佟逸夫
[摘 要] 中俄雙邊關系一直是我國對外經濟交流的重要項目,“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后,中國同俄羅斯的貿易合作步入了空前緊密的階段。黑龍江省作為我國與俄羅斯相鄰最近,貿易交流最為頻繁的地區,是我國推動東北地區發展,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的重點地區,在與俄羅斯的經貿交流中起著不可或缺的作用。口岸是一個國家對外交往的前沿,更是財政預算收入的重要來源,其地位和作用越來越受到重視。黑龍江省地理位置條件優越,是我國向北開放的重要窗口,在對俄邊境口岸建設進程中享有天然優勢和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
[關鍵詞] 黑龍江省;邊境口岸;貿易政策;中俄貿易
[中圖分類號] F470[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009-6043(2020)03-0011-03
中國同俄羅斯在地理位置上緊密相連,在近幾年來,雙邊協作關系邁入穩固發展的新階段,中國同俄國在政治、經濟、科技和文化等眾多領域積極合作。黑龍江省處于我國最北方的位置,是我國向北開放國門對外發展經濟的重要窗口。新剛剛中國成立時,黑龍江省進出口的總額僅僅只有2億元人民幣,后來因為獨特的地理位置——中國最北端,成為中國同俄羅斯進出口的重要窗口,改革開放以來,黑龍江省進出口總額增長800多倍,占全國對俄羅斯進出口總額的20%。從地理區位條件來看,黑龍江省是連接俄羅斯、歐洲和東北亞地區的重要交通紐帶。黑龍江省與俄邊境線長達3045公里,其中包含2300公里是有界的江河長度,由于這種有利的水路和陸路交通條件,現已開放25個一類口岸。包括河、路、空、鐵各個方面。這一舉動無疑最大程度的帶動了黑俄雙邊的貿易發展。據統計,到2019年初,中國國務院已經批復了包括通江鐵路口岸和黑瞎子島客運口岸在內的17個黑龍江省對俄羅斯的邊境口岸。單是今年上半年的黑龍江省口岸運貨量就已經達到了2700多萬噸,同比增長16.8%這一數字是非常驚人的。
一、黑龍江省對俄邊境口岸貿易現狀的SWOT分析
(一)優勢分析(strengths)
1.資源優勢。兩國建交多年來取得如此巨大的貿易量與兩國的豐富資源有著不可分割的關系。隨著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經濟發展一場迅猛,一改原來落后的面貌,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俄羅斯也一直保持優勢,穩步向前發展。兩國的快速發展必然離不開大量的能源和自然資源的需求,單靠本國的資源種類畢竟不全面。而中國和俄羅斯又是緊緊相鄰,在中國和俄羅斯的邊境線中,黑龍江省同俄羅斯的邊境線占75%。黑龍江省有25個開放口岸,其中17個是邊境口岸。如此得天獨厚的便利條件,決定了黑龍江省同俄羅斯必然有大量的能源和自然資源的貿易往來。據了解,2018年一年,中國同俄羅斯的貿易額突破新高,已經超過了1000億美元。在這樣兩國快速發展的大背景下,中俄兩國將進一步擴大這種貿易往來,預計在2025年,貿易總額將會翻倍。中國從俄羅斯進口的貨物種類繁多,涵蓋了石油、天然氣、木材以及各種礦產品等。黑龍江省擁有大小興安嶺,礦產資源種類十分繁多,分布廣泛,而且優勢礦產資源相當明顯。根據全國礦產資源儲量通報統計,我國黑龍江省的礦產資源在全國礦產資源前10位的有51種,最具代表性的有石油、石墨、水泥、火山灰等大量礦產。這些礦產是國家生產必須的原料,具有很大的資源優勢,是帶動黑龍江省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影響因素。
2.產業互補優勢。黑龍江省同俄羅斯有很高的經濟優勢,兩地的產業互補性很強,并且成分應用兩地的特點,形成互助模式。黑龍江省在今天仍是中國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的重點地區。對于資源的工業加工能力一直保持著規模大、能力強的優勢。同時,中國近幾年來也不斷出臺相關的幫扶政策,黑龍江省正在逐步形成多個特色高新將技術產業與傳統工業相結合的局面。一方面黑龍江省擅于加工原始材料,另一方面,黑龍江省的發展也需要大量的能源和原料的資源支持。而地大物博的俄羅斯正好擁有豐富的能源和原材料。兩地在產業結構上自然而然的形成了牢固的互補效應。這種效應在未來將進一步促進黑俄雙邊貿易,這也為日后邊境口岸經貿合作轉型升級奠定了扎實的基礎。經過“十五”期間的集中擴能改造,如今已建成南北2個站場,年綜合運輸能力超過一千萬噸。在對俄邊境口岸貿易中,黑龍江省對俄出口主要是以初級產品和輕工業產品為主,其中,工業制成品超過7成。
3.生產要素流動優勢。黑龍江省擁有較為豐富的勞動密集型產品,如鞋類、紡織品、服裝等,所以每年都對俄羅斯大量出口此類產品;而對于資源密集型類的產品,如原油、原木、紙漿等,黑龍江省則較為匱乏,每年需從俄羅斯大量進口以滿足地區經濟發展的需求。因此,根據國際生產要素流動理論,黑龍江省應加大口岸建設力度,同時與俄羅斯建立良好的貿易往來關系,該舉措有利于促使商品、資本、技術等要素在遵循市場機制原則與規定的基礎上實現國際優化配置。
(二)劣勢分析(weaknesses)
1.合作規模較小。雖然黑龍江省同俄羅斯的多邊合作規模一直都在穩步擴大當中,但就兩國的資源交換和經濟發展的需要來說,僅靠黑龍江省和俄羅斯的25個口岸開展經貿合作,規模仍然較小,合作的層次還停留在較低的階段,在貿易活動進行中仍然缺乏支柱性的產業。在目前,邊境口岸的雙邊貿易主要是一般貿易和邊境小額貿易等。現有的兩地資源和工業優勢還沒有完全發揮出來,地理區位優勢要轉化為促進黑龍江省對俄羅斯的邊境口岸轉型升級的的發展優勢還需要一定的時間。
2.進出口商品結構不合理。在出口方面,黑龍江省對俄羅斯的進出口商品存在“一家獨大”的特點。在眾多黑龍江省對俄邊境口岸出口商品中,機電產品占額過于龐大,且增長速度驚人。2018年黑龍江省對俄邊境口岸對俄出口商品中機電產品出口額達34億美元,而其他類型的出口商品諸如家具及其零件、箱包及類似容器以及塑料制品等,雖然也有快速增長的趨勢,但出口規模要遠遠小于機電產品,難以成為出口商品創收的決定性力量。
在進口方面,黑龍江省從俄國進口的能源和原料的進口額在近幾年來呈現下降的趨勢。主要原因是,中國方面出臺的政策影響。近幾年來,隨著中國積極響應聯合國節能減排的號召,出臺了一系列關于綠色經濟等的政策。而黑龍江省原有的從俄羅斯進口的那些附加值和加工程度較低的能源以及原材料的數量得到了制約。此外,黑龍江省的高端科技產業仍處于發展階段,在對俄進出口的商品中缺乏高尖端科技產品及其副產品。因此,盡管黑龍江省對俄的進口額很高,但是在產品結構上比較單一,這對于對俄邊境口岸經貿合作轉型產生了不利的影響。
3.對俄貿易模式缺少。黑龍江省對俄羅斯的貿易方式主要分為一般貿易、邊境小額貿易和邊境旅游商品貿易等。基于2019年的數據顯示:黑龍江省對俄邊境貿易額占全年進出口總額的72.6%,邊境小額貿易額占20.7%,其他貿易方式占比低于10%。一般貿易盛行,其他貿易稀缺的情況比較嚴重。雖然“兩區一庫”倉儲和保稅監管場所進出境貨物等貿易方式的進出口額有增漲的趨勢,但還是難以與一般貿易相抗衡。此外,值得注意的一點是:易貨貿易、免稅外匯兩種貿易方式在2019年的進出口額為零。這表明黑龍江省對于俄羅斯的進出口貿易模式較少,缺乏多元化的貿易模式,且兩極分化比較明顯。
4.法律法規不完善。近年來,隨著中俄政治、經濟關系的新推進,黑龍江省在對俄邊境口岸建設和經濟貿易發展中取得了明顯的成效,但依然存在著相關法律規定不完善的問題,為保證“中蒙俄經濟走廊”構建的順利推進,當務之急應加快完善黑龍江省對俄邊境貿易法律法規。在政策投資方面,黑龍江省政府對邊境口岸的投入力度也明顯不足,許多口岸的基礎設施水平落后,通貨能力水平較低,難以滿足近年來中俄兩國持續增長的貿易流量需求。
(三)機遇分析(opportunities)
1.俄羅斯貿易國際化擴大。中俄政治外交的全面合作,促進了中俄雙邊經濟貿易的迅速發展。黑龍江省也主動響應中央政府提出的一系列政策號召,積極參與“一帶一路”計劃和“中蒙俄經濟走廊”建設,制定了多項鼓勵性和優惠性政策措施,為對俄貿易發展提供了有利的政策環境。與此同時,在“一帶一路”戰略引導下,俄羅斯方也出臺了相關政策,與中方合作密切,在中俄經貿合作通道建設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例如,為解決冬季水路運輸困難的問題,還先后建成了黑河口岸、同江口岸、蘿北口岸浮箱固冰通道,極大地提高了口岸的通關能力和年綜合運輸量。
俄羅斯方面按照原有承諾,在未來將會進一步促進雙邊商品貿易交流,擴大投資領域,降低商品關稅。其中,對于黑龍江向俄羅斯出口的最主要的,也是數額最大的機電產品以及比較重要的勞動密集型產品的關稅將會實現較為大規模的降低。黑龍江省需要抓住這有利于實現對俄邊境口岸轉型的一次機會。同時,由于WTO的規則約束,俄羅斯的經貿交流行為越來越趨于規范和透明。俄羅斯方面將會充分尊重國際上的正規海關估價、商品檢驗檢疫及原產地規定,在對于我國黑龍江省的出口商品一改往年,實行一視同仁的態度,盡可能避免歧視待遇的問題。解決了這一重大問題,黑龍江省在與俄羅斯進行商品貿易時就會避免很多貿易糾紛,提高效率和質量,同時進一步促進兩地合作友好關系。
2.俄羅斯貿易需求。早在2013年上半年。俄羅斯總統就已經批準《俄遠東和貝加爾地區社會經濟發展國家規劃》。這一積極的規劃表明,俄羅斯將在2013年以后對遠東以及貝加爾地區進行大規模的資源開發,這兩個地區的資源非常豐富,可利用價值高。這對黑龍江省來說無疑是一個有利的機遇。黑龍江省的政府以及民間企業可以在遠東和貝加爾地區投資、建立工廠,利用俄羅斯的政策優勢和豐富的自然資源快速發展。還可以考慮購買當地相關國有企業債券,在享受新政策帶來的紅利的同時也能幫助俄羅斯加快推進政策落實與發展。既能給俄羅斯提供資金上的支持,又能抓住投資機會,相輔相成,實現共贏。
3.“一帶一路”倡議。“一帶一路”倡議是不得不提的對于黑龍江省同俄羅斯多邊合作的有利政策。近年來,在“一帶一路”政策的強大支持下,黑龍江省全面加快推進對于俄羅斯商品貿易方面的全方位對外開放,努力將自身打造成對俄羅斯及東北亞區域合作的中心樞紐,建設中國向北開放的重要窗口。俄羅斯是黑龍江省“一帶一路”政策的重要支持國家。據2019年數據顯示,黑俄進出口貿易總值超過1200億元,成為黑龍江省“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中占比絕大多數的重要合作國家。其中,對俄出口100億元,增長34.1%;自俄進口1170.7億元,增長2.1%。
(四)威脅分析(threats)
1.歷史遺留問題。受歷史遺留問題影響,以及近年來西方社會不斷彌漫的“中國威脅論”,俄羅斯在與中國進行經濟貿易合作活動時,難免會擔心本國利益受損,故而在與中國開展各項合作項目時會存在一定的戒備心理。此外,俄遠東地區的領土屬權問題,也令俄羅斯在中俄經貿合作中整體表現出的積極性并不是很高,最為直接的體現便是俄羅斯對兩國邊境口岸建設的投入熱情不高,一些重要的邊境口岸基礎設施項目建建停停,進程十分緩慢,無法與中國快速發展的鐵路和公路設施相對接。由于中俄貿易政策的不對等以及俄方政策的不斷調整變動,加上俄羅斯的灰色清關等問題,都會增加黑龍江省對俄貿易投資的風險,如2017年中國人民大學發布的《“一帶一路”能源資源投資政治風險評估報告》中就明確指出俄羅斯的投資風險由“較低風險”變為“中等風險”,這在一定程度上而言打擊了中方政府的政策支持積極性,同時,俄方政府始終存有的防備心理也令中俄經貿合作未來更進一步的深入發展面臨較大的阻力,不利于黑龍江省邊境口岸充分發揮對“中蒙俄經濟走廊”建設的積極作用。
2.俄羅斯國際印象問題。俄羅斯的國際印象問題一直以來都是影響黑龍江省同俄羅斯雙邊貿易的不可忽視的威脅。在俄羅斯現有的外資政策中,存在著一定程度的涉及歧視和不透明的問題,這樣的問題會對對俄投資者的積極性造成嚴重的影響。另一個嚴峻的問題是,俄羅斯的官僚機構中,貪污腐敗的現象比較嚴重。根據《2018年全球清廉指數報告》的數據,俄羅斯的行賄指數全球最高。官員內部冗員居多,腐敗之風盛行。
二、黑龍江省對俄邊境口岸發展對策
(一)政府政策支持
首先,中央政府應為黑龍江省對俄邊境口岸地區的經濟發展創造積極有利的條件,通過制定合理的經貿政策、稅收政策、金融服務政策等引導邊境口岸地區經濟的有序發展。其次,當地政府和企業也應積極的培育和引進專業化的口岸建設發展相關人才,通過開展學術交流會議,專家洽談會等方式提高口岸建設人才的專業素質。同時,還應積極借鑒國內邊境口岸成功的建設發展經驗,結合黑龍江省對俄經濟貿易實際情況,完善相應的產業結構,提高邊境口岸的自主生產與創新能力,出充分貫徹落實“出口抓加工、進口抓落地”口岸建設理念,促進口岸產業經濟發展。邊貿企業作為黑龍江省對俄經濟貿易活動的主體,是邊境口岸建設發展的最終獲益者。因此,黑龍江省政府還應鼓勵邊貿企業積極參與口岸經濟的建設發展,充分發揮自身在對俄邊境貿易方面的優勢,不斷加深對俄經貿轉型與全方位的合作交流,帶動地區經濟的快速增長。
(二)投資力度加大
目前黑龍江省對俄邊境口岸在建設過程中目前,黑龍江省對俄邊境口岸在建設過程中普遍面臨著投資力度不足的困境,這一類問題影響了邊境口岸基礎設施建設的速度,對貿易活動的進行也起到了消極的作用。對此,黑龍江省政府應對這一問題予以度重視,積極爭取國家優惠政策,相應號召。借助于“中蒙俄經濟走廊”的戰略機遇加大投資力度,努力培育地方有代表性的企業,扶持中小型企業發展,促進邊境口岸整體經濟發展水平的提升。
(三)擴大人才培養力度
“一帶一路”戰略提出打造中蒙俄經濟走廊,在優良政策的支持下,培養高素質的國際化貿易人才是推進黑龍江省同俄羅斯商品貿易的關鍵。涉及到對外交流的企業,要與其他國家的優秀企業展開合作,實現共贏,就需要大量的專業的高素質型人才。我國的國際貿易人才培養較西方國家來說,還處于初級階段。近年來,我國在“一帶一路”建設中明確指出要培養多層次、寬領域、復合型國際貿易人才、在目前階段,我國還有許多值得努力之處,相對于比較傳統教育理念下的人才培養機制難以滿足黑龍江省口岸建設對復合型人才的多元化需求。對于黑龍江省同俄羅斯的貿易交流中的人才缺口還是比較大,不能為進一步的合作轉型提供強有力的支持。
三、結論
隨著世界經濟一體化的趨勢越來越明顯,在“一帶一路”的政策支持下,黑龍江省同俄羅斯的雙邊貿易發展飛速。許多產業互補等方面也取得了可人的成績。但是中俄雙邊貿易仍在發展階段,依然面臨著合作規模小,商品結構不合理等問題。要想進一步加快推進黑俄雙邊貿易,就要抓住政策機遇,拉動投資,擴大人才培養。黑龍江省作為中俄兩國經濟交流的重要樞紐,要擔當起交流與互助的責任,在兩國政府高度重視雙邊經貿合作的大環境下,進一步加強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和睦鄰友好關系,使黑龍江省對俄邊境口岸經貿合作取得較快發展,成為拉動黑龍江省經濟增長的重要力量。
[參考文獻]
[1]Damba G. Mongolian Mineral Products and Issues of International Trade[J].Inner Asia.2014,16(2):301-313
[2]Guo X.New Progress in Economic and Trade Cooperation between China and Russia and the Future Development Trend[J]. Academic Journal of Russian Studies.2016,33(4):19-21
[3]Gribra.Revolution and the People in Russia and China:A Comparative History[J].Journal of Chinese Political Science.2010(2):152
[4]李曉西,林永生.改革開放40年的中國市場經濟發展[J].全球化,2017(7):33-36.
[5]王海燕.“一帶一路”視域下中蒙俄經濟走廊建設的機制保障與實施路徑[J].華東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6(5):112-118.
[6]孫大衛.東北三省抱團打造升級版中蒙俄經濟走廊[N].遼寧日報,2015-05-12(T02).
[責任編輯:潘洪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