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腔鏡技術作為診斷宮腔內病變的金標準[1],現已廣泛應用于婦科疾病的診斷和簡單治療中,在計劃生育及輔助生殖技術等領域也發揮著越來越大的作用。雖然其在沒有麻醉或者鎮痛藥物的情況下,具有較好的可接受性[2-3],但疼痛仍然是造成宮腔鏡檢查過程終止以及不可接受的主要原因[4]。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討基于微信平臺的人文關懷對改善宮腔鏡檢查病人疼痛的效果及可行性,為臨床護理干預提供參考。
本研究采用便利抽樣的方法,選取鄭州某醫院門診宮腔鏡檢查病人共1 033例,按病人接受檢查時間階段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將2018年10月宮腔鏡檢查病人528例作為對照組,將2018年11月宮腔鏡檢查病人505例作為觀察組。納入標準:宮腔鏡檢查病人;病人或家屬能夠使用微信。排除標準:有精神疾病或認知功能障礙者;拒絕參與本研究者。
1.2.1 觀察組
1.2.1.1 疼痛管理培訓
實施宮腔鏡檢查的所有醫務人員參與疼痛管理培訓。如疼痛評估方法培訓;宮腔鏡檢查時造成病人疼痛原因的分析與學習;如何對病人進行人文關懷培訓。
1.2.1.2 創建微信公眾號
制作所有醫務人員的微笑自我介紹小視頻:病友朋友你們好,我是宮腔鏡檢查室的某某,大家不要緊張,我負責某某,并以幽默風趣的方式介紹檢查的環境;創建宮腔鏡檢查相關知識及宮腔鏡檢查時疼痛相關知識版塊,供病人了解宮腔鏡檢查主要目的,哪些情況需要進行宮腔鏡檢查,宮腔鏡檢查時造成疼痛的原因、疼痛程度和緩解疼痛的方法;每周固定一名護理人員為病人進行解答。設定為每天11:00~12:00,17:00~18:00為答疑解惑時間,病人有任何問題可以通過微信咨詢。
1.2.1.3 制定標準化病人檢查流程
①病人預約時囑其或者家屬掃描二維碼加入微信群,指導其使用微信閱讀相關知識。②在檢查前進行自我介紹,我是微信群里的醫務人員,您還記得我嗎?消除病人陌生感,再次詢問病人微信群里宮腔鏡檢查相關知識是否閱讀,有什么疑惑之處可以提出來,另外針對宮腔鏡檢查過程進行簡要介紹,并告知疼痛的原因,以及如何緩解疼痛。在檢查時詢問:“您好,您希望我們怎么稱呼您,您有什么不適請告訴我們,您最希望我們怎么做來緩解您的不適”,當病人緊張不知如何表達時,給病人提出話題:比如,您是做什么工作的?您平時愛看電視嗎?我們一起聊一聊您最近看的電視劇如何?您愛唱歌嗎?給我們唱一首歌好不好?等等。采取病人最需要的方式安撫病人。在檢查后,攙扶病人回觀察室,并為病人講解其病情,鼓勵病人增加康復的信心。在離院時,告知病人科室電話,微信可以留言咨詢。
1.2.2 對照組
病人預約時告知病人術前注意事項,并發放健康教育處方,檢查中及檢查后進行常規護理,告知病人術中注意配合;術后扶病人回觀察室,告知病人有任何不適可以呼叫醫務人員。離院時告知病人科室電話,并告知術后注意事項。
①一般人口學資料:采用自行設計的問卷,內容包括年齡、生育史、宮腔鏡檢查次數、教育程度程度、婚姻狀況、職業、生活區域。②宮腔鏡檢查時間:從首次進宮腔鏡到最后出宮腔鏡的時間。③疼痛評分:采用數字評分法,分值為0~10分,0分表示無痛,10分表示最痛。1~3分:輕微疼痛,能忍受(輕度疼痛);4~6分:疼痛,尚能忍受(中度疼痛);7~10分:較強烈的疼痛,疼痛劇烈或難忍(劇烈疼痛)。由病人檢查完立即填寫。④病人對檢查前疼痛信息告知程度滿意度評分表:采用自行設計的評分表,分值為1~5分,非常不滿意計1分,不滿意計2分,滿意計3分,比較滿意計4分,非常滿意計5分。由病人檢查結束,離開宮腔鏡檢查室時填寫。⑤病人對宮腔鏡檢查接受度評分表:采用自行設計的評分表,分值為1~5分,非常不可接受計1分,不可接受計2分,一般接受計3分,比較可接受計4分,非常可接受計5分。由病人檢查結束,離開宮腔鏡檢查室時填寫。
宮腔鏡檢查于月經干凈后第3天~第7天進行,局部麻醉狀態下,采用德國STORZ外鞘5 cm帶有器械通道的直管型宮腔鏡,操作按照婦科內鏡操作規范進行。

觀察組病人505例,年齡(36.31±8.56)歲;對照組528例,年齡(36.85±8.77)歲,兩組年齡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t=-0.996,P=0.319)。兩組病人生育史、宮腔鏡檢查次數、文化程度、婚姻狀況、職業、生活區域方面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具有可比性。見表1。

表1 研究對象一般人口學資料比較 單位:例(%)
(續表)

項目觀察組(n=505)對照組(n=528)χ2值P婚姻狀況 未婚103(20.40)108(20.45) 已婚350(69.31)372(70.45)0.9230.356 離異/喪偶52(10.29)48(9.09)職業 公務員或事業單位103(20.40)118(22.35) 工人或農民245(48.51)256(48.48)0.8250.409 無業 78(15.45)85(16.10) 個體 79(15.64)69(13.07)生活區域 城市171(33.86)167(31.63) 農村269(53.27)284(53.79)1.4820.139 城鎮65(12.87)77(14.58)
兩組病人疼痛評分觀察組為(3.99±2.14)分,對照組為(4.80±1.89)分,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6.482,P<0.05)。兩組病人疼痛強度比較見表2。
表2兩組病人疼痛強度比較單位:例(%)
觀察組宮腔鏡檢查時間為(5.74±2.84)min,對照組為(6.34±3.26)min,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3.161,P=0.002)。
觀察組疼痛信息告知程度滿意度評分為(3.92±0.97)分,對照組為(2.80±1.03)分,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17.974,P<0.05)。
觀察組與對照組病人宮腔鏡檢查總接受率分別占84.55%與68.56%,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36.59,P<0.05)。見表3。

表3 兩組宮腔鏡檢查接受度比較 單位:例(%)
注:兩組總接受度比較,χ2=36.59,P<0.05。
疼痛作為人體第五大生命體征,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高質量的疼痛管理已成為護理質量評價指標的內容之一。而疼痛也是造成宮腔鏡檢查過程終止及不可接受的主要原因[4]。 因此,宮腔鏡檢查時如何減輕病人疼痛,取得病人配合,順利完成宮腔鏡檢查尤為重要。隨著檢查時間的延長,病人不適感會加重。有研究發現,出現嚴重或者不可耐受疼痛的病人,其檢查操作時間大部分超過了2 min[5]。有研究顯示,操作時間每超過3 min,疼痛風險增加30%[6]。因此,在宮腔鏡檢查中應采取有效措施以縮短檢查時間,從而減輕病人的疼痛感。美國疼痛學會(American Pain Society,APS)[7]推薦的醫院疼痛管理質量評價包括對病人及家屬有無提供疼痛相關宣教。還建議將對病人疼痛信息告知充分程度作為評價指標,而不再進行病人滿意度的調查。因此,本研究采用自行設計的評分表,對病人進行疼痛信息告知充分程度的滿意度進行調查,結果兩組之間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也進一步說明了基于微信平臺的人文關懷在宮腔鏡檢查病人疼痛管理中具有一定的作用。
病人在宮腔鏡檢查前由于對疼痛程度的不了解,會充滿恐懼、焦慮心理,而病人疼痛程度受心理狀態制約。國外有學者研究表明,宮腔鏡檢查前病人焦慮水平嚴重影響病人疼痛,焦慮水平越高,病人疼痛程度越高[8]。因此,在宮腔鏡檢查前,病人除了對身體疾病治療的需求外,更需要心理上的安撫與幫助。而人文關懷又稱人性關懷、關愛等,其目的是幫助他人達到生理、精神、靈性及社會文化的健康[9]。本研究觀察組是由科室所有醫務人員參與并接受統一的疼痛知識以及人文關懷能力培訓,能對病人實施標準化的人文關懷以及疼痛管理。而在基于微信平臺的人文關懷下,病人提前對宮腔鏡檢查知識進行了學習,并對醫務人員以及檢查環境不再陌生,可改善病人焦慮、恐懼的負性情緒。另外,病人眼中的優質護理,不單純是護士為病人做了哪些事,而是做事時是否主動、熱情、耐心、及時等,是否展示出對病人的關懷,是否給病人帶來良好的感受[10]。本研究觀察組在檢查當天,從病人的需求出發,主動詢問病人需要我們怎么做,而不是我們對病人做什么,得到了病人的肯定。結果顯示,觀察組病人對宮腔鏡檢查的接受度高于對照組。國外有研究報道,病人對宮腔鏡檢查接受程度為77%~95%[11-12]。國外宮腔鏡檢查多以軟式內鏡為主,易通過宮頸管,刺激小,疼痛程度較硬式內鏡低[4],因此病人接受度相應較高,而本研究觀察組宮腔鏡檢查接受度達84.55%,顯著高于對照組。進一步說明給予微信平臺的人文關懷對降低宮腔鏡檢查病人疼痛程度以及提高其對宮腔鏡檢查的接受度發揮了重要作用。
人文關懷作為護理的核心,在護理工作中越來越重要。柏曉玲等[13]的研究結果顯示,病人對護理人文關懷的需求較高。而越麗霞等[14]的研究也表明,基于人文關懷的情感支持和溝通、交流在病人滿意度中變得日益重要。那么在繁忙的護理工作中要真正做到人文關懷,護理人員除了要具備人文關懷能力外,怎樣能夠積極主動地做到人文關懷更是一個難題,而基于微信平臺的人文關懷,可以把人文關懷在工作時間以外來體現,本研究中利用微信平臺,制作宮腔鏡檢查相關知識板塊以及與病人溝通交流的小視頻,首先,使病人在宮腔鏡檢查前了解自己的疾病,對自己是否需要做宮腔鏡檢查做出判斷,并了解疼痛相關知識和緩解疼痛的方法。其次,熟悉治療環境及醫務人員,以消除由于陌生帶來的恐懼,還可以加深病人對醫務人員的信任,同時在熟悉的環境、熟悉的人員中做檢查,病人的心理負擔降低,能夠感到安全和放松。再次,把與病人的溝通與交流以及答疑解惑部分放在工作之外,減少了檢查當天護理工作量,同時能夠縮短病人等待的時間;而國外有學者研究發現縮短病人等待時間,能夠增加病人對宮腔鏡檢查的接受度,降低病人疼痛及其他不適[15]。因此在緊張與繁忙的工作環境下,結合微型平臺更能充分發揮人文關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