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玉
在參加鄉村數學骨干教師培育之前,筆者對于微課經常聽聞,也在網絡上觀摩過一些教師的微課作品。起初印象就是把PPT類似的課件播放與教師講解的過程錄制成視頻,給學生觀看,來理解掌握一些重難點知識,感覺對學生所起的作用和課件一樣“換湯不換藥”。尤其微課在課堂教學中運用時,師生如何能夠有效地互動,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是參加主題培訓以來一直存在的困惑,也是積極探索的一個研究方向。微課作為一種新型的課堂形式,融入到小學數學課堂之中,既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也能提升課堂教學質量。本文針對微課在小學數學課堂中的運用,如何促進師生互動進行探討,列舉微課強化師生互動中的幾個主要策略。
缺乏互動是當前微課的局限
從目前的微課研究和實踐來看,多數教師認為微課運用中都是學生先自主觀摩,在觀摩中思考理解知識。微課用于課前預習和課后輔導的較為常見,而把微課用于課堂教學之中,則不是很廣泛。這是由于微課在課堂教學中播放使用時,缺乏平時課堂教學那樣的互動性,不同層次的學生在觀摩過程中理解知識點的情況無法即時得以反饋,而反復播放肯定會對教學時間、優秀學生的重復理解、課堂教學程序造成一定影響。可以說,缺乏互動性是目前不少微課在課堂教學運用時的癥結所在。
一些教師為了能增強微課在課堂中的“互動性”,借助現代多媒體制作技術,為微課在播放時,設計了邊看視頻、邊完成一些練習測試,或停頓下來對重點問題進行交流探討的“互動”效果。筆者認為,這種看一段、停一停,斷斷續續,割裂了學習內容和學習過程的連續性和整體性,“互動”的效果差強人意,而且會讓學生感到索然無趣。事實上,不少優秀教師在微課設計中并不十分關注微課的長和短,而是著重關注微課的品質。他們往往選擇“問題導學”策略,在微課視頻中嵌入深層次、挑戰性的問題,激發和引導學生深入思考,啟發思維。這種以微課視頻和問題為載體,建立的師生聯系、師生影響,才是互動教學的核心和價值。因此,認識微課中的互動性,探尋更為有效的互動方式,是有效設計和應用微課的前提和基礎。
互動策略的探索
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 傳統課堂教師居于主導地位,學生被動接受知識,教學方法落后,難以激發學生興趣。微課背景下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為了學生的一切是教學的主導思想。為此,教師在設計和使用微課時,應堅持“生本理念”,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以及基礎而設計,讓微課真正發揮出特有的作用。
例如,在教學《兩步連乘解決實際問題》時,教師應把握教學的重點——兩步連乘解決實際問題的一般步驟,這也是學生學習的難點,更是學生的弱點。教師可以針對這個解決問題的步驟設計微視頻。通過觀看微視頻,學生掌握了解決實際問題的步驟。而這個微視頻,既解決了教學的重點,也幫助學生對所學知識進行了梳理。
注重微課的實用性 微課的融入,不是為了課堂模式的變化而刻意而為之,應注重融入的有效性。微課融入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主要指有助于學生知識的構建、重點的啟發、難點的突破,通過重點、難點的討論,激發學生參與的主動性。如果微課的融入,與課堂所教學的內容無關,或者聯系不大,那么,微課就有畫蛇添足之嫌。為此,微課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融入,應注重實用性、有效性。微課的運用時,有利于已學知識的梳理。
例如,在《小數的初步認識》第二課時的教學前,教師可以插播一個微視頻,幫助學生一起梳理和歸納上節課的所學的概念等基礎知識。如我們以前學過的表示物體個數的1、2、3、4……是( ),0是( ),它們都是整數。像0.1、0.5、3.2和4.5都是( )。小數中的圓點叫( ),小數點左邊的部分是( )部分,右邊的部分是( )部分,相鄰的兩個數位之間的進率是( )。這個微課向學生呈現后,教師可以開展“搶答”游戲,以游戲助力微課更有效。
另外,為了提高學生的注意力,教師在插播微視頻之后,可以給學生充分的時間,讓學生對微課中的問題進行充分討論,再讓學生交流各自的觀點以及采用的思路和方法,從而激發學生的興趣,強化學習體驗。
注重微課的趣味性 微課的運用,除了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注重微課的有用性、實用性之外,還應注重微課的主要作用——激趣。教師在微課制作和運用時,應當注重趣味性的一面,讓微課的融入為課堂增趣,有趣才能激發學生的興趣,調動積極性,促其互動。
比如,利用微課呈現數學史與數學家的故事,依托學生喜歡聽故事的特點來激活課堂,提高學生參與的趣味性。如在教學《圓的周長》時,教師可以借助于微課呈現快捷的特點,呈現祖沖之發現圓周率的史實。這個微課的融入,不僅豐富了學生的視野,拓寬了教學內容,也滲透了情感教育。
結束語
數學是抽象的學科。抽象的內容、邏輯性強的知識點,往往教師講了學生感到含混不清,學生也缺乏興趣,課堂乏味、沉悶。而如果在學生毫無興趣之時,在學生難以理解之時,把微課融入其中,不僅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能促進學生之間的互動。因此,教師應在課前預習、課堂教學以及課后復習中,注重微課的設計和運用,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進一步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
參考文獻
[1]劉紅艷.小學數學微課設計策略研究[J].教師,2017(28).
[2]王秋根.小學數學微課的設計及應用分析[J].都市家教(下半月),2017(12).
(作者單位:江蘇省盱眙縣管鎮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