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艷
【摘 要】對于糖尿病足來說,它指的是糖尿病患者下肢發生感染、神經病變、血管病變時,各影響因素相互作用,導致下肢出現壞疽或足潰瘍的情況,使得患者存在足部疼痛癥狀。肢端壞疽、皮膚深潰瘍總稱為糖尿病足。在糖尿病中,糖尿病足這一并發癥的致死率和致殘率均較高,它屬于一種糖尿病慢性并發癥,存在較高的截肢率,所以必須加強對糖尿病足的積極診斷和治療,旨在提高患者的治愈率。
【關鍵詞】糖尿病足;臨床診斷;治療
【中圖分類號】R243【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5-0019(2020)06--01
1 糖尿病足的臨床表現
糖尿病足早期的癥狀并不明顯,因此很容易被忽視。但如果癥狀出現惡化,就可能導致截肢的危險,因此注意糖尿病足的早期癥狀尤為重要。糖尿病足臨床表現有以下幾種情況。由感覺神經病變引起,則通常先在肢體遠端即腳趾附近部分出現癥狀,并逐漸向近端發展,它的常見癥狀為對疼痛、溫度覺、輕觸覺、本體感覺的感知減弱,如足部刺痛或是潰破后沒有疼痛的感覺,麻木發涼,且易出現凍傷或燙傷,患者會感覺腳部皮膚上像有螞蟻在爬行的感覺,行走時也有踩棉花的感覺。由運動神經病變引起,通常表現為足部肌肉以及皮下組織萎縮,趾間關節變形,出現爪狀趾畸形,足底出現雞眼或是足部形態改變,產生足部畸形。
由自主神經病變引起,則通常表現為皮膚的正常排汗、溫度及血運調節功能喪失,導致四肢皮膚多汗或少汗,局部組織柔韌性降低,皮膚干燥、角化,形成厚的胼胝,常常容易破、碎和開裂、出現水泡,還很容易合并感染。
2 糖尿病足的治療
2.1 外科治療手段
2.1.1 常規外科治療
對患者進行局部清創治療,將壞死組織清除,合理引流,并對患者病變部位進行常規消毒換藥處理。
2.1.2 動脈重建術 動脈重建術主要對糖尿病壞疽大血管病變患者進行治療。針對部分大血管病變導致的肢端壞疽情況,通過該方法治療能夠使患者免于進行截肢手術。主要方法包括:(1)截肢術:雖然會使患者殘廢,然而為了保證生命安全,必須對患者進行截肢治療;(2)帶蒂大網膜移植術:該治療方法對腓動脈、脛后動脈及脛前動脈阻塞者比較適用;(3)動脈內膜切除術:主要用于治療局限性動脈或大血管的狹窄或阻塞。因手術結束后存在不光滑的血管內膜,部分患者較易導致血栓形成,從而使血管腔再次出現阻塞情況;(4)血管搭橋術:術后存在較高的血管通暢率,死亡率較低,如果手術失敗,還需要對患者進行截肢治療。
2.2 介入放射學治療
現階段,主要的介入放射學醫治辦法包含:激光血管內成形術、血內血栓膠囊取除術、血管內支架成形術、經皮血管腔成形術等。上述醫治辦法均存在禁忌證和適應證。對大血管具有抱負的作用,對小血管存在較差的作用。假如存在不熟練的操作,會導致遠端小血管栓塞、動脈夾層瘤、血管壁決裂及部分血腫等相關并發癥發作。然而為保全患者肢體,上述醫治辦法仍然是一種比較抱負的醫治手段。
2.3 內科綜合醫治
2.3.1 內科綜合醫治階段
(1)基礎醫治階段:該階段醫治用藥需求在醫治的整個過程中貫穿。主要有支撐醫治、并發癥醫治、改進微循環、再疏通大血管、抗感染及操控糖尿病等相關醫治。在此階段中需求注意的內容是:針對壞疽部分,需求使其保持曉暢的引流狀況,但不需求過分對其進行清創處理;(2)去腐階段:經過基礎醫治后,患者的病況狀況會在必定程度上得到改進,有用操控感染和血糖水平,改進了機體的循環狀況,同時基本糾正了各種并發癥。然后給予患者去腐醫治,經過手術清創,將壞死安排逐步清除,使引流深度加大,使創面時間保持清潔狀況,然后促進安排再生;(3)生肌階段:經過基礎醫治和去腐醫治,明顯改進了患者的全身狀況,同時改進了患者的微循環和循環妨礙狀況,有用操控患者感染和血糖水平,明顯糾正了相關并發癥,并且逐步清除了壞疽安排,有用減少了分泌物,該階段醫治的要點內容為:對各種生肌藥物進行充分運用,使肉芽安排得到有用成長,然后促進創面迅速愈合。
2.3.2 內科綜合醫治辦法
(1)對高血糖進行有用操控:經過運用胰島素注射、口服降糖藥及操控飲食等相關醫治辦法,有用操控患者的血糖水平,然后促進壞疽快速愈合;(2)抗生素抗感染醫治:經過有用的抗生素對患者的感染狀況進行有用操控。臨床常用的抗生素主要有:先鋒霉素、慶大霉素、鏈霉素及青霉素等,對患者施行靜脈滴注或肌肉注射醫治,直至有用操控患者的感染狀況;(3)溶栓、抗凝、擴血管醫治:對患者進行活血化瘀醫治,使患者的循環和微循環狀況得到改進。丹參、脈絡寧、川芎嗪、山莨菪堿是常用的活血化瘀藥物,一般對患者進行靜脈滴注醫治,1個療程為3周時間。經過醫治使患者構成側支循環,促進肉芽安排重生,然后有利于壞疽愈合;(4)神經功能康復醫治:康復神經功能的藥物主要有:ATP、維生素B12、維生素B1、前列腺素E1及康洛素等;(5)對各種急慢性并發癥進行活躍糾正:低蛋白血癥、酮癥酸血癥、心腦腎及對壞疽愈合發生不良影響的相關因素;(6)有用處理壞疽部分:在對患者進行基礎醫治的過程中,不要急于對患者進行徹底或大面積的清創手術;在去腐階段,應當經過“蠶食”的辦法將壞死安排逐步清除,使引流時間保持曉暢狀況,切勿進行過度沖洗,防止出現細菌沿韌帶間隙和肌腱不斷擴大和延伸的狀況;生肌階段需求經過表皮成長因子、生肌膏、苯妥英鈉、康復新及654-2等相關藥物對患者進行部分貼覆醫治,有利于肉芽安排快速成長。假如壞疽由大血管引起,不只需求對患者進行介入醫治和血管重建術醫治,還需求對患者進行妥拉蘇林、654-2股動脈注射醫治。經過高壓氧艙對厭氧菌感染患者進行醫治。
結論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最常見而又嚴重的合并癥,以病程長,難治好,高經濟負擔,高心理壓力,高致殘率,高致死率為特點。就其醫治而言,需求多學科干預的綜合醫治。臨床研討表明中西醫結合醫治糖尿病足的效果優于單純西醫或中醫醫治。盡管近年來糖尿病足的醫治辦法得到了不斷的發展和完善,但防患于未然,減少糖尿病足的發作率才是最主要的辦法。
參考文獻
張彩鳳.糖尿病足辨證護理體會[J].河南中醫,2019,39(08):1293-1296.
薛小青,徐剛鋒.中藥足浴在糖尿病足周圍神經病的臨床應用[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9,19(60):207+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