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嘉懿
摘 要 隨著我國高等院校的不斷發展,在地理空間上出現了一種極為特殊的高等院校關系——高校集群,其又可以細分為微觀角度上的全部高校的全部軟硬件設施的內部集群及以多所大學為核心的高校群落的外部高校群落。在如今這個知識經濟時代,高校群落的發展及密集程度的高低也間接反映出高校群落所處區域的經濟發展水平及人才培養創新水平。本文基于高校集群現象及內涵分析,深入分析在人才培養創新及區域經濟發展中的實際作用,以便為今后高校集群的發展提供相應的參考。
關鍵詞 高校集群 內涵 人才培養創新 區域經濟發展 作用
一、高校集群的現象及其內涵分析
(一)高校集群現象
高校集群實質上就是一種高等院校在地理空間上發展到一定階段而形成的高等院校聚集現象,如大學城、高教園區等都是高校集群現象的外在表現。從國際范圍來看,國際上比較有名的大都市內聚集了大量的一流大學,如英、法、美、德等發達國家的大都市中都形成了規模化的高校集群現象。并且這些高等院校、科研機關及知名企業在地理位置分布上也有十分顯著的提升,繼而發展成該地區內部的高等教育中心,并且對該區域內部的學術、科研及經濟發展水平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在知識經濟不斷發展的影響下,高校集群趨勢將會越發顯著,并會在人才培養創新及區域經濟發展中發揮出更大的作用。
(二)高校集群內涵
高校集群作為一種以地緣關系為基礎的眾多高等院校在特殊區域內聚集的群體化協同系統,主要內涵可以分為如下幾個方面:第一,高等院校的區域化聚集。第二,其中包含眾多的高等院校。第三,內部的高校具備群體協同及協作關系。第四,高校集群是一個彼此聯系及相互作用的整體。換言之,就是在整體的高校集群內部,除了高等院校之外,還有商業、服務機構、企業及事業單位等等組成。雖然這些機構在特點上存在顯著的差異,但彼此之間是一種相互聯系及作用的關系,并且可以促進彼此之間的相互發展。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的高校集群都是高校集群的一類,并且在人才培養創新及促進區域經濟發展上都發揮著極大的作用。
二、高校集群對人才培養創新及區域經濟發展的作用
(一)高校集群現象有助于高校資源的整合
高校集群程度的逐步加深,使高等院校之間存在的各自為政且交流不足的問題得到了有效的緩解,并且在進一步整合高校資源上發揮著重大作用,從而更好地實現強強聯合及強弱組合的目標。并且經過高校之間的信息交流及教學資源共享,高校之間的交流和合作程度將逐步得到提升。借助高校之間教學資源及信息方面的共享,高等院校之間的資源互補性得以大幅度提升,從而更有利于信息的交流、溝通。主要包括師資資源、教學設施資源及信息資源等方面資源的共享,通過高校內部多種教學資源的共享,就可以在教學投入不提升及降低的前提下,將各類教學資源作用充分發揮出來,從而實現教學效率及質量不斷提升的目標。
(二)高校集群在人才培養創新中的作用
高校集群在人才培養創新中的作用主要可以分為如下幾個方面:第一,高質量教學科研人才的引入。教學科研人才對于人才培養創新而言發揮著基礎性的作用。高校集群的深入發展,使人才接納的載體不斷擴大,這就使人才進入高校之后和與之一同前來的人員更容易找到相應的工作,可以為其營造出良好的教學氛圍及工作環境,并且可以按照教學科研人才的差異做出合理的安排。第二,高校集群為人才提供了更好的生活環境及產學研的協同機制。高校集群內部包含了各種各樣的機構,在分層次安排人才工作的前提下,為其創造出良好的生活環境。
(三)高校集群在區域經濟發展中的作用
高校集群從其本質上來看就是教育功能的一個集合。在促進區域經濟發展的過程中,除了從宏觀方面的人才培養創新、高效教育資源的整合方面解決制約經濟發展的問題之外,還有從微觀層面上的高校集群附近居民收入結構的改善、勞動力的轉移、培育經濟發展全新增長點出發促進區域內部經濟的不斷發展。高校集群的發展最明顯的就是會帶來第三產業的快速發展。高校集群帶來的就是學生數量的不斷增長,這必然會帶來餐飲等第三產業的不斷發展。這些行業自身的準入門檻較低,可以更好地幫助居民獲得更多的工作崗位,并最終實現區域內部的產業結構升級及經濟發展。除此之外,高校集群的發展必然也會對教育基礎設施及市政基礎設施提出全新的要求,必然會帶來市政道路、自來水管道等方面工程的不斷發展,對建筑行業的發展也有顯著的促進作用。
三、結語
高校集群本質上就是一種以地緣關系為基礎的、高等院校發展到一定階段的聚合反應,并且在高校資源整合上有顯著作用。除此之外,借助教學科研人才的引進、教學環境、生活環境、產業結構調整等方面的幫助,在促進人才培養創新及區域經濟發展上發揮著極大的作用。
參考文獻
[1] 李毛毛.高校集群式實驗建筑設計研究[D].重慶大學,2018.
[2] 陳波,俞菁.高校集群期刊編輯績效考核機制的創新與完善[J].編輯學報,2018,28(02):156-158.
[3] 李科利.區域內高校集群發展的價值分析及對策研究[A].湖湘公共管理研究(第六卷)[C]. 2018:127-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