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秀娥
【摘 要】目的:分析兒科護理當中誘發護理糾紛的細節和干預方式,并觀察干預效果。方法以2018年1月為界,把200為患兒分為常規組和觀察組,每組100人,常規組未實施針對性防范護理,觀察組實施了針對性防范護理,分析誘發護理糾紛的細節。結果觀察組護理糾紛發生率是2.0%,低于常規組的19.0%(P<0.05);觀察組的護理滿意度為98.0%,高于常規組的74.0%(P<0.05)。結論在兒科護理當中通過實施針對性的防范措施之后提升了護理滿意度,降低了糾紛,可推廣應用。
【關鍵詞】兒科;護理糾紛;干預方法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details and intervention methods of nursing disputes induced in pediatric nursing, and 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intervention. Methods With January 2018 as the boundary, 200 children were divided into routine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100 in each group. The routine group did not carry out targeted preventive nursing, 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carried out targeted preventive nursing, and analyzed the details of nursing disputes. Results The incidence of nursing dispute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2.0%, which was lower than 19.0% in the conventional group (P < 0.05); the nursing satisfaction rat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98.0%, which was higher than 74.0% in the conventional group (P < 0.05). Conclusion In pediatric nursing, after implementing targeted preventive measures, nursing satisfaction was improved and disputes were reduced, which could be popularized and applied.
【中圖分類號】R47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0019(2020)06--01
引言:
兒童是一類特殊群體,在就診的時候家屬難免會出現心浮氣躁的情況,再加上兒科護理本身非常繁瑣,如果某一細節照顧不到就會出現護理糾紛。所以這就必須要樹立起風險意識,強化防范和預見能力,從而達到有效規避的目的。
1 資料和方法
1.1 資料 選擇2017年8月到2019年8月期間在我院接受治療的200位患兒作為研究對象,男童118位,女童82位,年齡在4個月到10歲,平均(3.4±1.3)歲;以2018年為界,我院開始運用針對性的防范護理,把患兒分為常規組(實施前)和觀察組(實施后)。并無顯著差異(P>0.05)。
1.2 方法
1.2.1 糾紛原因 ①當下很多家庭都是獨生子女,孩子是家庭的核心,當他們在就診時家屬經常會過度擔心,增大糾紛風險。②兒科護理工作繁重,所以護理人員在工作當中可能會出現做事不積極及態度不好的情況,缺乏服務意識,導致出現誤會引起糾紛。還有一些人員專業技術比較弱,還有一些人員自身沒有風險意識,沒有做好護理記錄,所以出現問題時無法為自己辯護,進而出現糾紛。③醫院環境可能會給家屬及患兒造成很大的情緒問題。
2.2.2 防范對策 ①營造良好的就醫環境。兒童病房需要科學布局,增加一些孩子喜歡的玩具設備等;在疾病多發的季節中還要合理安排工作時間,改善長期超負荷工作的情況。②提升人員專業水平。醫院平時必須要加強護理人員專業技能的培訓與學習,強化理論水平及操作技能。③提升護士形象。護理人員必須要轉變工作觀念,工作過程中要多微笑,具備一定的同情心和耐心;對家屬擔心的問題必須要給予相應的安慰解釋,從而構建良好的護患關系。④強化護理人員的風險意識,在實際工作中做好記錄工作;并且還要具備相應的法律意識,學會運用法律手段維護自身的利益。
1.3 統計學方法 本次研究所有的數據分析整理都是運用的SPSS20.0軟件,用2檢驗計數資料,用%表示。當P≤5的時候其差異具有一定的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觀察組護理糾紛發生率是2.0%,低于常規組的19.0%(P<0.05);觀察組的護理滿意度為98.0%,高于常規組的74.0%(P<0.05)。見表1。
3 結論
在兒科護理當中誘發護理糾紛的因素非常多,基于此,可以實施針對性的防范措施,降低護理糾紛發生率。在本次研究中,通過改變服務理念,提升護理人員的專業能力,強化與患兒及家屬的溝通等方式有效降低了糾紛發生率,提升了護理滿意度,其差異具有一定統計學習意義。
參考文獻
萬婷.分析兒科護理糾紛原因及護理干預措施[J].家庭醫藥.就醫選藥, 2016(6).
張迎秋.兒科護理中引起護理糾紛的原因分析及防范對策研究[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 2016, 16(89):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