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對改革和完善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的設想進行了探討,文章從闡述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的特點入手,進一步分析了事業單位在財務管理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最后提出了改革和完善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的具體措施。
關鍵詞
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特點;主要問題;改革完善
事業單位的經營和發展,離不開資金的支持,為提升資金使用效率,應該做好財務管理工作。但事實上,現在許多事業單位存在財務管理監督體制不夠全面、會計基礎比較薄弱、財務人員的管理不到位、信息化財務管理配套投入缺乏等問題,如何解決這些問題,值得思考。
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的特點
(一)資金來源的多樣性
事業單位的資金來源主要包括——財政補助收入、上級補助收入、事業收入、經營收入、附屬單位上繳收入、其他收入。這種資金來源的多樣性使得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變得比較復雜。不同性質的資金來源,需要有不同的財務制度加以管理。
(二)管理目的的服務性
由于事業單位的經營往往要開展群眾性服務事業,因此其資金要用在刀刃上,加強其內部財務管理就要從財力上支持符合規章制度的管理活動開支,這是事業單位財務管理責無旁貸的義務。在財務管理活動中應該節約使用每一筆資金,反對鋪張浪費。
(三)管理程序的嚴密性
由于財務管理的規范性與科學性與否,直接影響事業單位資金使用效益和公共服務體系等的建設,因此要確保管理的嚴密性。嚴密性指的是財務管理必須堅決維護有關財務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規,必須遵循法定的程序,使用合法的手段和工具。具體來說,做好財務管理工作,要執行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財務規章制度;堅持勤儉辦事業的方針;正確處理事業發展需要和資金供給的關系,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關系,國家、集體和個人三者利益的關系;合理編制單位預算,如實反映單位財務狀況;依法組織收入,努力節約支出;建立健全財務制度,加強經濟核算,提高資金使用效益;加強國有資產管理,防止國有資產流失;對單位經濟活動進行財務控制和監督。
事業單位在財務管理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監督體制不夠全面
為確保財務管理工作得到高度落實,提升管理質量,必須建立健全監督機制。隨著單位業務的不斷發展和單位規模的不斷擴大,單位的行政事業單位管理水平實現了上升,然而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單位財務管理相對不足,資金運作效率低下,管理機制不夠健全,財務人員績效考核制度缺乏針對性,財務人員工作滿意度低等等,這些極大的制約了事業單位的發展。
(二)會計基礎比較薄弱
對于事業單位財務管理來講,會計始終處于最關鍵、最核心的地位;然而當前一些事業單位會計不能很好的履行職責,對原始憑證不能做到嚴格審核把關,出現了原始憑證審核失誤等一些低端失誤;我國實行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改革以來,對事業單位進人事制度進行了明確規定,但是一些年齡偏大的會計不能很好的操作現代化的會計辦公系統,仍然處于傳統的工作模式。
(三)對財務人員的管理不到位
國內有許多行政事業單位雖然意識到對財務人員進行績效管理的重要性和緊迫性,也進行了一些針對財務人員績效管理的嘗試,但能夠真正將財務人員績效管理與行政事業單位戰略目標相聯系,依據本行政事業單位實際情況對財務人員績效指標進行設計,使行政事業單位財務人員成為行政事業單位管理的一部分的財務人員績效管理系統則不多見。
(四)信息化財務管理配套投入缺乏
由于部分事業單位對財務管理的信息化發展意識不足,導致單位對信息化技術的引進和設備的配備投入不足,業務開展主要依靠人力完成,信息化水平整體不高。此外,信息化建設以來,信息化辦公系統不夠健全的弊端深受詬病,例如信息化系統辦公軟件操作流程相對繁瑣,特別是一些新出的軟件,在升級和磨合之前,工作人員都無法熟練操作;辦公軟件是程序化的,但是日常工作事項往往是多變的,固定的格式不能解決現實的問題;現在的辦公軟件缺少“以人為本”的思想,為信息化而信息化。這一系列因素都導致技術的利用程度不高,給日常行政管理和服務工作造成了一定的困擾。
改革和完善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的具體措施
(一)建立全面的財務監督機制
事業單位要通過建立健全財務管理制度體系,促進管理工作的不斷規范化發展,這要求事業單位不斷強化財務審批的流程化管控,通過數據錄入、領導網上審批等環節,避免財務延后導致的監督不足。同時,強化政策督導,根據行政事業性國有資產月報試編、年度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報告、年度公共基礎設施等國有資產報告編報等文件要求,編制符合本單位內部的管理條例,對編報時間、報送內容和方式等內容做進一步明確。
(二)建立統一的會計核算管理平臺
打造完善的會計核算管理平臺,旨在通過設定統一的標準和會計核算程序,建立預算單位會計數據集中存儲,與國庫集中支付和部門決算自動對接,構建財政支付、預算單位會計核算、部門決算的閉環運行系統,實現預算單位會計核算的統一化和電子化,進一步規范預算單位內控機制,提高預算單位內部財務管理水平。
(三)加強財務人員管理
為督促工作人員有效落實財務管理相關工作,應該強化對員工的績效管理和評價。具有導向性的行政事業單位財務人員績效考評能夠保證財務員工的努力與行政事業單位戰略目一致。行政事業單位財務部門應當在分析行政事業單位總體戰略和本部門關鍵業績因素的基礎上,確定財務部門長期和近期的目標,然后根據這個目標確定本部門的關鍵業績指標。由于行政事業單位財務人員具有不同層次,針對財務人員的績效也應因人而異。應當結合崗位說明書中的崗位職責和內控制度兩種方法按照不同層次財務人員的特點來具體分析財務人員的績效。
(四)加強財務管理智能匹配度建設
在加大財務信息化宣傳的同時,從財務設備采購、專業人員培訓、系統統一升級等三大方面進行智能匹配,并配合前期的財務漏洞分析,配備能夠進行財務信息化的電腦、軟件等設備,并通過定期理論培訓與崗位實踐強化對財務系統的運用,深入推廣會計電算化水平,逐步構建區域統一的財務管理編制計算系統,從而全面推廣信息化辦公,提升財務管理智能化水平。此外;事業單位應該致力于構建財務制度信息規范化網格,以財務信息化平臺為基礎,構建內部會計監督體系,特別是需要強化部門聯動,即財務部門與其他管理部門構建溝通平臺機制,提供財務信息共享,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并對部門經費預算及使用實行項目化動態管理,編織流程化、人員覆蓋化、信息動態管理網格,監督整體提升單位財務真實性、規范性。
(五)實施行政事業單位集中財務管理系統軟件上線
結合目前情況看,通過行政事業單位集中財務管理系統軟件上線,可以進一步加強財務管理,強化財政資金監管。以地方財政部門為例,可以通過該系統第一時間掌握縣級各部門及鄉鎮的資金使用情況、支付進度,有效防止了項目單位拉用、挪用財政資金,最大限度確保財政資金使用效益和運行安全。為進一步強化工作人員開展財務管理工作的能力,應該組織配套的財務管理系統軟件上線培訓活動,邀請財務軟件工程師詳細講解系統軟件的功能模塊,賬務處理的具體事宜,提升財務人員的業務處理水平。
結語
綜上所述,加強對改革和完善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的設想的探討,意義重大。相關工作人員需要明確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的特點——包括資金來源的多樣性、管理目的的服務性、管理程序的嚴密性等;并且在了解財務管理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基礎上,提出改革和完善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的具體措施,建立全面的財務監督機制,建立統一的會計核算管理平臺,加強財務人員管理,加強財務管理智能匹配度建設,實施行政事業單位集中財務管理系統軟件上線。
參考文獻:
[1]梁敏芝.新形勢下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創新探討.現代商貿工業.2012.24(16):122-123.
[2]王曉蘭.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現狀及其改進對策.現代商業.2012(7):223.
[3]陳冬治.談公益性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及創新舉措.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2012(18):72-73.
[4]張順梁,金奕敏.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技術與市場.2012(8):187-188.
[5]王娟.事業單位改革進程中的財務管理優化初探.湖南商學院學報.2012.19(3):52-54.
作者簡介:
趙婧姝(1984年一),女,滿族,遼寧錦州人,中級會計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