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東玉
摘 要:在內部審計過程中,道德風險是一種重要的審計風險,并且對內部審計產生重要影響。商業銀行產生道德風險的原因包括對內部審計工作怠慢、審計結果及信息不透明、違規違紀現象等,其產生的主要根源是內部審計體制不合理、激勵約束機制不健全等。鑒于此,必須加快改革步伐,建立垂直管理的內部審計體制,增強審計隊伍的道德自律意識,建立完善的激勵約束機制,加強審計現場控制。
關鍵詞:商業銀行;內部審計;道德風險
中圖分類號:F832.2? ? ? 文獻標志碼:A? ? ? 文章編號:1673-291X(2020)05-0119-02
商業銀行內部審計機構過于看重自身的權利、內部審計人員單純追求自身的利益,往往導致商業銀行內部審計發生道德風險,其結果是內審機構及其工作人員向審計報告使用者進行利益傾斜或者利益讓渡,甚至為了個人或集體的私利而擅自人為地改變審計結果。隨著我國不斷改革和完善金融體制,以及相關的衍生金融品持續增加,商業銀行內部審計道德風險發生的概率也在增加,從而使銀行金融體系不能正常運轉,最終商業銀行的自身利益受到嚴重損害。因此,商業銀行應該全面分析掌握內部審計道德風險的成因,并制定有效的應對策略,以期推動商業銀行在新時期規范、健康發展。
一、審計道德風險
在審計過程中,必然存在一定的委托-代理關系,主要包括委托人與審計機構之間、審計機構與派出的審計組之間兩種委托-代理關系。信息經濟學的基本原理認為,委托代理關系的存在,是逆向選擇和道德風險產生的前提和基礎。基于委托人的立場,作為受托人,審計機構必然存在一定的道德風險。與其他“經濟人”相同,審計人員也可能存在機會主義思想和偷懶行為。例如,如果被審計單位或個人要求避重就輕,或者把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審計機構及其審計人員就會在不違反相關規定的前提下滿足這一要求,這就在委托-代理之間形成了“共謀”,從而產生審計道德風險。
所謂的審計道德風險,是指在審計工作中沒有嚴格地進行責任約束,審計人員有可能基于某種利害關系故意不認真工作,或者與審計對象之間相互勾結,故意隱瞞審計結果,向審計委托人進行不真實、不及時,甚至違反審計紀律的信息反饋,嚴重負面影響審計質量和效果,損害審計職業形象。道德風險屬于一種重要的審計風險,其是與審計職業風險、審計項目風險并列的一種審計風險。
二、商業銀行內部審計道德風險的生成機制
(一)內部審計面臨諸多不確定性
“十三五”以來,我國堅持改革和發展金融體制,從而創造了諸多有利于商業銀行拓展業務的優越條件,相關的金融、理財和債權等產品不斷增多,同時極大地改善了交易行為與交易方式,隨之也就相應地增大了對審計的沖擊力,而商業銀行會計也越來越難以判定金融產品交易行為及過程的道德風險。因此,要求審計人員必須公正地分析和判斷交易的事項、內容和結果,唯有如此,才能把經濟行為的實質真實反映出來。
(二)相關點契約制度不完備
商業銀行在管理各類金融產品契約方面存在不足,主要是沒有建立和完善相關的契約制度,導致金融產品無序無節制的擴張,另外金融產品本身還存在不確定性,致使金融產品所具有的剩余價值存在于隱含契約中,而這類價值往往在內部審計過程中可能被忽視。鑒于此,如果審計人員的判定不深入,就會導致利益沖突和審計的無序。因此,要求會計人員必須堅守倫理秩序,審計人員也必須承擔調節和約束的責任與義務。
(三)信息不對稱
信息不對稱往往會形成不均衡的個人經濟效益,而個人一般都追求效益最大化,因此,個人也就努力地追求信息價值。而在內部審計過程中,審計人員出于利益的考慮可以利用信息不對稱這一客觀條件來人為地變更審計的環節、流程、內容和結果,或者與被審計單位、部門進行合謀,來對審計報告施加影響,從而達到謀取個人利益的目的。
三、商業銀行內部審計道德風險的具體表現
(一)內部審計人員不夠盡職盡責
在商業銀行內部審計過程中,由于管理機制和激勵機制不健全、不完善,以及受利害關系的影響,可能導致審計人員喪失審計原則,不能夠做到嚴格履行審計職責,以致審計結果不真實、不客觀,存在嚴重的違規和違紀行為。另外,審計人員由于審計知識不足、業務能力有限、審計經驗不豐富,也可能導致審計過程中出現質量問題,但這本質上是由于工作怠慢而引發的道德風險,而這種風險不應該以工作能力和經驗不足為借口來加以掩蓋。
(二)審計信息和結果不夠透明
商業銀行在內部審計過程中,有時審計人員出于個人目的或者為了個人利益而從事不正當交易,導致內部審計出現隱瞞和截留審計信息、篡改審計結果等嚴重問題。同時,在審計過程中依靠結成利益小團伙,故意隱瞞審計信息或者美化審計報告,導致審計評估結果嚴重不真實。更有甚者,還存在層層瞞報和處處截留信息的問題,導致審計信息嚴重減少,最終得出的審計結果嚴重變形。
(三)審計人員嚴重違規違紀
商業銀行內部審計中出現違規違紀行為主要表現為送禮品、公款宴請和權利交易。同時,被審部門或單位也可能安排一些諸如公款旅游、參觀、考察學習等花樣百出的各類違規活動,從而使內部審計人員在判定審計結果時受到嚴重的影響。另外,被審計部門或單位也可能以各種理由或借口不配合審計工作,使正常進行的審計流程受到各種阻礙,從而對審計效率和質量產生負面影響。
四、商業銀行內部審計道德風險的成因
(一)內部審計管理運行體制不完善
我國商業銀行的內部審計體制大部分屬于分級管理或者不完全垂直管理,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內部審計獨立性的充分發揮,如不能單獨列支審計費用、管理層不能充分有力地支持審計工作等,從而被審計單位嚴重影響和制約審計部門和審計人員。同時,被審計單位不重視也不能合理利用審計報告和結果,這一體制問題也會引發道德風險。審計工作通常包括三個環節,即檢查、報告、處理,而要想取得理想的審計效果,就要求問題能夠查得出來、審計報告能夠報得上去、問題處理能夠切實到位。這三個環節如果有一個不到位或者全部不到位,那么必將嚴重影響審計的質量。
(二)內部審計激勵約束機制不健全
我國部分商業銀行內部審計部門仍舊采用粗放式的內部管理模式,在考核、評比和獎懲等方面還沒有建立健全相應的科學有效的機制,難以強化內審人員的工作紀律,難以科學考核評價內審人員的工作能力、業務水平和工作效率,對內審人員的工作質量和數量也難以進行科學的獎懲。部分商業銀行內部審計部門即使增強了獨立性,但是沒有充分地對內審人員進行政治思想與職業道德教育,導致審計部門及其人員存在濫用監督職權的問題,亟待構建有效的反監督和有效制約權利的機制。
五、防范商業銀行內部審計道德風險的對策
(一)建立垂直管理的內審體制
商業銀行存在著多層的委托與代理體系,這是金融業的快速發展所引發的必然結果。因此,內部審計必須強化代理行為的合法性和規范性,制定科學的審計標準并加大監控力度,這就要求建立完全垂直的內部審計體制,這也是實現商業銀行獨立地開展內部審計工作、防范道德風險的基礎和前提。從商業銀行整個系統來說,商業銀行是統一的法人,在委托—代理的多層級關系中,總行作為法人屬于唯一的被代理人,而總行以下的所有分支機構只能是轉代理人,其是否有效、合法地實施轉代理行為,需要構建一個相對獨立的系統來對相關信息進行監控和反饋,這就所謂的內部審計。因此,商業銀行的內部審計要想成為一個相對獨立的控制工具和信息反饋系統,其先決條件就是要構建垂直管理體制。
(二)增強內審機構及其人員的自律意識
在內審工作中,內審機構及其人員必須堅持行業自律,嚴格遵守行業職業道德準則,從而有效防范減少乃至于規避道德風險。因此,一方面要嚴格審計人員的準入條件,注意選拔那些能夠堅持原則,思想素質高、業務能力強、個人品質好的審計人員從事內部審計工作;另一方面要構建內部審計激勵約束機制,嚴格堅持行業自律,加大對審計人員的獎勵和問責力度,堅決抵御腐蝕行為,有效規避道德風險。
(三)建立審計道德規范體系
在建立健全各項相關的內審制度的基礎上,還應建立健全審計道德規范體系,切實規范審計行為,不斷提升審計水平,確保內部審計工作始終保持客觀、獨立和完整的方向。在此基礎上,不斷強化審計人員對于工作和被審計單位的責任意識,以此來不斷提高審計道德標準,切實約束內審人員,使他們能夠有效抵制利益和權責的誘惑。同時,堅持嚴厲懲治違規行為。
(四)加強控制審計現場
統一詳定地盡制審計方案,明確并完備審計報告的相關格式,最大程度地減少審計的盲動性和隨意性。明確審計風險和審計責任主體,制定并實施主審負責制;向現場審計派出監察員或督導員,實時有效地對現場審計進行監控,及時評議和復查現場審計的質量;堅持被審計單位評議、反監督審計人員執紀情況和職業道德情況,同時審計部門領導層也要堅持回訪被審計單位,聽取反饋意見和建議,不斷完善審計工作,提高審計質量。
參考文獻:
[1]? 傅佳.試論審計風險及其綜合控制[J].保險職業學院學報,2010,(4).
[2]? 劉玉波.談審計單位的內部控制[J].商場現代化,2012,(4).
[3]? 穆建亞.風險治理視角下審計道德風險的成因與防范[J].河北學刊,20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