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麗平
摘 要 收入是企業財務核算與管理中至關重要的內容,也是企業經營狀況的直接體現,更是影響企業決策與發展的重要因素。收入的核算與管理對企業當前及未來的發展有舉足輕重的影響。隨著市場經濟的日益發展,企業所面臨的交易事項不斷增多,舊收入準則逐漸無法較好地滿足處理很多新收入業務的需求,因此財務部頒布了新收入準則。收入準則的修訂對企業來說既是一種機遇,也是一種挑戰。本文從新收入準則的收入確認方法、收入確認時點、合同履約內容、適用范圍、信息披露要求、納稅籌劃、企業會計核算等方面,簡要總結新收入準則修訂的主要內容,以促進企業相關人員對新收入準則的理解。同時從提高對合同管理工作的重視、加強財務與業務的契合、培養財務工作者的專業能力、重視銷售合同的簽訂、完善企業的內部控制流程、合理進行納稅籌劃、加強信息披露管理、設置嚴明的監督管理機制等方面,簡要提出企業在新收入準則下的應對措施,以幫助企業適應新收入準則在財務核算中的運用,規范企業的財務核算及管理,更合理準確地反映企業的經營狀況和財務成果。
關鍵詞 新收入準則 主要內容 影響 應對措施
一、引言
衡量和評價企業經營業績的各種指標中,收入指標是基石,沒有收入,無從談起。如果把企業比喻成人體,那么收入就是企業的血液。社會發展至今,隨著所有權和經營權的分離,經營者有責任提供真實、準確、完整的財務報表,反映企業的經營業績,便于所有者投資決策。因此收入確認的準確性至關重要,對企業的經營發展具有重要影響。
社會在發展,時代在進步,市場經濟日新月異,各種交易模式層出不窮,舊收入準則明顯沒有與時俱進,為了規范收入確認,提高財務信息質量,適時推出新收入準則迫在眉睫。2017年7月19日,財政部頒布新收入準則,即《企業會計準則第14號——收入》(2017年修訂)。新舊收入準則對收入確認的判斷核心原則發生了實質性改變,由“主要風險報酬轉移”變成“控制權轉移”,新收入準則的實施無疑會影響企業的收入確認,從而影響企業的經營成果和財務狀況。為規范企業的財務核算及管理,企業相關人員需了解新收入準則的主要內容,管理層也應注重新收入準則在企業中的具體運用。
二、新舊收入準則變化及其對企業的影響
(一)將原收入準則和建造合同準則合二為一
在舊收入準則下,同一類型交易事項會采用不同收入確認方法,有的企業選擇按照原收入準則確認,有的企業選擇按照建造合同準則,財務信息不具有可比性。[1]而在新收入準則下,對所有交易類型的收入,采用統一的收入確認方法,即五步法模型,這種統一的收入確認模型,可以促進企業對收入的確認更加合理規范,并且可以避免舊準則下混亂使用會計處理方法導致的問題,有利于提高財務信息質量。
(二)收入確認的關鍵判斷標準發生轉變
新收入準則頒布前,企業確認收入時點的關鍵判斷標準以決定是否將商品所有權上的主要風險和報酬轉移給客戶,不會考慮商品的控制權是否也轉移了,此判斷標準更多是站在企業角度,更多依賴管理層的主觀估計。多數情況下的交易事項,其風險與報酬的轉移與控制權的轉移能夠保持一致性,但現實的經濟活動中,由于受合同具體條款的約定,會出現主要風險和報酬轉移與控制權轉移不一致的情況。[1]因此新收入準則下,站在客戶的角度,將收入確認時點修改為控制權轉移時點,相比舊收入準則的收入確認時點更為謹慎,且更強調交易事項的實質與合同的履行。
(三)新收入準則明確合同履約內容與交易價格的對應關系
舊收入準則關于合同履約內容與交易價格關系的約定不夠明確。在新收入準則下,五步法模型中明確了需識別合同中的單項履約義務,并將交易價格分攤至各單項履約義務。更加強調交易價格與合同履約內容的對應關系,體現了新收入準則下強調交易業務的實質。
(四)新收入準則的適用范圍更加廣泛
舊收入準則中,僅明確了商品銷售、勞務和讓渡資產使用的收入,部分既包含商品銷售,同時涵蓋建筑安裝的混合銷售業務適用建造合同準則。而新收入準則的適用范圍更加廣泛,建立了統一的收入確認模型以規范各項業務交易的收入確認。這種方式解決了舊收入準則下劃分模糊、錯誤使用會計準則的問題,避免了會計核算方法不同導致的會計信息差異,有利于企業會計信息更加真實準確地反映業務實質。
(五)新收入準則下的信息披露要求與業務交易更加契合
新收入準則提高了對財務信息的披露要求。首先,需以業務交易下的合同為基礎,披露合同資產、合同負債的賬面價值等信息,這點體現了財務信息披露需以企業業務交易為基礎,通過財務信息的披露反映公司的業務經營情況。其次,要求企業在披露與收入確認有關的信息時,要及時變更會計政策與會計估計的內容等。而在舊收入準則下,信息披露要求較低,導致企業披露的財務信息能夠反映的業務經營情況少于新收入準則。
(六)新收入準則對企業稅務的影響
新收入準則中規定的收入確認時點為商品或服務的控制權轉移,即嚴格遵循五步法的規定,按照準則確認收入;企業所得稅稅法條款中規定的收入確認時點主要是基于權責發生制,需達到滿足收入確認的條件方可確認收入;增值稅稅法條款中規定的收入確認時點主要是基于首付實現制,如以開具發票時間、取得銷售款時間等作為納稅收入的確認時點。由此可見,企業會計核算上的收入確認與稅法條款中規定的收入確認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區別,如時間差異、金額差異等。比如以一般商品銷售作為收入確認方式的企業,在向客戶開具增值稅發票時,即為納稅義務的發生時點,與企業是否發貨、客戶是否取得商品控制權無關;而此時,會計核算上并未達到可確認收入的時點,需待客戶取得商品控制權時方可確認收入。
(七)新收入準則對企業會計核算的影響
新收入準則中深化了對業務成本的約定,引入了合同履約成本與合同取得成本的概念,將一系列與合同相關發生的支出按照支出項目的實質性內容,分別計入合同履約成本、合同取得成本,進而分別進行資本化、費用化。此項約定進一步細化了企業對各項業務的核算,也提高了項目毛利率的準確性,更有利于企業管理層的分析及判斷。
新收入準則同時引入了合同資產、合同負債的概念,反映出了履約義務與合同收付款之間的關系。合同資產與應收賬款的區別在于前者的款項取得風險需考慮與合同履約相關的事項,后者的款項取得風險與合同履約無關,僅受時間流逝或其他特定事件的影響。合同負債與預收賬款的區別在于前者范圍較為廣泛,預收賬款的確認條件為已實際收到,合同負債的確認條件除實際收到外,對尚未實際收到的但已獲得收取權利的也可作為合同負債核算。合同資產、合同負債的引入,細化了企業管理層及財務工作者對款項收取風險的分析,更有利于管理層對應收款項的催收及管理。
三、新收入準則下企業的應對策略
通過上述對新舊收入準則變化的剖析,很明顯新收入準則的執行對企業的財務核算和經營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適應新收入準則在企業財務中的運用,規范企業的財務核算及管理,更好地運用新收入準則以反映企業的經營狀況和財務成果,企業自上而下、各個部門之間需要互相配合,早做準備,才能打好這場戰役。
(一)提高對合同管理工作的重視度
新收入準則下的核算是以合同為基礎,因此企業應結合新收入準則中對合同的相關規定,在設計合同條款時考慮各單項履約義務、收取價款的權利、產品交付的條件等,另外對頻繁發生具有同質性的業務,設計制式合同,便于企業在收入核算滿足準則要求的前提下兼顧成本效益原則。[2]
(二)加強財務與業務的契合
新收入準則要求財務信息與業務信息保持聯通,以財務信息反證業務實質,因此企業需提升財務信息與業務信息的一致性、及時性、連貫性。這就要求財務工作者要了解業務,業務工作者也要了解財務,唯有保證財務部門和業務部門之間的信息溝通機制有效暢通,才能使經濟業務在財務報表中有恰當的反映。
(三)培養財務工作者的專業能力
新收入準則對財務工作者專業素養的要求較高,不但要求財務工作者全面理解新收入準則的各項規定,還要結合企業業務實質,更好地實施與運用新收入準則。企業的財務工作者應不斷學習新知識,研究新準則,加強對新準則的理解與運用,提升個人及企業整體的財務水平,主要體現在準確識別單項履約義務、掌握分攤交易價格的方法、判斷控制權轉移的時點、理解與運用新設置的會計科目、掌握相關部門更新的政策等方面。因此,企業不僅需要注重財務工作者專業能力的提升,還需重視財務知識的更新,聘請專家講解新收入準則的實質內容及具體運用,邀請專業人士有效指導收入確認的相關工作,對企業已存在的問題及時進行糾正,對未考慮到的問題設立新的機制,以促進與支持企業財務工作開展。[1]
(四)重視銷售合同的簽訂
企業的收入確認均建立在銷售合同簽訂的基礎之上,合同的簽訂代表雙方對交易的認可及約定。企業的產品及客戶一般處在不斷變化之中,因此銷售合同也會隨著產品及客戶的不同相應發生變更。而且新收入準則相較于舊收入準則更加注重銷售合同條款的約定,如合同履約義務、交易價格、收款約定等,均對企業的收入確認相關的會計核算有重要的影響。因此,企業在簽訂銷售合同時,針對與會計核算相關的合同條款,需提高重視。企業應加強部門間的協商合作,建議業務工作者在擬定合同條款時,可與財務工作者協商溝通,考慮新收入準則的變化帶來的影響,為企業的財務核算打下良好的基礎。
(五)完善企業的內部控制流程
新收入準則的順利實施需要企業各個部門之間相互配合,而這離不開健全的內控制度。隨著信息化普及程度越來越高,現代企業,尤其是大型企業對信息系統的依賴程度不斷增加,新收入準則帶來的企業收入確認時點、收入確認金額、賬單開具方式、財務報表披露信息的變化,必然要求企業信息系統進行相應的更新。企業應根據新收入準則的主要內容和主要節點,完善企業的內部控制流程。針對新收入準則對企業財務和業務的要求,相應完善原有的內部控制機制,以規避風險,更好地實現新收入準則在企業中的運用。同時應考慮新舊收入準則的更迭與過渡工作,合理完善企業的內部控制流程。
(六)合理進行納稅籌劃
企業會計核算上的收入確認與稅法條款中規定的收入確認存在時間、金額等方面的差異。這種納稅時間和納稅金額上的差異,對企業所得稅的確認產生了一定程度的影響。因此企業的管理工作者及財務工作者應聚焦新收入準則的核心內容,掌握納稅義務及企業所得稅的確認依據,將納稅義務與企業實際業務相結合,貫徹落實企業的納稅籌劃制度。同時要求企業財務工作者應加強對稅務相關規定的學習及研究,學習如何合理進行納稅籌劃。要合理利用稅收優惠,選擇最恰當的稅收政策,在合理合規的情況下,針對企業業務制定相應的納稅籌劃方案,減輕企業的稅務負擔。
(七)加強信息披露管理
新收入準則對企業的信息披露更加重視,因此企業需加強財務及業務信息管理,提高信息收集效率和信息的真實可靠率。信息來源于企業的日常工作,因此企業還需從根本上做好人員及制度管理,并要求財務核算工作者及業務核算工作者提升自身技能,提升企業信息披露的質量。
(八)建立嚴明的監督管理機制
企業應建立嚴明的監督管理機制,保證制度與措施的有效實施。應將員工個人的工作能力與績效掛鉤,以更好地激發員工的工作積極性,促進員工對自身能力的提升。[3]另外,加強對員工能力的考評,對不能完成工作的員工給予處罰,以競爭的方式促進員工對工作的投入,以實現企業整體財務水平的提升。[4]此外,要建立嚴明的監督管理制度。新收入準則中對收入的核算涉及較多的專業判斷,因此為防止員工的判斷錯誤,需建立相應的監管制度,采用復核的方式,提高收入核算的準確性。
四、結語
隨著市場經濟的日益發展,收入準則的修訂對企業來說既是一種機遇也是一種挑戰。新收入準則對企業的收入核算更加嚴謹,也更注重財務信息與業務信息的一致性,提升了企業財務信息的可靠性和可比性。新收入準則采用五步法模型確認收入,以控制權轉移替代風險報酬轉移,對企業的財務核算及經營管理提出了挑戰。為規范企業的財務核算及管理,更好地運用新收入準則以反映企業的經營狀況和財務成果,企業相關工作者應采取應對措施,如提高對合同管理工作的重視、加強財務與業務的契合、注重培養財務工作者的專業能力、完善企業的內部控制流程、建立嚴明的監督管理機制等。企業應更加重視財務核算與管理工作,將收入核算工作落到實處。
參考文獻
[1] 劉敏.淺談新收入準則在企業中的應用[J].全球經濟流通,2018(36):136-137.
[2] 王芳.淺談新收入準則對會計核算的影響[J].財經縱橫,2019(22):195.
[3] 江玨秋,何琳.淺析新收入準則的變化及其對會計核算的影響[J].財會研究,2019(33):84-85.
[4] 董永芳.淺析新收入準則的變化及其對會計核算的影響[J].會計師,2019(2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