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赟
摘 要 隨著經濟的發展以及近幾年公民法律意識的增強,法院的案件數量逐年增加。高效管理法院案款能使當事人及時收到案款,達到訴訟目的,還有利于法院及時結案,完成績效考核。本文分析法院案款管理存在的主要問題,并提出法院加強案款管理的策略建議。
關鍵詞 案款管理 制度規范 績效考核
一、加強法院案款管理的重要意義
法院案款(本文所述的案款不包括訴訟費)一般是指法院在審理完畢后,根據法律文書(判決書或調解書)規定,被告應向原告支付的款項,包括案件調解款、案件執行款、保險理賠款等過渡性款項。隨著經濟的發展以及近幾年公民法律意識的增強,法院的案件數量逐年增加。因此,高效管理法院案款具有前所未有的重要意義,這不僅能使當事人及時收到案款,達到訴訟目的,還有利于法院及時結案,完成績效考核。同時對一部分無法及時發放的案款可以實施有效的管理,盤活這一部分資金,為法院審判工作的開展奠定基礎,為減少社會矛盾作出貢獻。
二、法院案款管理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部分法院對案款管理的重視程度不夠
部分法院對考核的普遍指標如結案率、調撤率、歸檔報結率等指標比較重視,而案款這一部分由于沒有相應的指標考核,所以部分法院不夠重視。同時案款由于自身的特殊性,需要多個部門及銀行的有效配合才能完成收取、記賬和發放等一系列工作。目前部分法院對案件的管理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
(二)對部分案款收取后的管理不到位,造成部分款項沉淀
目前法院的案款管理都會指定專人負責,而案款的發放是需要多個部門配合才能完成的工作,需從審判法庭制作《繳款通知書》開始,到承辦人通知當事人,當事人繳款(網銀、支付寶、微信、現金、柜臺繳費等方式),根據不同的到賬方式進行入賬,入賬后通知案件承辦人出賬,財務工作者根據案件承辦人提交的出賬申請進行出賬(匯款、支票等方式),經過這些流程后案款出賬完畢。由于案款管理的復雜性和特殊性,只要一個環節管理不到位,就會造成資金的沉淀。出現資金沉淀現象通常有以下幾個原因:
第一,不是當事人本人匯款,未備注清楚案號及當事人姓名,匯款后又未告知承辦人。這一現象非常普遍,很容易造成不明款,使法院無法入賬,造成案款沉淀。
第二,匯款到賬后,承辦人未及時確認,使得財務工作者無法入賬,只能按不明款處理。
第三,案款入賬后承辦人未及時出賬。
第四,一部分案款到法院賬戶后,承辦人聯系不到當事人,只能等當事人主動聯系法院后發放案款,有些當事人在幾個月甚至幾年以后才來聯系法院。
(三)案款管理缺乏一個強大、高效的信息系統
目前隨著基層法院案件量的日益增長,案款管理迫切需要一個強大、高效的信息系統,從案款到賬、開票入賬再到出賬,最后到自動記賬,以及與銀行數據的銜接等方面都需要提供全方位、實時的服務。系統可以提供各種需求的查詢,比如應收未收的案款、3年以內的未發放案款明細、5年以上的未發放案款明細等,特別是對于未及時發放的案款,系統可以給予紅色警示,提醒承辦人及時發放。信息時代下需要運用信息技術來科學管理案款,但目前法院普遍缺乏這樣一個既方便又準確的系統來管理案款,使得案款管理工作既沒有效率,又無法減少法院干警的工作量。
(四)與相關部門缺乏合作,降低了管理效率
案款管理是需要整個法院相關部門的配合以及當地財政與銀行的協調才能做好的一項工作,從通知當事人繳費、到賬后的案款認領,到案款的入賬,再到案款的發放以及做賬工作,都需要相關部門的鼎力配合才能完成,任何一個環節出錯都會影響整個案款工作的開展。但事實上,有相當一部分法院的案款管理工作在部門之間缺乏溝通與合作,普遍會出現案款到賬后無人認領以及滯留法院的現象,造成大量的不明款和沉淀款。
(五)缺乏相應的人才隊伍
當今社會信息瞬息萬變,法院工作對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今法院普遍缺乏一支專業素質更高、業務能力更強的隊伍來開展案款管理工作。法院現有隊伍缺乏具有專業素質和創新意識、業務能力較高的人才,需要干警不斷提高自身專業知識和創新能力來滿足信息化時代的管理要求,為法院案款管理工作奠定人才基礎。
(六)缺乏對案款管理的績效考核
一項工作如果沒有考核,就會失去開展的積極性和動力。法院案款管理工作長期缺乏有效的績效考核辦法,不利于此項工作的開展,經辦人員會產生“干多干少一個樣,干好干壞一個樣”的思想,對工作缺乏責任心和積極性,“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的現象時有發生,與為人民服務的宗旨相違背,會大大削弱法院在公民心中的良好形象,不符合新時期國家對法院審判工作的要求。
三、法院加強案款管理的對策建議
(一)組織重視,規范制度
單位領導應從根本上認識到案款管理的重要性,聽取案款收取、發放經手人員的意見,結合本單位實際,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制度來規范案款管理工作,并納入季末、年末的績效考核。財務工作者在每季度末整理出有余額的案款給各個承辦部門,承辦人逐一對照自己的案件,梳理本季度入賬的未及時發放案款,尋找未及時發放的環節和原因,處理后盡快發放。對涉及案款操作的各個部門及員工可以不定期開展交流匯報工作,提出對案款管理的改進意見,做到邊做邊改,與時俱進,高效地管理好法院案款。
(二)定期整理,及時處理
法院案款沉淀資金是由多種原因造成的,如歷史遺留、承辦人疏忽、確實無法發放、不明款無法入賬等,應定期整理留在賬上的沉淀資金,采用多種方法相結合進行合理有效的清理。由財務部門提供案款余額清單交由承辦部門核實,承辦部門的承辦人員按照實際情況進行梳理,聯系當事人發放案款,對于無法發放的案款,人民法院可將案款提存。發生以下幾種情況,可以將案款提存:一是領款當事人無正當理由拒絕領取的,二是領款當事人下落不明的,三是領款當事人死亡未確定繼承人或喪失民事行為能力未確定監護人的,四是按照領款當事人提供的聯系方式無法通知其領取的,五是其他不能發放的情形。
案款提存審批表中應注明案件案號、當事人姓名或名稱、交款人姓名或名稱、交款金額、交款時間、收款人姓名或名稱、提存金額、提存原因等情況。法院財務部門將提存的案款根據時間長短進行分類,3年以上的沉淀款整理后由承辦人簽字確認,經庭長審核、分管領導簽字后上繳財政,并與當地財政溝通好,如遇上述5種無法發放情況消失,該筆案款必須退還。3年以下無法發放的案款,只能先保留在賬上,如到3年后當事人仍未領取的,經承辦人簽字確認,庭長審核、分管領導簽字后上繳當地財政,以此來緩解案款沉淀問題,提高案款管理效率。
(三)各方協調,維護信息
當地財政局、法院、銀行應協調一致,結合工作實際,引進一個強大、高效的信息系統來管理法院案款,滿足各方對數據的需求。系統不僅要涵蓋當地財政、銀行及基層法院的日常操作,還要從案款開票到案款入賬都具有全面、簡單、操作性強的特點,大大節省使用者的操作時間,提高操作效率,對未及時入賬和發放的案款進行提示,減少不明款和沉淀款的發生。系統還要從管理者的角度出發,可以從基礎數據中查詢到各方所需要的數據,滿足各方統計需求,符合大數據時代的要求,為管理者提供全方位的服務。
(四)加強合作,提高效率
法院相關部門應加強配合,做好案款管理的銜接工作,使案款收取、入賬、出賬以及記賬工作都能順利開展,不“掉鏈子”。對于存放在法院銀行賬上的資金,可以加強與存放銀行的合作,盤活留存資金,在保證日常工作正常開展的情況下,將符合競爭性存款條件的資金采用競爭性存款方式,在當地財政組織以招投標的方式進行競爭性存放,獲取較高利息。將維持日常工作的一部分資金與銀行簽訂活期利率上浮協議,提高資金存放效率。案款賬戶利息收入部分定期上繳當地財政。對于需提存的案款,應積極與當地財政溝通,將提存款暫存于財政賬戶。
(五)建設隊伍,狠抓落實
當今社會以人為本,培養一支高素質、業務能力強的隊伍對案款管理工作具有重要意義,各基層法院應結合單位實際培養相關業務人員,可以鼓勵員工通過參加法律、會計、信息化管理等方面的培訓、自學、考證等方式成為業務骨干,將學習成果根據單位實際需求納入績效管理,狠抓業務質量,不斷增強和提高業務人員的責任心和業務水平,同時可以多和兄弟法院交流學習,吸收其他法院好的管理經驗,結合自身實際運用到工作中,使法院的案款管理水平更上一層樓。
(六)加強管理,考核績效
將案款管理納入法院內部控制考核范圍,根據各法院的自身特點以及地方財政要求,出臺相關的制度來加強案款管理,分事前、事中、事后三步走。事前是基礎,包括通知當事人繳款、預留原告賬戶信息、嚴格執行付款審批制度等,為管理案款的收付工作做好前期準備。事中包括當事人將案款匯入法院指定賬戶、法院承辦人按規定做好入賬和出賬工作。事后就是指案款進賬后開展的后期監督工作,對案款入賬及發放的規范性、及時性進行事后監督。法院要“三管其下”,有效地開展案款的管理工作。此外,單位可以根據實際制定和工作人員掛鉤的績效指標,考核各業務庭的經辦人員完成的案款收賬、到賬工作以及案款發放的時間和準確率,考核財務工作者的做賬準確性以及業務庭提交后的出賬時間,使這項工作的每一環節都具體落實到人,年終得出綜合考核結果,以此為依據發放績效獎金。這樣能較好地調動經辦人員的積極性,提高案款管理工作效率,推動這項工作更好地向前發展。
法院案款管理問題是目前各個法院面臨的普遍問題,也是一個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面對現狀,多方位、多舉措地將這一問題納入績效管理,有效地提高案款管理的效率,真正方便當事人、承辦人、財務工作者,還需要多方不斷努力,在實踐中改進和完善具體操作,這樣才能更好地為審判工作服務,維護當事人利益,符合大數據時代的要求。
參考文獻
[1] 郭智鑫.淺談人民法院往來賬款管理[J].財會學習,2017(03):105+107.
[2] 張嘉琛,張毅.“互聯網+”背景下法院案款管理探究[J].國際商務財會,2015(11):30-32.
[3] 褚迎嵐.法院案款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以江東法院財務操作為分析樣本[J].法制與社會,2014(08):267+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