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從高校圖書館的角度論述了紅色地方文獻的含義,紅色地方文獻的范圍,并對紅色地方文獻的收集途徑進行了詳細分析。
【關鍵詞】紅色地方文獻? 文獻搜集
習總書記指出:“要把紅色資源利用好、把紅色傳統發揚好、把紅色基因傳承好。”高校是傳承紅色基因、弘揚紅色文化、實施紅色育人的主陣地。地方高校圖書館應當在發掘利用紅色資源、傳承紅色基因上發揮自身的優勢。大別山被譽為“紅軍的搖籃,將軍的故鄉”,是中國革命的重要策源地、人民軍隊的重要發源地。收集大別山紅色文獻是地方高校圖書館傳承和弘揚紅色基因義不容辭的責任。
一、紅色地方文獻的含義
國家標準GB/T4894-1985對文獻有明確的定義:文獻指記錄知識的一切載體。
紅色文獻的概念目前尚無定論, 如趙莉認為紅色文獻主要指1921年7月自中國共產黨成立起至1949年10月新中國建立之間由中國共產黨機關或各根據地所出版發行的各種文獻資料, 其中包括黨的領袖著作、黨組織各類文件及根據地出版的各種書籍和報刊等。筆者認為,紅色文獻應當包括建國后整理和研究紅色文化的各類文獻資料,特別是數字化的紅色文獻資料。紅色地方文獻指的是關于特定的紅色區域內的文獻資料。
二、紅色地方文獻的范圍
高校圖書館收集紅色地方文獻的范圍與博物館、紀念館有非常大的區別,其范圍應以原始紅色文獻以及公開出版和非公開出版的各類紅色出版物為主,同時加強對數字化形式的圖片、視頻、音頻等文獻的收集。
大別山紅色文獻包括以下范圍:
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大別山地區發生的重大事件、重要人物、著名英烈和愛國志士的有關早期文獻資料或著作的早期版本, 以及國際友人的早期文獻;
大別山區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革命家、軍事家、科學家、教育家、文學家等以及其他社會名流的重要文獻資料;
宣傳進步思想的有關著作、重要文獻, 介紹和宣傳馬列主義的最初版本和譯本。在大別山產生過重大影響, 年代較早、存世稀少的書刊文獻。大別山地區印行的出版物的最初版本, 如油印本、石印本。
三、紅色地方文獻的收集途徑
第一,編制紅色地方文獻收集目錄。有了文獻收集書目就可以順藤摸瓜,提高紅色地方文獻收集的針對性和工作效率,防止盲目采購。如黃岡紅色地方文獻收集書目可以從黃岡地區重要紅軍領袖,黃岡地區共產黨建立和發展史,鄂豫皖根據地建設歷史,黃岡紅軍發展歷史,黃岡紅色遺跡,黃岡紅色文化研究等方面進行研究。
第二,從圖書館的館藏OPAC系統進行篩查,將館藏已有的紅色地方文獻調撥出來,可以通過題名、著者、關鍵詞等方式找出紅色地方文獻,并將這些文獻劃撥至專門的紅色文獻庫。
第三,通過當地的文化部門,與市縣級圖書館及本地區內的地方史志辦、黨史辦、政協、學術團體、研究機構、教育行政部門、大中專學校、民間收藏愛好者等單位和個人建立聯系,加強合作。設立紅色文獻的捐贈政策,對捐贈單位和個人給予一定的獎勵。
第四,通過政府招標,從館配商采購地方文獻。政府招標流程嚴格,耗時長,但采購效率高,適合大批量的地方文獻采購。由于紅色地方文獻多為非公開出版物,發行年代較早,如建國后出版的書刊標價都以角、分來計算,而實際的采購價格存在巨大差異,因而這些圖書的定價問題比較棘手。實際采購過程中應當由紅色文獻研究人員、財務專業人員、學校國資處等單位共同進行商定。
第五,通過非招標的方式向當地新華書店等圖書經營單位購買紅色地方文獻。非招標采購形式靈活,適合小批量的地方文獻采購。新華書店屬于國有企業,與地方的文化部門聯系密切,收集地方文獻上有一定的優勢。
第六,到地方公共圖書館、地方史志辦、黨史辦、政協、博物館、記念館等實地訪求,由專門的采訪人員到這些單位征集地方文獻。可以通過圖書交換或資源共享的方式獲得紅色地方文獻,對于版本稀少的珍貴紅色文獻,可以通過影印、掃描等方式取得復制品,為后面的文獻數字化作準備。
第七,到網上書店如當當網、孔夫子舊書網采購紅色地方文獻。網上書店相比傳統書店,具有圖書數量大、檢索方便、價格透明、成本低等優勢,在零散采購紅色地方文獻時可以作為優先的采購方式。
第八,通過互聯網方式收集紅色地方文獻,如地方紅色歌曲、地方紅色電影、紅色革命圖片。目前互聯網上存在數量相當豐富的紅色數字資源,充分利用好這些紅色數字資源可以有效提高紅色地方文獻的豐富性。
第九,以利用高校圖書館購買的大型數據庫如中國期刊網、維普全文數據庫、萬方數據庫等,挖掘、整合相關地域文化的研究文獻。
第十,利用高校圖書館的聯合目錄、文獻傳遞、館際互借等功能,通過復印、掃描、拍照、摘抄、剪輯、轉錄等方式析出復制被收載在大型叢書、文集、報刊等文獻中資源。
第十一,開展紅色文獻的共享利用工作。與大別山區的其他圖書館開展合作,采用互換、互贈的方式進行紅色文獻的共享。
參考文獻:
[1]趙莉.紅色文獻資料綜述[J].絲綢之路,2009,(18).
基金項目:黃岡師范學院2019年基層黨建創新創優項目“黃岡紅色文化融入高校黨建工作的機制研究”。
作者簡介:童子希(1987-),男,湖北隨州人,碩士,圖書館館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