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紅星 孫博文
摘 要:在國家大力發展公共文化服務的框架下,黑龍江省經過多年的發展,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已經取得很大的進步。黑龍江省擁有獨特的文化優勢,不斷滿足人民大眾的文化需求,完善公共文化產品供給,實現文化供給與群眾需求的緊密結合,并且日益增加多種多樣的文化娛樂模式。但是現階段,由于黑龍江省的整體經濟水平還比較落后,公共文化服務各方面的保障做的還不完善,不但缺少資金以及公共文化服務保障,而且公民參與力度等都還不是很完善。針對于此,重要的是對黑龍江省公共文化服務體系進行了解,并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關鍵詞:基本公共服務;公共文化服務;文化服務體系
中圖分類號:G123? ? ? 文獻標志碼:A? ? ? 文章編號:1673-291X(2020)02-0044-02
一、黑龍江省公共文化服務現狀
從黨的十九大以來,黑龍江省根據《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開展工作,在公共文化服務建設方面取得了顯著的成效。從基礎設備設施方面看,黑龍江全省有博物館215個、圖書館108個、文化館(群藝館)148個、電影院218家、鄉鎮文化站900個、社區文化活動室1 487個、村級文化活動室7 298個、農家書屋10 040家、各類體育場地設施27 777個。從公共文化產品方面看,黑龍江省堅持走“親民路線”,面向廣大人民群眾,抓住群眾需求,立足于黑龍江自身獨特的文化優勢,打造屬于自己的文化產業,娛樂大眾,并且堅持“文化下鄉”政策,讓更多的民眾享受文化成果,縮小城鄉差距。在公共文化服務資金上,黑龍江省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16 361.6億元。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3 001.0億元,增長3.7%;第二產業增加值4 030.9億元,增長2.1%;第三產業增加值9 329.7億元,增長6.4%。黑龍江省不斷增加公共文化財政支出,擴大公共文化產業在國民中的比重。黑龍江省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在發展中取得了巨大的進步,各方面有了顯著的提升,人民的文化生活豐富多樣,娛樂設施完備,在全社會營造了良好的文化氛圍,讓人民共享改革發展成果。
二、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存在的問題
現階段而言,黑龍江省雖然在公共文化服務方面有了很大的改善,各方面有了不同影響,但是和其他省份比還是有很大的差距,在資金、公民參與的力度、人才稀缺以及公共文化服務法律保障方面等都有明顯的缺陷。
(一)公共文化服務資金不足
首先,就公共文化服務產品而言,它具有公益性質,這在很大的程度上就決定了政府對公共文化服務產品的提供是高成本、低回報的。并且公共文化服務建設并非是一朝一夕完成的,需要不斷進行資金等各方面的投入,這就對公共文化服務的專項資金有了一定的要求。其次,對于黑龍江省來說,經濟發展水平比較低、吸進外資的能力較差,整體的發展水平屬于全國較低水平線,這就決定了資金用于公共文化服務建設方面更是微乎其微。最后,公共文化服務屬于公益性服務,沒有直接的經濟效益,造成許多企業和社會組織不愿意進行資金的投入,這就使公共文化服務建設缺少了一定渠道的資金來源,沒有穩定的資金來源,在一定程度上就會制約公共文化服務建設。
(二)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機制不健全
公共文化服務不僅需要一定的資金來源,還要有法律法規保障機制的保護。但是就目前而言,黑龍江省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法律保障基礎相對薄弱,公共文化服務發展與相應的法律法規還不是很配套,如《非物質文化遺產法》、《著作權法》等都缺少相應的地方配套立法,并且對公共文化服務的產品種類、性質、目的、發展程度、監督評價以及行為規范等缺少詳細的法律規定,這就導致黑龍江省在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建設中缺少相應的標準,各市以及下屬縣對公共文化服務建設理解不到位,缺少相應的法律指導,沒有統一的法律標準,造成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不規范。
(三)公眾對公共文化服務參與積極性不高
公共文化服務的直接受益人是社會大眾,但是相對而言公民的參與積極性不是是很高。現在我們所能見到的就是公共廣場上的娛樂活動,一些基礎的娛樂如“廣場舞”,其他娛樂方式并不是很常見。首先,對于政府而言,公共文化服務宣傳力度不到位,民眾對于文化產品僅僅是停留在原始的消遣活動,還沒有意識到其他的娛樂方式,活動形式單一。其次,政府提供的公共文化服務并沒有和群眾相結合,沒有緊密連接群眾的需求,缺少群眾性的參與,普及層面不廣,造成大眾對公共文化服務的誤解。這種情況不僅存在城市,農村情況更為明顯,農村的發展較城市來說更為落后,公共文化設備基本處于老化或者閑置狀態,娛樂方式更是沒有。
(四)公共文化服務人才稀缺
黑龍江省由于地處偏遠,自然環境惡劣、經濟發展緩慢,造成近年來培養的人才外流現象嚴重,導致培養多年的“高、精、尖、專”拔尖人才留不住,文化創新型人才和發達省市相比明顯偏少。此外,在業務培訓方面存在著重視不夠、投入不足、師資匱乏以及教育培訓形式單一、渠道狹窄、層次較低、針對性不強等問題,致使文化隊伍整體素質難以得到持續有效的提高,這也成為制約黑龍江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瓶頸。
三、黑龍江省公共文化服務建設的主要對策
要解決黑龍江省公共服務體系存在的問題,要從公共文化服務資金供給、完善公共文化法規以及提升民眾對公共文化服務的參與力度和吸引人才等方面著手。
(一)加大公共文化服務資金投入力度
首先,加大財政政策對公共文化服務的資金供給。提升文化產業在財政撥款中的比重,優化財政支出結構,保證文化產業有固定的資金來源和資金金額,將公共文化服務建設所涉及的一系列費用列入到財政預算中。其次,引導企業對公共文化服務捐贈。公共文化服務的來源不僅需要財政方面的支持,還可以從多種方式吸引社會資金,政府可以通過減少稅收等一系列的優惠政策吸引企業投身到公共文化服務建設中,或者通過政府進行社會招標,實現公共文化服務建設公私合辦,這在一定程度上不僅可以減輕政府財政壓力,緩解了資金緊張等問題,同時通過企業合辦的方式,也為企業樹立了良好的形象,打造了良好的品牌效應和知名度,在全社會形成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在一定程度也拓寬了公共文化服務資金的來源渠道,穩定公共文化服務的資金來源,使公共文化服務發展具有長久效益。
(二)完善公共文化服務法律法規
2014年10月20日至23日,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第四次全體會議上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決定制定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促進基本公共文化服務標準,以保障法為突破口,努力實現中央和地方立法的協調推進[1]。因此,對于黑龍江省來說建立與公共文化服務體系配套的公共文化法律法規是必要的,是實現地方性法律法規與國家現行法律法規的和諧統一。基于此,黑龍江省制定了《公共圖書館條例》《公共文化服務設施應用管理條例》以及《博物館條例》等法律法規,從而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提供切實的法律保障[2]。
(三)提升公眾對公共文化的參與力度
首先,要進一步拓寬人民群眾參與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渠道,建立公眾參與平臺,廣泛通過報紙、網絡、電視以及政府網站等征求公眾的意見和建議,通過多媒體方式了解公眾對文化的需求,制定符合民眾需求的公共服務體系。其次,要加快文化資源共享工程建設的步伐,拓展基層公共服務網點的建設,實現城、縣、鄉、街道等公共文化服務網點的互聯。最后,應面向人民群眾廣泛征集文化資源,包括家風文化、歷史文化、紅色文化等等[3],使黑龍江省潛在的文化資源得到充分的挖掘和利用,為人民群眾提供更好的文化服務。黑龍江通過提供貼近群眾生活的多種多樣的文化產品,使更廣大的人民群眾參與到公共文化服務的建設和使用中,共享社會發展成果,提升群眾的綜合素質,在全社會營造良好的文化氛圍。
(四)建立專業人才保障機制
黑龍江省應該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建立優秀的公共文化人才隊伍保障機制,全力打造一支精干隊伍,為龍江文化事業大發展大繁榮提供堅實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首先,設立科學合理的公共文化服務人才的保障體系。黑龍江省與高校合作創辦各類拔尖人才的培養項目,形成有效的人才和基地實踐三位一體。其次,為引進高尖端人才制定相應優惠的引進人才政策,采取多種的招聘方式,開通綠色便捷通道,引進國內外有影響的高端人才,并在涉及個人利益方面的政策上給予優惠。最后,完善現有優秀公共服務人員的培訓機制。設立專門的培訓基地對相應的文化干部和專業人才進行不定期的培訓,通過相應的培訓和深造培養一批青年文化精英人才,為黑龍江省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一支具有豐富管理經驗和高深專業技能的高素質人才隊伍。
總之,黑龍江省公共文化服務已經取得了階段性進步,一個覆蓋城鄉、惠及全民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框架也在逐漸形成中。但是同時資金不足、公眾參與力度不夠、法律法規不完善以及高尖端人才稀缺等問題也十分明顯。因此,盡快完善黑龍江省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促進黑龍江文化服務體系與國家公共文化服務相接軌,促進黑龍江省整體文化軟實力提升也是迫在眉睫。
參考文獻:
[1]? 張永新.以制定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為突破口積極推進公共文化立法進程[J].中國行政管理,2015,(2):8.
[2]? 阮可.我國基本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標準研究[J].中國出版,2015,(6):11.
[3]? 王永明,夏忠臣.論黑龍江省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保障機制[J].知與行,2016,(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