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威

摘? ?要:無人機從誕生以來的單一軍事用途向現在的多用途、多方向發展。文章通過分析消費級、工業級和軍用無人機發展現狀,結合軍事后勤保障特點,概述了無人機在戰場物資投送、戰場醫療救護和軍事裝備器材維修的應用方式。
關鍵詞:無人機;軍事;后勤保障
無人機(Unmanned Aerial Vehicle,UAV)是利用無線電遙控設備和自備的程序控制裝置操縱的不載人飛機。無人機最初在20世紀20年代誕生于軍事領域,作為訓練時使用的靶機。經過近一個世紀的發展,無人機已在影視航拍、農業植保、災情檢測、災后救援、航空測繪、森林防火、安保設防、管道巡檢、地質勘探、海洋海事和交通管制等領域有著廣泛的應用。隨著科學的發展和技術的進步,未來軍事戰爭將以智能化武器裝備為載體,在陸、海、空、天、電、網等多維領域展開。戰爭形態發生轉變,為適應現代戰爭要求,軍事后勤保障也將走向智能化、無人化。積極探索無人機在軍事后勤保障方面的應用已經成為一個重要的研究方向。
1? ? 我國無人機發展現狀
無人機按類型可以分為消費級無人機和工業級無人機。按照應用領域,無人機可以分為軍用和民用。按照技術特征分類,包括固定翼無人機、多旋翼無人機、無人直升機和復合翼無人機等。隨著以航拍無人機為代表的消費級無人機的持續火熱以及農業植保、物流等工業級無人機領域市場的爆發,中國無人機市場規模實現了突破式增長,整體市場規模達到112億元,同比增長98.2%[1]。2018年,中國消費級無人機銷量占比88.0%,工業級無人機銷量占比12%,消費級無人機市場銷售額占比為45.7%,工業級無人機市場銷售額占比54.3%。從市場上來看,消費級無人機市場已經日趨飽和。但是工業級無人機市場仍處于快速上升的趨勢,雖然植保等特定領域的工業無人機領域也已經完全飽和,但是新的領域在持續開發,例如環保應用、水利防汛、海岸線測量、農業普查、林業防災防治等。工信部發布《工業和信息化部關于促進和規范民用無人機制造業發展的指導意見》指出:到2020年,民用無人機產業持續快速發展,產值達到600億元,年均增速40%以上。到2025年,民用無人機產值達到1 800億元,年均增速25%以上。無論是在產業規模、技術水平還有企業實力等方面,我國無人機產業持續保持國際領先水平,未來我國將建立、健全民用無人機標準、檢測認證體系及產業體系,實現民用無人機安全可控和良性發展。此外,軍用無人機的生產與研發也在近幾年得到了很大的發展,科研院所和軍工企業在軍用無人機上的投入也在逐年增加。中國無人機行業結構如圖1所示。
1.1? 消費級無人機發展現狀
我國消費級無人機市場主要企業有深圳大疆公司、零度智控和億航智能等。從現狀及長遠發展來看,成立于2006年的深圳大疆公司將繼續主導消費級無人機市場,從各種價位的無人機到附加載荷,再到軟件開發,是無人機采購的主導品牌,所占全球市場份額為74%。大疆公司的主導地位在很大程度上歸功于其積極的產品開發、技術進步和企業渠道合作伙伴的發展。億航智能于2019年12月正式在納斯達克掛牌上市,意味著億航智能成為“全球無人機第一股”。國內消費級無人機將在未來呈現3大走向:能開發出特殊應用場景的企業將會進一步受到市場青睞;功能智能化升級以及形成有效消費體驗的無人機將贏得消費者的廣泛認可;更多的企業從消費級轉向工業級。
1.2? 工業級無人機發展現狀
近些年來,無人機產業的快速發展無疑是第4次工業革命強有力的印證,并且被納入“中國制造2025計劃”。這場數字革命將會融合各類技術并徹底改變人們生活、工作、出行和社交的方式。通過高度自動化、人工智能化的系統控制和管理,無人機逐步融入現代航空工業體系將會成為一個不爭的事實。與此同時,得益于大規模工業標準化、模塊化的設計和生產,無人機的制造和使用成本會進一步降低并且能根據特定的應用場景進行組裝和改裝來滿足用戶的各類需要。在此背景下,工業級無人機得到了大眾的廣泛關注,但受制于行業技術的發展水平,目前,各行業市場規模仍有待進一步開拓。據統計,2018年,工業無人機專利數量達1 208件。同年大疆公司發布了Phantom 4 RTK和Mavic 2 enterprise兩個面向工業用戶的新系列企業產品。當前,除了交通運輸體系領域,在氣象監測、森林滅火等多領域都應用到了工業級無人機。
1.3? 軍用無人機發展現狀
縱觀現有幾款享譽全球的無人機型號,很多是出自我國的軍工企業或者軍民合辦企業,說明我國的軍用無人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研發和制造能力。2018年年初,中國空軍后勤部探索建立軍民聯合無人機補給模式,聯合順豐集團在云南、陜西兩地成功完成無人機聯合補給演練,這是中國空軍首次聯合民間企業運用無人機共同完成的遠程補給作業。我國軍用無人機需求總額將由2013年的5.7億美元增至2022年的20億美元,需求總額將達到120億美元,約占10年無人機支出總額的89.6%,10年復合增長15%。以中國航天空氣動力技術研究院為代表的一批軍工企業已具備了大型復雜無人機系統的研發基礎,擁有專業方向齊全、工程經驗豐富的研制隊伍,形成了一定規模的無人機產業鏈。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先后研制并成功向市場推出了多型彩虹無人機系統產品,其中小型超近程無人機系統,包括CH-801,CH-802等,在國內軍用市場占據重要地位;中近程無人機系統,包括CH-1,CH-2和CH-3等,形成批量出口規模;中高空長航時無人機系統,包括CH-4,CH-5等,具備察打一體能力,其綜合作戰效能在國內外同類型產品中處于領先;同時在臨近空間長駐留無人機、極低空高速無人機和新概念無人機等多個技術發展領域也確立了專業優勢。
2? ? 無人機在軍事后勤保障領域的應用
2015年3月12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解放軍代表團全體會議上,第一次明確提出把軍民融合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無人機無疑將會是軍民融合戰略的絕佳典范,戰爭和軍隊現代化建設長期以來一直是高新技術研發和生產的催化劑。以軍用無人機為代表的現代智能化技術強調信息主導、智能決策、系統集成和高效快捷,契合了未來軍事后勤保障“需求實時感知,資源可視掌控,系統快速響應,遠程立體投送,精確快速配送”的特點和要求,對于推進軍事后勤保障模式改革具有重要促進作用,無人機在不同場景下的軍事應用將在現代戰爭中扮演不可替代的角色。
2.1? 無人機在戰場物資投送中的應用
現代戰爭軍事瞬息萬變,局部對于整體的影響作用尤為突出。無人機投送針對現代戰爭戰場分布“點多、線長、面廣”的特點,在戰略、戰役和戰術層面上都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在投送的物資類型上,涵蓋了武器彈藥、野營裝備器材、給養消耗品和急救藥品等。在戰略戰役層面上,利用大型固定翼無人機向擔負作戰任務的部隊投送大批量的裝備物資器材,以滿足戰場的緊急需要;在戰術層面上,利用中小型無人機為執行前出偵察、敵后滲透等任務的部隊實施精準投送,確保任務的順利完成。
2.2? 無人機在戰場醫療救護中的應用
在作戰衛生勤務學中的戰場救護方面,現代無人機可以做到多批次快速后送,避免了傳統戰場醫療救護中的救護車輛調配難度大、受地形環境制約多等問題。傳統的戰場救護依托人力和大型裝備,容易受到戰場因素制約,如道路中斷,不能及時進入災區,從而錯過了救援的黃金時期。傷員后送無人機具有垂直起降、機動性強等優點,可以突破災害現場環境、交通情況、地形地貌、力量部署和場地等局限,實現精準“點對點”傷員后送,替代救援人員將傷員快速后送至戰場以外的專業救治機構,減少救援人員的傷亡以及傷員的二次傷害,大大提高了救援工作的靈活性、快速性、精準性和高效性[2]。
2.3? 無人機在軍事裝備器材維修中的應用
軍事裝備器材的損耗,將隨著戰爭的進程愈發突出,特別是現代戰爭條件下,強對抗性和高密度地使用,將維修擺在了一個關鍵的位置上。在傳統的軍事裝備器材維修過程中,往往會提前預測可能耗損的裝備零部件并提前攜帶,但預測與實際情況往往存在很大偏差。現代無人機可根據戰場實時反饋的備件需求,從倉庫調撥并完成配送,并且可以根據備件的尺寸等信息選擇適合大小的無人機類型,最大限度地節省了戰場資源。如果遇有裝備器材損壞較為嚴重的情況,無人機則可以最快速地運送到后方維修基地并在維修完成后第一時間投送戰場。
3? ? 結語
消費級無人機、工業級無人機和軍用無人機的發展現狀說明了,無論是在生產還是研發環節,我國的科研院所、軍工企業和民營企業都具備了厚實的基礎和強力的后勁,同時也為無人機在軍事后勤領域的應用提供了有力的支撐。無人機在物資投送、醫療救護和裝備器材維修等場景中,能夠大展拳腳,發揮優勢,從而進一步轉化戰場有利條件。現代無人機將在軍事后勤保障模式改革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參考文獻]
[1]陳永燦.無人機成為中國產業發展熱詞[J].機器人產業,2019(4):34-37.
[2]苑英海,秦曉麗,安慰寧,等.傷員后送無人機的研究現狀與發展趨勢[J].醫療衛生裝備,2017(2):104-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