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抗戰時期國立西南聯合大學圖書館建設研究(1937-1946)

2020-04-09 12:05:48張宛艷云南大學歷史與檔案學院南陽師范學院圖書館
圖書館理論與實踐 2020年2期
關鍵詞:大學圖書館

張宛艷(1.云南大學歷史與檔案學院;2.南陽師范學院圖書館)

抗日戰爭期間,由被迫南遷的清華、北大和南開大學組成的國立西南聯合大學(以下簡稱“西南聯大”)是一所與抗戰相伴始終的戰時大學,盡管處在國難當頭、風雨飄搖的艱苦環境,但它仍以剛毅堅卓的精神和優良的學風,為國家培養了一大批卓越人才。在西南聯大艱難辦學、奮力圖存的9年時間里,雖“烽火連天,弦歌未輟”;雖館舍簡陋,藏書匱乏;雖生活貧瘠,物質拮據,但西南聯大圖書館的業務工作卻從來沒有停止一天。袁同禮、嚴文郁等圖書館同仁殫精竭慮,守護圖書,堅持開展圖書館管理、藏書建設、讀者服務、目錄索引編制、文獻資源保障、資源共享、館際合作和學術研究等工作,其精神風貌和遠見卓識令人敬佩。西南聯大圖書館那短暫而璀璨的歷史代表了當時中國圖書館事業的最高成就,豐富了我國圖書館學內涵,是圖書館史上光彩奪目的篇章。

1 三校轉移背景

1937年“七七事變”后,日本發動侵華戰爭,平津地區的戰爭勢態愈發惡化。南開大學遭敵機轟炸,幾乎被夷為平地,圖書館除部分藏書提前運出外,大批珍貴圖書化為灰燼。[1]8月3日,日寇進駐北平,搜查清華大學,搶掠圖書、實驗儀器及其他貴重物品。[2]11北京大學的校園也被日寇和傀儡政府相繼侵占,校產被大量掠奪。據不完全統計,清華大學校舍、圖書儀器等損失共計605萬元法幣(舊中國1935-1948年流通貨幣);南開大學財產損失在375萬元法幣以上;北京大學的校具、圖書儀器等損失達60萬元法幣。[3]為積蓄國家未來的希望,保存中華教育的命脈,1937年9月10日,教育部發布第16696號令:“以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南開大學的師資設備為基干,成立長沙臨時大學。”[4]至此,這所具有傳奇色彩的戰時大學,開始了其在抗日戰爭期間長達9年的艱難辦學歷程。

2 南遷長沙

從1937年9月到1938年2月,在短短不到6個月的時間里,長沙臨時大學圖書館雖白手起家,但卻想盡一切辦法補充圖書資源,開展圖書館各項業務。

2.1 長沙臨時大學圖書館的組建

長沙臨時大學建立了由三所高校校長蔣夢麟、梅貽琦和張伯苓,湖南教育廳長朱經農,湖南大學校長皮宗石及教育部代表楊振聲等人組成的臨時大學籌備委員會。臨時大學籌備委員會于1937年9月13日召開第一次會議,確定校舍、經費和組織分工等事項,定于10月25日開學,11月1日正式上課。[5]6

1937年9月,長沙臨時大學租用美國教會所經營的長沙韮菜園圣經學校為校本部臨時校舍。為盡早充實學校圖書,臨時大學籌備委員會決定與南遷至長沙的國立北平圖書館合作,組成臨時大學圖書館,雙方各出資4萬元作為購置圖書的經費,[6]280圖書館第一閱覽室設在圣經學校的禮堂內,由國立北平圖書館館長袁同禮兼任館長。由于三校聯合之初,各校圖書均未運到長沙,臨時大學圖書館毫無物質基礎,必須想盡辦法進行補充。同年10月,長沙臨時大學籌備委員會與湖南省建設廳議定《臨大借用湖南國貨陳列館圖書館(室)圖書辦法》:“將湖南國貨陳列館圖書室的藏書借予長沙臨時大學。圖書仍存原來地點,由原保管人負責保管,并由臨時大學派定專門人員進行整理編目,以便利用,并附:另由三和酒家租用閱覽室一間,月租貳拾元,內中家具由國貨陳列館供給。”[6]278隨即,位于長沙中山路的湖南國貨陳列館圖書室被長沙臨時大學圖書館用作第二閱覽室。

2.2 長沙臨時大學圖書館概況

盡管長沙臨時大學圖書館的建館條件極其艱苦,但在國立北平圖書館的協助下,經過三個多月的努力,圖書館共征集、采購中文圖書五六千冊,西文原版圖書和影印圖書一兩千冊,[7]55這些圖書資源暫時可以應付長沙臨時大學師生的教學之用。

(1)校本部圖書館。長沙臨時大學圖書館籌備之初,僅開辟教學樓上二間教室作為閱覽室,因空間狹小,無法滿足師生的需求,學校同意將學校禮堂改造為第一閱覽室。大禮堂光線充足、面積寬敞,可容納250人就坐。該室藏書側重理工及法學專業的教學參考書以及教科書。所有中西文圖書全部采用開架閱覽,日均接待讀者達700多人。[6]285閱覽室設有目錄柜,每本書分別制作書名、著者和分類三種目錄卡片,在6個月的時間里總計制作目錄卡片17,000余張。除日常工作外,為方便師生參考外文書籍、實現長沙各圖書館間的資源共享和館際互借,長沙臨時大學圖書館編目組還加班加點,編制出《長沙各圖書館西文書聯合目錄》。聯合目錄的內容涵蓋湖南大學圖書館、海關圖書館和福湘圖書館的所有西文藏書,均制作目錄卡片,提供給師生們檢索利用。[6]284

(2)湖南國貨陳列館圖書室(第二閱覽室)。湖南國貨陳列館圖書室是長沙臨時大學圖書館第二閱覽室,早先存放于這里的數千本書籍編目無序,排列混亂。編目組將其重新進行了整理,中文書按照國立北平圖書館的《中文書籍分類法》編排,西文書采用《杜威氏十進分類法》編排,所有編目力求簡單適用。[6]284在第二閱覽室所藏的圖書中,西文書有1,021種、1,163冊,以經濟和商業方面的書籍最有價值。[6]284

(3)南岳分館。1937年11月,長沙臨時大學圖書館在文學院所在的衡山校區成立了南岳分館。南岳分館閱覽室面積比較寬敞,可容納百人就坐,所有文史教育類的書籍在校本部圖書館完成編目后,依次打捆裝箱送到南岳分館進行陳列。[6]285此外,南岳分館還陸續從一些退學抗戰的同學手中購買少量的教學參考書,使館藏略有增加。但這些圖書只能勉強滿足基本教學工作的最低需求。

(4)國立北平圖書館。國立北平圖書館負責采購西南文獻和西文書刊,這期間,北平圖書館先后向國內外學術界和出版界發出書籍征求函件300余件,均獲得復函并同意積極贊助。[6]283

3 西遷入滇

1937年11月,長沙多次遭敵機空襲,京滬戰事急轉直下。12月13日,日寇攻陷南京,舉國震驚。1938年1月,長沙臨時大學校委會作出關于遷校的決議。[7]11

3.1 初遷昆明的國立西南聯合大學圖書館

從1938年1月起,長沙臨時大學圖書館就提前做好書刊的轉移工作。除已有的600多箱書籍外,學校還與長沙的中央研究院心理研究所、社會研究所和歷史語言研究所協商,將他們的圖書全部借給長沙臨時大學圖書館補充館藏,其中歷史語言所200余箱,心理所和社會所各幾十箱。此時臨時大學圖書館館藏圖書合計900余箱,于當年3月和4月間陸續從長沙運到昆明。1938年4月2日,長沙臨時大學更名為西南聯合大學,仍由三校校長為常務委員主持校務,于5月4日恢復上課。[5]84長沙臨時大學圖書館隨即更名為西南聯大圖書館。

初到昆明的西南聯大,各種資源嚴重短缺匱乏,所有校舍全部依靠租借,西南聯大圖書館亦是如此。1938年7月,校常委會宣布,“聘請嚴文郁①為本校圖書館主任,在袁同禮館長未到校前,館長職務由嚴文郁代理”。[8]15從 1938年 5月西南聯大開課到1939年9月西南聯大新校舍建成期間,因客觀條件的局限,西南聯大圖書館校本部館舍和各學生閱覽室分散設于昆明城的三個地方:昆華中學南院八間房屋、昆華農業學校三間房屋和拓東路陁西會館一處 (見表 1)。[7]56

表1 初遷昆明的西南聯大圖書館本部館舍分布(1938.05-1939.09) ②

3.2 蒙自分校文科館

由于昆明的校舍嚴重不足,1938年5月,西南聯大文學院和法商學院臨時遷移蒙自,建立了西南聯大蒙自分校。西南聯大圖書館隨之在此建立蒙自分校文科館。蒙自分校文科館臨時租用原法國銀行所屬的房屋,其空間只有幾十個平方米,設置十七個閱覽桌椅后就顯得格外狹小。[2]561938年8月,西南聯大蒙自分校完成使命,蒙自分校文科館也開始將所有圖書打捆裝箱,共有300多箱圖書于9月中旬陸續運回校本部圖書館。

4 國立西南聯合大學圖書館建設

4.1 選址建校

初遷昆明的西南聯大主要依靠租借分散在昆明各處的教室和宿舍,舉步維艱。1938年4月19日,西南聯大常委會決議:“設立建筑委員會,計劃本校建筑校舍事宜……本校建筑校舍請梁思成先生為工程師”。[7]32-34經過多次踏勘后,新校址選定昆明城外三分寺附近。這塊荒地的面積為124.45畝(今云南師范大學),地價和地內墳墓遷移費兩項共計國幣(1912-1949年發行的一種貨幣) 24,531.29元。[7]32-348月9日,西南聯大常委會通過“聘請梁思成、林徽因兩位先生為本校校舍建筑工程顧問”的議決,[9]64當月中旬,西南聯大動工建校。由于戰時經費有限,梁思成夫婦因地制宜將設計方案一改再改,最終拿出新校舍的設計圖紙:高樓變矮樓,矮樓變平房,磚墻變土墻。[10]

4.2 圖書館建設

1939年8月,由一百余間簡易平房組成的新校舍建好竣工。其東面就是校園里最高大、最醒目和最氣派的建筑——西南聯大校本部總圖書館。

4.2.1 圖書館館舍分布

(1)校本部總圖書館。西南聯大校本部圖書館位于新校舍的中心區域,由大閱覽室、書庫、期刊室、期刊庫和四間辦公室組成(見表2)。其中書庫可藏書五萬余冊。大閱覽室面積寬敞,設閱覽桌108張,每張桌子可容納4至6人,可同時接待600余人。[6]286大閱覽室既是借閱室又是大會堂,學校各種名人演說、大型集會也常在此舉行。

表2 校本部圖書館面積③(工程處制1938年9月6日)

(2)院系資料室。各院系資料室(或稱圖書室或稱期刊室)由專門的管理員管理,每室可容納三五十人不等,所陳列的圖書和期刊一般只供本系師生借閱。

(3)中山室。西南聯大在校本部還設立了黨部閱覽室,即“中山室”。主要存放一些國民黨的黨義、明賢遺著及抗戰進步書籍等。[11]該室面積狹小,藏書兩三千種、期刊十余種、日報數種。

(4)工學院分館。西南聯大工學院位于昆明城東南角拓東路。工學院分館就設在陁西會館的望倉樓上,分為上下二間。樓下是書庫和出納處,樓上是期刊閱覽室。閱覽室有大閱覽桌40張,可容納200余人,[6]290工學院分館所藏書刊來自戰前的清華大學圖書館。望倉樓東面的小院,有座面積不太大的兩層耳樓建筑,是隨遷而來的國立北平圖書館的期刊辦事處和書庫,主要接受由外國郵寄過來的書刊。[12]這里所藏的期刊和圖書概不外借。

(5)師范學院分館。西南聯大師范學院是1938年夏組建的。師范學院分館起初只有兩間房屋。一間為閱覽室,可容納百余人。另一間為書庫,設置十余座書架,藏書數千冊。院長黃鈺生特別強調學生要博覽群書,對于文科生實行“讀書指導制”,規定每個學生每學期閱讀兩種中西文主要書籍,每兩周寫一篇讀書報告交指導教師批閱。為此,他特別又開辟一個閱覽室,陳列一部《四部備要》,請專門教師管理和輔導學生閱讀。此外,還布置了一個讀書亭,以便學生平時練習朗讀。[13]

(6)敘永分校圖書館。1940年7月,日寇攻占越南,云南陷入危機。西南聯大不得已再次醞釀遷校,最后決定在四川敘永縣設立西南聯大敘永分校,當年錄取的新生和先修班學員直接到敘永分校報到注冊、入學上課。各院系立即著手將最需要的圖書儀器等物資裝箱運走。西南聯大圖書館也提前將一部分急需的圖書打捆裝箱,先運到昆明縣龍泉鎮龍頭村和崗頭村存放,[8]31后轉運敘永分校,成立了敘永分校圖書館。敘永分校借用縣城內六座廟宇為臨時校舍,城東有兩處,城西有四處。其中圖書館和理科實驗室在城西的天上宮。[14]敘永的物質條件比較差,教室里座椅不全,勉強湊合使用。只有極少一部分的教學用書和參考資料放在圖書館里供學生輪流閱覽。1941年春季,昆明局勢趨于穩定,校常務會決定集中力量在昆明辦學。當年8月,敘永分校著手撤銷,陸續將圖書儀器等遷回昆明,敘永分校圖書館也隨之撤銷。

4.2.2 圖書館藏書建設

(1)圖書。西南聯大校本部圖書館館藏中文圖書34,106冊,西文圖書13,900冊,合計藏書4.8萬余冊。[6]287圖書館的大部分藏書系原三校藏書輾轉遷運而來,其中來自南開圖書館藏書15,000余冊,來自清華圖書館藏書7,000余冊藏書。[15]這些藏書被分門別類排列在書架上。這里的書架不過是在疊層廢棄汽油桶上面架起的一些長條木板而已。因經費有限,圖書館除訂購一些報刊外,幾乎沒有采購新書,只能依靠館際合作彌補館藏圖書的不足。西南聯大圖書館和同遷昆明的國立北平圖書館一直密切保持著業務合作,國立北平圖書館從美國訂購一批新書約1,000余冊,接收后立即被補充到西南聯大圖書館。[16]獲贈圖書也是聯大補充館藏的方式,圖書館先后獲得美國斯坦福大學霍爾教授捐贈圖書245冊,康奈爾大學沃克教授捐贈圖書75冊,英國牛津大學捐贈的包括一整套《化學學會會志》在內的教學及參考書1,545冊等。[7]60通過這些合作方式,大大擴充了西南聯大圖書館的藏書量。

(2)報刊。在昆明期間,國立北平圖書館將國外訂閱與贈閱的全部外文報刊都移存于西南聯大圖書館。其中普通性報刊300多種、社科類400多種、自科類400多種、文哲類200多種、應用科學類300多種。清華、北大也將所訂的少數西文期刊存放在西南聯大校本部圖書館,各有數十種。圖書館訂購的國內期刊相對較少,只有80余種。訂購的報紙主要是國內出版的日報,其中昆明日報4種、上海日報3種、成都日報1種、重慶日報7種。圖書館還將過報刊進行加工、整理,裝訂成冊,陸續完成編目過刊二千余冊、過報合訂本數百冊。[6]288-289

(3)圖書影片(類似幻燈片,用幻燈儀來閱覽觀看)。1943年秋,英美科學文化界在重慶成立國際文化資料供應委員會,將國外最新出版的期刊拍攝成影片,通過航空運輸分發給國內各大學。西南聯大先后收到圖書影片4,000余卷,均為英美國家近兩年所出之期刊。[6]288-289這些圖書影片的出現,豐富了館藏資源,為師生們的科研學習提供極大的便利。當時西南聯大圖書館共有兩架幻燈儀可供師生閱讀使用。

(4)講義。西南聯大原計劃設立專門的印刷出版組,但因戰時阻礙,在國外購買好的印刷機件和鉛字無法運回昆明,不得已滯留在越南。1940年秋,學校將印刷講義一事交由圖書館辦理,主要負責印制各學科所用的課本、試題以及各院系文件。據統計,經圖書館印制的各科講義有千數種之多,油印文件亦有數萬余件。[6]288-289

4.2.3 圖書館業務組織

(1)圖書館行政隸屬。在長沙臨時大學時期和西南聯大建校初期,圖書館實行館長制,館長由國立北平圖書館館長袁同禮兼任。圖書館隸屬校常委,與學校教務處、總務處平行。1938年12月9日,袁同禮因國立北平圖書館遷滇,不能兼顧西南聯大圖書館諸事,于是辭去西南聯大圖書館館長一職。[9]77其后,圖書館的組織級別變動,改館長制為主任制,歸學校教務處管理。圖書館主任由嚴文郁擔任,后聘請董明道為副主任。[9]791943年3月,嚴文郁辭去主任一職,由董明道擔任圖書館主任。[17]

(2)圖書館內部組織。西南聯大圖書館設主任、副主任各一人,主要負責承接校常委、教務長之命辦理全校圖書事宜。其下分設各股,由29名事務員和若干練習生兼任,分別有總務股、采訪股、典藏股、閱覽股、期刊股、中文編目股、西文編目股、圖書影片股、參考股、講義股、中山室、工院分館以及師院分館等。[6]290

4.2.4 圖書館規章制度

西南聯大圖書館從長沙臨時大學圖書館建館開始,就陸續制定各項規章制度。如,與業務合作方簽訂有《長沙臨大、國立北平圖書館合組圖書館辦法》《長沙臨大與中央研究院關于運書協議》《中央研究院、西南聯大存書取書辦法》《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與西南聯大圖書閱覽及借用辦法》等。面對西南聯大師生的有《本校圖書館入庫辦法》《目錄使用辦法》《普通書籍借閱手續》《期刊日報借閱手續》《四年級撰著論文之學生借用書籍辦法》《指定參考書管理規則》《教職員借書規則》等規章制度。[6]277,280,296,308-316

4.2.5 圖書分類編目

西南聯大圖書館為所藏書籍進行分類編目。其中中文書籍采用劉國鈞中文圖書分類法,分為總類部、哲學、宗教、自然科學、應用科學、社會科學、中國史地、世界史地、語文、美術十大類;西文圖書則采用杜威十進制分類法,分為總類、哲學、宗教、社會科學、語言、自然科學、應用科學、美術、文學、史地十大類。目錄檢索采用卡片目錄的形式,有卡片式和書本式兩種,二者也可互用。每本圖書都制作書名目錄卡1張、著者目錄卡1張、標題卡若干張(西文)、分類目錄卡1張(中西文)、參照卡若干張;如果是叢書或合刊書,則還有分析卡若干張。[6]288-289所有目錄均存放在目錄柜中,以方便讀者檢閱。

4.2.6 開放時間與讀者服務

圖書館大閱覽室每天自早七點半至晚九點半開放,中間14個小時不間斷。書庫實行閉架閱覽管理制度,學生憑入學證方可借閱圖書,借閱書籍以一冊為限。[6]290圖書館的教學用書、必讀書和參考書通常可以提前一天預約,但由于藏書不多,僧多粥少,即便預約了也未必能夠借到。“每天一早,就有一堆學生在外面等著。一開門,就爭先進去,搶座位(座位不很多),搶指定參考書(參考書不夠用)”。[18]圖書館一般在開學之初、放假前后和新書到來時的借閱人數最多。所借圖書通常分為三種:指定閱讀的專業圖書、普通圖書、教學用的參考書。[6]290借閱指定專業圖書的讀者最多,平時每天大約有三四百人,臨近考試時借閱人數會翻倍;閱讀普通圖書的讀者每天也有百數十人;被借閱的教學參考書以文學和社會學專業最多,理工科專業圖書次之。

4.2.7 中日戰爭史料征輯會

為了配合抗戰局勢,1939年3月,西南聯大圖書館與國立北平圖書館共同組建“中日戰爭史料征輯會”。商定由西南聯大圖書館、歷史社會學系和國立北平圖書館共7人組成委員會;西南聯大圖書館一方由錢端升、馮友蘭、姚從吾和劉崇鉉四人代表,國立北平圖書館一方由袁同禮、劉崇鉉和雷海宗三人代表。[19]委員會編定擬收集抗戰史料的提綱、目錄、分類法和計劃說明等文件。西南聯大圖書館負責收集中文和日文有關史料。國立北平圖書館負責收集歐美地區相關史料。“搜求俾得蔚為大觀,以供編纂戰史者之參考”,以期“他日刊印成書可據為抗戰中之信史也”。[19]

5 三校復員與圖書館善后

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抗戰迎來最后勝利。9月20日,教育部召開全國教育善后復員會議,決定北大、清華和南開三校復員北返,西南聯大師范學院繼續留昆辦學。隨即西南聯大成立三校聯合遷移委員會,并商討遷移事宜。此時圖書館也早早做好了遷移準備。① 1946年1月23日,與國立北平圖書館交接了中日戰爭史料征輯工作,兩館此前收集的全部史料交由國立北平圖書館保管、整理。[9]415② 1946年3月13日,設立圖書遷運委員會,將三校所需圖書儀器按緩急分為三批運返平津。第一批急運圖書儀器重69噸,計625箱,第二、三批于9月陸續運出。[9]426③ 1946年6月26日,西南聯大校常委要求各院系盡量將圖書儀器留贈昆明師范學院(西南聯大師范學院自1946年8月起獨立設置,改稱昆明師范學院)。7月30日,圖書館向昆明師范學院移交了《西南聯大移交昆明師范學院中文雜志目錄》和《西南聯大移交昆明師范學院中文圖書目錄》,合計書刊3,000余種。[6]333-354,355-390

1946年5月4日,西南聯大在圖書館隆重舉行結業典禮。7月31日,西南聯大舉行最后一次校常委會議,梅貽琦校長宣布“西南聯大到此結束”。西南聯大圖書館也隨之完成其為大學教學和學術研究提供文獻保障的歷史使命。

6 結語

1983年,曾任西南聯大中文系教授的王力先生作詩《緬懷西南聯合大學》:“盧溝變后始南遷,三校聯肩共八年。飲水曲肱成學業,蓋茅筑室作經筵。熊熊火炬窮陰夜,耿耿銀河欲曙天。此是光輝史一篇,應叫青史有專篇。”[20]清華大學原圖書館館員馬文珍在回憶西南聯大圖書館生活時,也曾深情賦詩:“余火硝煙繞翠湖,后方前線兩模糊。一片殘陽紅似火,堅守空樓整理書。”[21]在隨時面臨敵機空襲轟炸的危險境地中,西南聯大圖書館人仍然肯與擔當,堅守崗位,兢兢業業,守護圖書,傳播知識,這是真正的、高尚的圖書館人的職責和情懷,其精神永遠值得我們學習。

[注釋]

① 嚴文郁: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圖書館學研究所碩士,德國柏林大學圖書館學研究所研究生。1933年起先后任北平圖書館主任、北京大學圖書館館長、西南聯大圖書館館長,有著豐富的圖書館學知識,熟知大學圖書館業務。

② 該表根據1938年11月28日聯大第九十五次常務委員會決議發布的關于校舍分配布告(其中有聯大圖書館各館舍和閱覽室的分布)繪制。數據來源于《國立西南聯合大學史料(六卷)》(云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249-254頁。

③ 此表依據西南聯大校舍面積表(工程處制1938年9月6日)繪制,詳見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南開大學、云南師范大學編著作的《國立西南聯合大學史料(六卷)》(云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143-149頁。

猜你喜歡
大學圖書館
“留白”是個大學問
《大學》征稿簡則
大學(2021年2期)2021-06-11 01:13:48
《大學》
大學(2021年2期)2021-06-11 01:13:12
48歲的她,跨越千里再讀大學
海峽姐妹(2020年12期)2021-01-18 05:53:08
大學求學的遺憾
圖書館
文苑(2019年20期)2019-11-16 08:52:12
時間重疊的圖書館
文苑(2018年17期)2018-11-09 01:29:40
圖書館
小太陽畫報(2018年1期)2018-05-14 17:19:25
午睡里也有大學問
華人時刊(2017年13期)2017-11-09 05:39:29
飛躍圖書館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无码国内精品人妻少妇蜜桃视频| 精品国产99久久| 日韩福利在线视频| 欧美综合区自拍亚洲综合绿色 | 狠狠色成人综合首页| 91色爱欧美精品www|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香蕉视| 色欲色欲久久综合网| 19国产精品麻豆免费观看| 99视频有精品视频免费观看| 国产成+人+综合+亚洲欧美| 中国一级特黄大片在线观看| 99久久精品视香蕉蕉| 国产特级毛片| 亚卅精品无码久久毛片乌克兰| 国产丝袜丝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人成网18禁| 亚洲视频免| 亚洲高清无码久久久| 漂亮人妻被中出中文字幕久久| 亚洲制服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欧美精品在线观看视频| 国产精品19p| 国产粉嫩粉嫩的18在线播放91| 免费a级毛片视频| 久久精品国产免费观看频道| 青草视频网站在线观看| 国产综合在线观看视频| 亚洲VA中文字幕| 国产00高中生在线播放| 99热线精品大全在线观看| 国产网友愉拍精品| 欧美午夜小视频| 极品国产在线| 精品第一国产综合精品Aⅴ| 精品人妻系列无码专区久久| 亚洲中文字幕97久久精品少妇| 国产乱人视频免费观看| 国产福利在线观看精品| 亚洲av日韩av制服丝袜| 国内熟女少妇一线天| 久久香蕉国产线看观| 欧美国产日韩在线| 久久婷婷色综合老司机| 国产全黄a一级毛片| 亚洲黄色激情网站| 国产女人在线观看| 欧美色香蕉| 久草国产在线观看| 亚洲日本精品一区二区| 日韩av资源在线| 亚洲手机在线| 日韩精品久久无码中文字幕色欲| 91精品国产自产在线老师啪l| 9966国产精品视频| 国产剧情国内精品原创| 国产精品第一区在线观看| 亚洲成人精品| 欧美性精品| 18禁高潮出水呻吟娇喘蜜芽| 夜夜操天天摸| 中文字幕在线播放不卡| 无码日韩视频| 在线观看91精品国产剧情免费| 国产视频入口| 久久精品视频亚洲| 国产成人久久777777| 凹凸精品免费精品视频| 狠狠色成人综合首页| 99爱在线| 国产色婷婷| 亚洲欧美自拍中文| a网站在线观看| 国产产在线精品亚洲aavv| 亚洲日韩每日更新| 亚洲男人的天堂在线观看| 一级毛片网| 国产99精品久久| 色香蕉影院| 国产毛片一区| 高清不卡毛片| 国产午夜无码片在线观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