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司昀 杜磊



摘 要:通過選取黑龍江省13個城市2016年的相關數據,運用基于因子分析模型的方法研究黑龍江省各城市的金融發展水平,并進行實證分析,最終得出結論:提升金融發展的時應注意具體不同城市有不同金融和經濟發展政策以協調平衡發展。最后根據不同城市所存在的問題,提出能提高和改善金融發展的具有針對性的建議。
關鍵詞:因子分析;金融發展;經濟發展
中圖分類號:F831.5? ? ? 文獻標志碼:A? ? ? 文章編號:1673-291X(2020)02-0151-03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發展的速度日益增快,金融資產范圍的擴大也很迅速,金融業的結構并時常被優化。在這樣快速發展的情況下,各城市的金融發展水平表現出明顯差異,金融資源配置的不均衡性日益加深以至于如何對黑龍江省各城市金融發展水平做一個綜合評價成為一個嶄新的課題。
伴隨著經濟全球化和互聯網技能不斷地快速成長,金融業在經濟生長中的地位及其在其中的作用愈來愈顯著。金融業發展到一定程度,更多的社會資源和金融服務將集中在某個特定領域。一旦形成金融集群,一個城市或地區的金融一體化水平就將直接關系到城市在區域城市體系中的功效和地位。之所以要對黑龍江省各地區市級層面數據進行實證研究,主要是想為各城市經濟發展提供支持。各地區城市經濟是國民經濟的基本單位,綜合配套功能齊全,包括第一、第二、第三產業的生產,流通、消費、配送等各個領域,這是一個經濟體系。各地區城市經濟是國民經濟的根基,各地區城市經濟的好壞直接影響著國民經濟的好壞。而在發展各地區城市經濟發展過程中,資金流動大致都存在很多很難解決的苦惱。其中包括各地區城市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對資金的必須需求;縣鎮資金分流嚴重,各地區的經濟資本正在加速供求競爭。因而,對黑龍江省各城市金融發展水平來進行綜合評價,對地區城市金融發展水平進行合適的評價,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評價指標的選取
影響各城市金融發展水平的因素很多。根據已經存在的結果,并且在指標選取后解析了黑龍江省城市金融發展水平中起到決定作用的指標,從城市生態環境、城市保險環境以及城市金融環境三個方面進行了指標的篩選,選擇了人均GDP、城市化進程、保費收入、本外幣存貸款余額等11個指標,構造了一個評價黑龍江省城市金融發展程度的體系,通過層次分析法來確認各層次的比重,并且運用所構造的體系對2016年黑龍江省13個城市的金融發展程度進行估測。為了表述方便列出表1,其中用X1—X11表示11個指標。
二、黑龍江省各城市金融發展水平實證分析
首先,根據初始變量的相關系數矩陣,運用主成分分析法,按照指定選取條件(特征根大于1)選取因子,選入3個公共因子,其累計方差貢獻率為90.125%。
其次,為了便于對各主因子載荷做出更合理的解釋,使其結果更加清晰,需要對初始載荷矩陣進行方差最大化正交旋轉。經由旋轉后的因子載荷矩陣得知,公共因子F1方差貢獻率最大,是61.482%,在X5(公共財政收入)、X6(保費收入)、X9(地區本外幣貸款余額)、X10(地區本外幣存款余額)、X11(金融業從業人數)上的載荷值較大,說明一個地區的經濟實力、財政狀況以及保費收入對金融發展水平的影響相對大。公共因子F2方差貢獻率是18.124%,X1(地區人均國民生產總值)、X3(城市化進程)、X7(保險密度)上的載荷值很大,所以F2說明了地區的人民生活水平和管理水平程度。公共因子F3方差貢獻率是10.519%,在X1(地區人均國民生產總值)、X7(保險密度)、X8(保險深度)上的載荷值很大,反映了一個地區的保險市場程度是否發達。
再次,計算因子得分,表2給出了SPSS軟件計算出的因子得分結果。
經由成分得分系數矩陣即表2成分得分系數的矩陣,通過用每個因子在每個可觀察變量上的得分數值為系數,建設出每個因子的得分。
因子得分函數為:Fi=βi11X1+βi2X2+…+βipXp
從上述公式可以得出各因子的得分計算公式:
F1=0.09X1+0.065X2-0.062X3+0.141X4+0.147X5+0.146X6+0.081X7-0.006X8+0.142X9+0.145X10+0.146X11
F2=0.208X1-0.392X2+0.374X3-0.119X4+0.036X5+0.034X6+0.370X7-0.100X8+0.011X9+0.030X10-0.002X11
F3=0.373X1-0.050X2-0.248X3-0.097X4-0.025X5-0.075X6+0.185X7+0.759X8-0.161X9-0.083X10+0.046X11
最后,根據上述模型可以得出每個因子的得分情況,再以各因子成分所對應的方差貢獻率為權重進行加權求和得到13個城市各地區綜合評價得分F,即
F=0.6822F1+0.2011F2+0.1167F3
根據上述公式計算,對黑龍江省2016年各城市金融發展水平進行綜合評價。由表2我們可以得出黑龍江省各市金融發展綜合評價得分。哈爾濱市、大慶市、佳木斯市、牡丹江市、鶴崗市在綜合得分排名的評價中位列前五。綜合因子的得分相對很大,其中超過十個地區的分值為負,這也可以得出黑龍江省的整體金融機構不健全、金融發展緩慢、各地區金融發展水平有很大的差距。哈爾濱市在公共因子F1上的數值較高,與平均值相比有2分左右的差距,這也間接反映了哈爾濱市的經濟水平、保險發展以及財政狀況發展趨勢健康。哈爾濱市憑借其獨特地理位置優越、豐富的資源,而且主要的是省會城市,而使得經濟增長速度逐年上漲、事態良好。當然也有部分地區的分值略低。以鶴崗市為代表,其經濟發展過程中存在著明顯的問題,需要加以完善。大慶市、大興安嶺市、鶴崗市在公共因子F2上的分數較高,間接體現了這三個城市地區管理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較高。而黑河市、齊齊哈爾市、牡丹江市的分數較低,城市管理水平目前還有待提高。鶴崗市、雞西市在公共因子F3的數值較高,體現了其人民生活水平的穩定和保險市場程度的發達。而七臺河、伊春、綏化等市分數較低,應該提高保險的普及率。2016年金融發展水平綜合得分排名前三的是哈爾濱市、大慶市、佳木斯市。綜合得分大于0的城市是哈爾濱市和大慶市,這兩個城市的三個公因子得分有正有負。其他11個城市綜合得分均為負,水平較低。由此可見,黑龍江省域內金融發展是非常不平衡地,哈爾濱市是省會城市,憑借它自身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集聚了大量的社會金融資源,遠遠超過了位居第二的大慶市,占據了絕對優勢。其綜合得分均值為1.97>1,表明哈爾濱市除了滿足自身經濟發展所需資金之外,還可以輻射給周邊其他城市。大慶市的綜合得分數值大于0.5,表明金融發展較好。其他11個城市得分均小于0,說明其金融發展的外源性融資需求傾向很高。綜合得分較高的地區,其經濟實力和保險市場的得分都較高,表明金融發展水平的高和低與經濟發展實力還有保險市場的發達程度息息相關,金融業的發展需要完善的保險市場機構和經濟水平的支撐。
三、結論與政策建議
本文選取了黑龍江省13個城市2016年的相關數據,通過選取適當地指標,運用基于因子分析的模型測算了黑龍江省2016年各城市的金融發展水平,并得出了如下的結論:第一,黑龍江省各城市金融發展水平差異明顯,省會城市哈爾濱的綜合評分較高與位居第二的大慶市相差太遠。第二,黑龍江省各城市經濟,第一、二、三產業以及財政收支,保險方面存在較大差異。第三,經濟發展水平是影響一個城市金融發展水平的重要因素,若是其基礎設施越完美,并且經濟發展水平愈高,金融發展水平也就自然而然會愈來愈高。因此在提升金融發展的時候要注意具體不同城市有不同金融,經濟發展政策,努力協調平衡發展。
通過以上的研究分析,發現金融的發展水平主要受保費收入和財政收入的影響,為了促進地區金融發展,縮小各地區之間的差異,我們要共同助力于黑龍江省的經濟建設;而人才一直是提高黑龍江省各地區金融發展水平的重要影響因素之一,目前黑龍江省高端金融行業人才缺乏,更要注意復合型人才的培養;金融方面的創新對黑龍江省各地區金融發展水平提升是有著很重要且深遠的影響的。金融創新包括體制改革、制度創新、業務拓展和金融產品創新等諸多方面;政府應該從國家利益出發,不斷完善相關法律的細則,建立完善的創新體系和良好的政策和法律環境;一個省份一個地區的金融發展水平程度和當地政府的監管是離不開的,在國內,政府監管對金融行業發展的影響更大,有個別研究表明,政府監管政策對金融發展水平高低的影響很大,即金融發展水平高低與政府監管密切相關,需要更加重視。
參考文獻:
[1]? Goldsmith R.Financial Structure and Development[M].The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1969.
[2]? Herder N,Hodler R,Lobsiger M.What Determines Financial Development? Culture,Institutions or Trade[J].Review of World Economics,2008,144(3):558-587.
[3]? Antzoulatos A,Panopulou E,Tsoumas C.Financial System Converge?[J].Review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2011,19(1):122-136.
[4]? Mustafa Ismihan,Gulcin Ozkan.Public Debt and Financial Development:A Theoretical Exploration[J].Economic Letters,2012,14(1):111-121.
[5]? Martin M,Demirgl-Kunt A,Feyen E.Benchmarking Financial Systems Around the World[J].The World Bank Economy Review,2012,144(3):558-587.
[6]? 曾冰.我國區域金融發展與經濟斂散性分析—基于省級面板數據[J].經濟問題探索,2015,(8):134-141.
[7]? 耿良.我國區域金融與區域經濟發展的空間分析[J].河北經貿大學學報,2015,(6):104-108.
[8]? 張成思,劉貫春.經濟增長進程中金融結構的邊際效應演化分析[J].經濟研究,2015,(12):84-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