原則,增強村民對兩委會的信任和支持,為鄉村善治提供良好的群眾基礎。二是強化村民的民主參與,形成共識。同時通過村民的有效監督,預防公權力的濫用,形成良好的社會治理局面。三是重視培育鄉賢群體。充分利用退休干部、知識分子、優秀農民工、企業家,發揮起鄉村精英的引領帶動作用,提高鄉村治理的效能,培育鄉村善治的治理新格局。
(3)發揮農村社會組織的積極作用。在村規民約的制定執行中要發揮這些農村社會組織的第三方監督作用,提高村規民約的公信力。像大村王村就通過鄉賢道德評議組來配合督導村規民約的落實情況。
參考文獻:
[1]黨曉紅.中國傳統鄉規民約研究[D].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11.
[2]周家明.鄉村治理中村規民約的作用機制研究[D].南京農業大學,2015 .
作者簡介:李妍蓉(1983-), 女,漢族,陜西咸陽人,碩士研究生,講師,研究方向:社會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