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宏任
2019中國智慧企業發展論壇主題確定為“智能自主全面賦能”,就是希望引導廣大企業在國內外風險挑戰明顯上升的復雜局面下,更加積極主動的擁抱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加快建設智慧企業,提升智能能力,全面賦能企業高質量發展。
新一代人工智能技術
催生智慧企業新形態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深入把握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的特點,加強人工智能和產業發展融合,為高質量發展提供新動能。當前,新一代人工智能已經成為信息技術中創新最活躍、應用場景最廣泛、產業爆發力最強、輻射影響最廣的領域,成為新一輪產業變革的核心驅動力,正在加速與傳統產業深度融合,重構生產、分配、交換、消費等經濟活動各環節,形成從宏觀到微觀各領域的智能化新需求,催生出許多新技術、新產品、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許多行業的迭代升級和轉型發展都到了一個即將突破的臨界點。近期中美貿易摩擦進一步證明,這次新工業革命的確是一次千載難逢的戰略機遇,如果我們抓住了,完全有可能再上一個臺階,真正實現從大變強。廣大企業要有這個自覺性、主動性和歷史責任感,順應發展大勢,以智慧企業為抓手,更快更好的運用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塑造新產品、新業務、新管理和新服務,培育新優勢,賦能高質量發展。國家能源集團所屬的國電集團2017年正式發布智慧企業建設指導意見,按照“業務化、集成集中、統一平臺、智能協同”的實施途徑,全面推進智慧企業建設。航天科工集團提出了企業大腦、企業駕駛艙、云端業務工作室、云端應用工作室、小微企業服務站和企業上云服務的“一腦一艙兩室兩站”智慧企業建設思路。寶武集團和鞍鋼集團也分別開展以“一鍵煉鋼”為核心的智慧制造和智慧鞍鋼總體規劃設計。
建設智慧企業的核心目標
是提升企業自主智能能力
智慧企業強調新一代人工智能技術應用到企業各環節、各要素,實現整體性的智能協同,核心是提升企業的自主智能能力,本質上是在數字經濟、智能經濟時代企業為客戶、員工、合作伙伴創造價值、實現可持續發展的一種全新發展模式。其主要特征可以概括為:
一是數據賦能。智慧企業要實現數據-信息-知識-智能的價值躍遷,釋放大數據蘊藏的巨大價值。其中,數據化、在線化、算法化是實現數據賦能的三大基石。數據化不僅包括客戶的經營數據,還需要更廣泛的數據被記錄和分析。在線化是讓線下業務變成線上場景,實現數據的自由流動與匯聚,讓數據與業務完整融合。算法化是在數據化和在線化的基礎上通過模型和算法實現機器或系統自主決策,從而為企業的員工、機器、設備和系統全面賦能。
二是虛實融合、人機協同。由于芯片和傳感器的快速發展和成本的急劇下降,物聯網得到大規模應用推廣,物理世界中所有的一切包括人都將在虛擬世界中得到映射,企業的運行環境將從傳統二元世界轉變為人-物理空間-信息空間的三元世界。企業將逐步建立起一個與物理企業實時交互的數字孿生企業,并通過智慧中樞形成一種全新的人機交互方式,在人機物三元融合環境中完成經營管理活動的“感知-分析-決策-執行”閉環,從而大幅提升企業自主學習、自主創新能力。
三是資源精準配置。精準是商業的核心要素,是產品和服務能否有機會與用戶連接的先決條件,更是企業能否存活并做大做強的關鍵。精準不但要求企業根據不同的用戶配置資源,提供個性化服務,還要掌握用戶何地、何時、何種場景下需要服務。進入互聯網時代后,線上平臺處理信息的效率和匹配能力幾乎被無限提高,企業通過智能網聯產品實現與海量用戶持續互動,用大規模網絡協同和智能決策的方式完成一對一的個性化服務,并以在線產品為端口實現反饋改進,持續提升企業精準服務能力。
四是自主迭代優化。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技術的出現,使得今天企業的商業活動開始具備自主迭代優化的能力。以在線產品為載體,企業與用戶實時互動產生海量數據,憑借敏捷迭代的算法引擎和智慧決策中樞精準配置資源,并在持續的供需匹配中記錄用戶的反饋,進一步優化算法、優化服務,從而形成持續改善的良性閉環。螞蟻小貸就是智能商業的一個經典案例。通過人工智能和大數據技術將過去十分復雜的信貸活動,精簡為一個在線的人機交互輸入框,通過“輸入信貸需求—機器作出決定-資金自動匯入”三個簡單動作完成在線實時放貸,時間不超過一分鐘。在這個過程中,客戶的數據越來越多,數據維度越來越豐富,參數越來越準,算法模型越來越有效,風險控制的成本越來越低,信貸對象的體驗越來越好,覆蓋的貸款用戶越來越廣,整個業務進入高速發展的正循環。
智慧企業建設
需要系統性的變革創新
當前,信息技術已經從傳統的手段、工具升級為企業發展的戰略性資源,正在全方位顛覆傳統發展方式。企業要從未來發展全局的高度來認識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的戰略引領作用,以智慧企業建設為抓手,構建一套適應數字經濟、智能經濟的新商業邏輯和新運作模式。
一是樹立系統創新思維。智慧企業建設是一場深刻而系統的變革,不僅僅是新技術革命,更是一種認知和思維方式的革命,需要企業系統推進、融合創新。不僅要重視各種信息技術、智能技術的創新性應用,還要重視工業化的產品、技術、工藝、標準等方面的創新升級,也要重視組織、流程、制度、管理等方面的變革調整,更要重視人在智慧企業建設中的決定性作用。在引進先進技術的同時,同步推進管理變革和人的賦能,實現生產力與生產關系同步調整,構建一種適應未來競爭的新型能力。
二是注重組織與管理變革。全新的商業時代呼喚全新的企業形態,全新的企業形態又離不開全新的組織結構。人工智能正在重新定義人的工作邊界,將人們從初級低創造性的腦力工作中解放出來,最大限度釋放人的主動性和創造性。機器不斷取代能夠被結構化的知識,
創造力成為最稀缺的生產要素和組織中最大的競爭力,對組織模式提出了全新的要求。當前,企業不但要做強做大做優,更要依靠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做活做久,要將活的數據融入產品,形成能夠與客戶持續互動的活的產品,實現快速迭代升級。同時,更要通過企業內部多大規模網絡協同和智慧決策中樞,構建靈活的組織和靈活的機制。傳統管控型公司要變革為以賦能創新為核心功能的新組織。谷歌作為一家全球最具創新性的企業,員工最主要的驅動力來自創造帶來的成就感和社會價值。他們最重要的不是來自外部的物質和精神激勵,而是賦能,企業為他們提供能更高效創造的環境和工具。
三是更加重視人的作用。歷次技術革命,將人類從體力勞動中解放出來,升級為專業化、技術性或者管理性職位,而未來可能被智能機器替代的工作機會將進一步增加,但這并不意味著人類的工作機會將必然減少。麥肯錫的調查表明,進入21世紀以來,要求創造力和復雜社交技能的工作需求急劇上升。人工智能將人們更徹底地推向富含創意、充滿挑戰的分工。通過人工智能釋放和激發人的創造力,將人的價值觀、理論、知識甚至直覺融入到算法模型和產品中,通過反饋、學習和迭代提升企業整體智能水平。人的創造力和機器智能進行有機結合,這可能是未來另外一個非常重要的趨勢,人工智能和人類智能在交互與碰撞中創造出嶄新的智能生產力。
整合資源,搭建平臺,
協同推進智慧企業建設
智慧企業建設是一項創新性工作,國內外都沒有可以大規模可復制推廣的成熟經驗,每個企業都要結合自己的行業特點、基礎條件選擇自己的優先突破點,探索自己的發展路徑。
中國企業聯合會作為聯系政府、企業和企業家的社會組織,長期以來始終致力于推動企業改革創新,促進企業不斷提高現代化水平和市場競爭能力。近年來,我們一直支撐工信部開展企業兩化融合、智能制造、管理創新等方面的工作。2018年我們又專門組建了智慧企業推進委員會,很榮幸邀請到了潘云鶴院士擔任主任委員,我擔任常務副主任委員,搭建了一個政產學研用交流合作平臺,目前已經吸引了300多家各行各業的企業和研究機構加入。去年我們組織20多家單位編寫發布了《智慧企業指引(2018)》,期望為企業智慧化轉型提供方向指引,并于11月底在成都組織召開了首屆“中國智慧企業論壇”。今年,我們圍繞當前智慧企業建設中面臨的重點、難點問題,聯系國家能源集團、航空工業、阿里巴巴、中國信通院、浙江大學人工智能協同創新中心、中國電信北京研究院、浙江企業聯合會等單位,共同開展了一批課題研究,同時啟動了首屆智慧企業創新實踐案例征集活動。今天將陸續發布相關研究成果和案例名單。明年,我們將進一步擴充智推委委員單位數量,廣泛吸引社會各界加入;同時,圍繞智慧企業建設和智慧產業發展,正在醞釀策劃由龍頭單位牽頭成立若干專業工作組,包括智慧企業架構工作組、智慧組織與智慧管理工作組、智慧能源工作組、智慧制造工作組、智能網聯汽車工作組等,由這些工作組牽頭開展各種研究、推廣和產業落地等工作。此外,我們將繼續做好創新實踐案例征集工作,開展智推委委員單位之間的學習考察和交流活動,組織策劃召開好2020年的智慧企業發展論壇,充分發揮典型引路的作用。總之,我們希望進一步將智慧企業建設推進工作做深做實,為企業轉型發展和地方產業升級服好務,為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作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