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華睿
【摘要】骨關節炎會受到多種因素作用,合有年齡、性別以及環境因素等。過去的一段時間內,對骨關節炎的流行病學調查表明骨關節炎的患病率存在差異較大,總體呈現提升的趨勢。退行性關節病與退行性關節炎對臨床患者的生活質量以及預后影響較大,所以對骨關節炎的研究十分重要。為此本文依據前人的研究文獻,對于國人的骨關節炎流行病學Mata開展分析。
【關鍵詞】骨關節炎;流行病學;Meta分析
引言
1.1文獻檢索
本文分別以“OA”、“degenerative arthritis”、“骨關節炎”等作為關鍵詞,采用聯機檢索的模式收集相關的文獻,之后采用手工的模式對于原文進行檢索。
1.2文獻的納入標準
為適應于本文研究的需求,避免誤差過大,本文的納入標準為,病例的收集都是基于實地考察,研究基于人群而不是自愿者,具有明確的診斷標準與樣本信息。如果具有多個研究基于同一個群體,僅僅納入報道較為詳細的研究。所有納入的文獻都采用同—個診斷標準,如果不能從文獻與作者處獲取足夠的信息,例如樣本量與患病率,需要排除這一文獻。
1.3質量評價
本文通過AHRQ建議的橫斷面/患病率研究質量表,對于納入的文獻質量進行評價。質量評價由3位研究人員獨立的開展,如果2名或3名研究人員達成一致,則文獻就被納入到Meta分析。質量評價的同時納入到文獻數量提取,并計算其具有的誤差。
1.4統計學處理
本文采用comprehensive Meta-Analysis統計軟件開展數據的分析,輸入數據的時候開展的雙人核對與確定準確。計數資料采取先相對危險度來表示,計量資料采用的為加權均數差表示,兩者都給出95%的置信區域,檢驗水準為a=0.05,p<0.05作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各個研究的異質性檢驗采用的是I2檢驗,25%、50%和75%分別被定義為低度、中度與高度的異質性。無統計學異質性的時候采用固定效應模型分析。如果存在統計學異質性,需要分析產生異質性的原因,例如方法學異質性、臨床異質性,采用隨機效應模型開展具體的數據分析。
2.1檢索結果
本文一共檢索得到106篇英文文獻以及184篇的中文文獻,依據納入與排除的標準,排除內部具有的重復文獻,最后獲取57篇文獻被納入做系統綜述與Meta分析。
2.2膝關節骨關節炎患病率的Meta分析
對于納入標準的全部膝關節骨關節炎文獻分析,因為異質性比較高,在99.624,采用隨機效應模型,合并后的膝關節骨關節炎的患病率為18.3%,95%CI:14.8%-22.3%。將質量評分作為解釋變量,我們進行Meta回歸分析解釋高異質性,斜率與截距點估計值分別是0.019(95%CI:0.013-0.024)與-1.612(95%CI:-0.502-1.715)。
2.3膝關節骨關節炎患病率分析
依據男性與女性分別計算合并膝關節骨關節炎的患病率,男性移動為53220名,供含有6770名膝關節骨關節炎的患者。女性一共調查58842名,共含有13282名膝關節骨關節炎患者。對于合并的膝關節骨關節炎患病率分別為:男性14.3%( 95%CI:11.2%-18.3%),女性為24.3%(95%CI:19.2%-31.3%)。
通過本文的研究,女性患有膝關節骨關節炎患病率在各個年齡段都高于男性,膝關節骨關節炎對不同年齡與性別合并患病率,膝關節骨關節炎患病率隨著年齡的增加而增加,男性在65歲之后為患病的高風險年齡,女性則是在55歲以上為患病的高風險年齡。對于患病率的范圍分布,男性區間為9.1%~25.2%,女性則是為從14.5%~39.1%。我國東部與北部男性和女性的患病率高于南部與西部,所有數據分析采用的隨機效應模型(12>75%)。
2.4發表偏倚分析
本文分別對于男性與女性亞組,采用漏斗圖分析發表的偏倚,利用Begg與Mazumdar秩相關,Eggers回歸截距,Duval剪補法定量的檢測其具有的發表偏倚。通過大致觀察與分析可以看出,漏斗圖呈現出穩定的結果,剪補法剔除小樣本量研究合并患病不變,提示沒有明顯的發表偏倚出現。男性分別為0.133、0.113、0.143,女性分別為0.161、0.302、0.292,提示也沒有顯著的發表偏倚出現。
2.5敏感性分析
本文通過剔除每個研究之后,重復的開展Meta分析,剔除每一個特定研究前后均具有的相似隨機效應具有的估計數值結果,提示本文Meta分析結果具有高度的穩定性。
2.6脊柱骨關節炎患病率的Meta分析
本文分別以頸椎、胸椎、腰椎骨關節炎研究作為亞組,分析男性與女性的合并患病率。通過分析可以看出,男性的合并患病率如下所示:頸椎為7.2%(95%I:3.2%~14.7%),胸椎為0.32%(95%I: 0.2%~0.5%),腰椎為12.7%(95%I:7.2%~22.7%),總患病率為1.8%(95%I:2.8%~5.7%),所有的數據分析均采用隨機效應模型I2>75%。
從上述研究分析可發現,性別、年齡和地域對骨關節炎的患病率有一定程度的影響。此外,Erb A.等通過研究發現雌激素也是骨關節炎的風險因素,研究者分析認為較高的雌激素水平可增加骨量和關節的負重,進而加速骨關節炎的病程。
通過上述分析,伴隨著社會老齡化的發展,我國乃至于全球,骨關節炎的患病率還是在進一步的提升。骨關節炎在我國的患病率呈現出女性高于男性的特征,同時膝關節骨關節炎占據各種骨關節炎的首要位置,同時年齡、地域同骨關節炎的發病率具有較為密切的關系。國人的骨關節炎患病率同性別、年齡以及地域分布具有密切的關系,且女性患病率都是高于男性的;膝關節骨關節炎的發病在男性65歲、女性55歲是發病的風險年齡;國人的膝關節炎的患病率呈現出東部與北部高于西部與南部的特征。由于本次研究存在諸多局限性,屬于對已有數據的二次加工,導致結論可能不完全,所以需要更多的高質量、大樣本循證醫學證實這一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