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騰騰
摘 要 行為財務學是以人的實際行為為基礎,研究人們在面對不同情況時,處理信息和進行戰略性決策的學科。基于行為財務學的理論,以非理性的方式影響企業作出的決策,使個體的決策違背最簡單的理性經濟法則。企業進行投資決策時,任何管理者的每一種經濟選擇和經濟決策行為都應盡力達到效用最大化的目標。在做出經濟選擇和經濟決策行為時,對獲取的數量上的貨幣收益和管理者的非理性行為這兩者都要考慮。
關鍵詞 行為財務學 企業投資決策 非理性行為
一、行為財務學基礎來源于認知偏差
人們在面對某些不確定性事件時,由于數據樣本缺乏普遍性,會對數據背后是否有獨特形成因素產生疑惑。從樣本數據范圍的選擇角度來看,“以偏概全”的觀念會導致結果出現偏差。為了更好地核算數據并保證其測試結果的穩定程度,人們需要更全面地考慮發生事件的涉及概率。代表性偏差和小數定律偏差的實質都是源于此。
出于對現實情況的考慮,站在人的角度上思考當前市場與以前市場相對比出現的差異,有差異必然會直接出現新的信息。由于人們往往不愿意改變根深蒂固的觀念,人們很大程度上會依賴先驗概率,而忽略條件概率的存在,這時會出現保守主義偏差。
人們面對一件事情的未來發展時,會思考并使用各種各樣的判斷作出最終決策,在判斷這一步驟時,通常會找到一個參照比對水平。當前出現的實際現象與參照比對的水平出現差異,參照系偏差便隨即出現。參照系的不同也會導致出現不同層次的偏差,產生的決策結果也是不相同的。
二、行為財務理論的意義
核心是圍繞“人的行為”這個議題,向前拓展到人的本性、思想觀念,向后延伸到制度及文化層面,這樣可以建立一條與標準財務學并列的行為財務學研究路徑。
三、管理者非理性行為對投資決策的影響
(一)過度自信
人們在對不確定事件可能性的判定中,出現自主判定的阻礙主要來自幾個方向:首先,企業自身的實際情況和其所處的經營環境都會對管理層產生影響。管理層在解決各種問題的過程中,需要將內化的專業知識和從業經驗結合現有的信息去分析企業投資決策,這會高估自己的判斷力。管理層會負責公司管理的大型投資項目,合并和重組等,在公司生命周期中的發生頻率通常較低,會發現所有關鍵決策的參考群體都可以輕易觸發自我過度信任。
(二)自我控制
在實際面臨決策時,人們不可能總是保持理智的行為模式。理想中的自我意識往往會受到現實中出現的其他誘惑的干預影響。從宏觀角度看,人們通過自身經歷結合當前發展狀況及未來發展樹立長期規劃,但是現實緊迫感讓人不得不立刻解決。這種理想化與現實的差異沖突需要合理的自我控制和解決。在人的心理決策過程和運作機制中,自我控制能力薄弱的現狀與自我控制所要解決的問題基本一致。企業若在經營過程中作出的投資決策出現失誤,管理層需在有限的時間重新審視之前自己作出的決策,這影響對初始預期的期望值,人們會因為失誤的決策而深受影響。
(三)“羊群效應”
當個體面對信息環境不確定情況需要作出決策時,會因“盲目跟風”模仿他人決策,原因在于一些投資者可能認為同一群體中的其他人更具有信息優勢。關聯方之間信息的不對稱導致互相無法準確了解真實信用,給企業帶來不可避免的經營風險。因此,參與決策的關聯方都在尋找既能緩解這種情況又能獲得真實有效的經濟信息的合理方式。從管理層角度來看,勞動力市場分割依賴于他們需要評估潛在雇員的資格和特征。委托人和基金經理人之間的“共同承擔責備效應”導致從眾心理的產生。基于信息環境不確定產生的“羊群效應”模型,報酬制度也鼓勵經理人依賴于與其他類似人員的比較,從而使經理更改其投資目標,并形成無效的投資組合。
(四)后悔厭惡
人們常偏離理性狀態,為作出的錯誤決定而感到痛苦,出現令人沮喪和憤怒的情緒。后悔與理性不能并存的原因在于后悔是非理性的體現,而理性是具有自省或自控能力的體現。因此,為避免后悔之痛,人們經常采取非理性的行動來改變自己的行動。管理層在決定投資決策時,在確定哪些信息對管理層不重要之前,管理者會向周圍獲取信息,即使這些信息并不是對判斷決策有用的。但是在獲取信息時,由等待失去的投資機會,無法最大化其投資決策的效用。但是,當人們采取行動太遲而無法取得更好的結果時,就會產生遺憾和仇恨。因此,人們在面對不確定的決策時會經歷內部沖突。
四、結語
行為財務理論是以現實為出發點,站在人的角度上思考當前市場與以前市場相對比出現的差異的一種合理解釋,這種思考角度來源于人類行為模式的局限性。作為企業的經營管理者,要充分認識到人的思想認知和實踐行為存在一定程度的偏差,而不是兩者中一方控制一方或者兩方協同前進。企業在進行投資決策時,企業管理者應主動學習和提升自身的業務素質。企業在經營過程中會面臨各種各樣的決策,而每一項決策不可避免會涉及行為財務理論。因此,應不斷提升決策能力,平時多了解行為財務理論的相關知識及經驗。實現研究成果的適用性和理論的價值性,并在經營過程中以研究結果為經營指導思想,在不斷實踐的過程中發現研究的不足與改進之道,從而更好地發揮研究的意義和價值。
參考文獻
[1] 顧欣如.基于行為會計理論的財務信息決策有用性研究[D].中南林業科技大學,2014.
[2] 馮玲.淺議行為財務理論下的企業投資行為[J].雅安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0(2):104-106.
[3] 程雅鵑.基于行為財務理論的公司投資決策分析[D].貴州財經大學,2018.
[4] 趙倩倩,張靜.行為財務理論視角下企業投資決策研究[J].時代經貿,2012(6).
[5] 韓春偉,潘愛玲.行為財務理論框架下的公司投資行為研究綜述[J].經濟與管理研究,2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