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喆

【摘 要】目的:研究口內入路內鏡輔助下頜骨縮小整形術的臨床效果。方法:選取本院2017年2月-2018年8月收治的98例行口內入路內鏡輔助下頜骨縮小整形術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對其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觀察其治療效果。結果:所有患者的手術都取得了預期效果。在隨后的6-12個月的隨訪中,有1例出現張口受限,一例出現傷口延遲愈合,術后6個月恢復正常。有1例患者對整形效果不滿意,7個月后,同意進行咬肌部位A型肉毒素注射治療,對整形效果比較滿意。結論:經口內入路,在內鏡輔助下,行頜骨縮小整形術,療效確切,能夠提高整形效果,患者滿意度高,具有較強的安全性。
【關鍵詞】口內入路;內窺鏡;下頜骨縮小整形術
【中圖分類號】R782.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0019(2020)06--01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其對于美的追求也越來越高。更多的人們選擇利用整形手段來改變自己的容貌,提高顏值[1]。下頜骨整形手術就是面部整形的一種手術方式。通過手術方式,將患者的下頜骨縮小,以改變其臉型。隨著醫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在內窺鏡的幫助下,下頜骨縮小手術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越來越高[2]。本研究對98例行口內入路內鏡輔助下頜骨縮小整形術患者進行研究,療效顯著,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7年2月-2018年8月收治的98例行口內入路內鏡輔助下頜骨縮小整形術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對其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其中,男8例,女90例,年齡18-58歲,平均(28.62±5.38)歲。兩組數據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可以進行對比。
1.2 方法 所有患者行口內入路內鏡輔助下頜骨縮小整形術。
1.2.1 切開分離 患者采用局麻或者氣管插管全麻方式,術前為患者使用安爾碘稀釋液進行口腔消毒處理。從口腔內下頜骨升支下前緣取一合適切口,將前庭溝外側升支到第二前臼齒的黏膜和軟組織切開,深度直達下頜骨表面,進行骨膜分離。將拉鉤放入內窺鏡中,拓寬視野,固定內窺鏡[3]。在內窺鏡下,對患者的下頜骨軟組織進行剝離,暴露下頜骨升支中下部、下頜角和下頜骨。注意保護頦神經及下齒槽神經血管束。
1.2.2 下頜角外板減薄 先行標記下頜骨需要磨削的部位。接著在內窺鏡下,使用橄欖型粗齒磨頭磨削頜骨體外板和下頜骨升支下前緣[4]。厚度約為3-45mm。當骨面有密集的點狀血跡,下頜骨部位形狀比較清晰時,停止磨削。
1.2.3 下頜骨截骨 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使用擺鋸對其下頜骨進行截除,取出截除的骨組織。
1.2.4 下頜緣修整 在內窺鏡的幫助下,使用磨頭對切除后的下頜骨進行邊緣修整,形成線條流暢、清晰的骨外緣形狀;
1.2.5 縫合傷口 在內窺鏡下,將咬肌肥大的患者內層咬肌組織去除。使用鹽水清洗手術部位,清除殘余組織,留置引流管。使用5-0號線縫合傷口,加壓包扎。
1.3 觀察指標 觀察患者經整形手術后的療效。
2 結果
本組98例患者,整形手術都取得了預期效果。在隨后的6-12個月的隨訪中,有1例出現張口受限,一例出現傷口延遲愈合,術后6個月恢復正常。有1例患者對整形效果不滿意。7個月后,同意進行咬肌部位A型肉毒素注射治療,對整形效果比較滿意。見表1。
3 討論
社會不斷的發展,人們對美的追求也在不斷提高。整形手術的出現,滿足了人們的需求。隨著醫療技術的發展,下頜骨縮小手術已經取得了很大的進展,口內切口手術方法的安全性也比較高[5]。在手術中,由于口內入路的方式,手術醫師的視野受限,手術操作難度比較大,對神經和血管束產生一定的威脅。內窺鏡技術的應用,使得手術醫師的視野更加清晰??谇粌鹊能浗M織和骨組織清晰的暴露出來,有助于拓寬視野,增加整形手術的安全性[6]。在內窺鏡的直視下,局部組織得到放大,手術醫師也能夠在清晰視野的幫助下,避免對患者的神經和血管造成損傷。在剝離軟組織時,也能夠把握剝離的尺度。加上內窺鏡的全屏效果,手術醫師也能夠對出血情況進行準確的把握。
內窺鏡還能夠將截骨進行標記,尤其是長弧形截骨,這樣可以保證術后患者臉型的對稱性。還能夠把一些肥大的咬肌組織進行清除,將手術盲區進行展示。內窺鏡手術后的患者,其面部線條更加的流暢。在對體外板進行減薄時,使用內窺鏡技術,可以保護患者的骨髓腔,防止其出血,僅針對外板進行磨削,手術操作更加安全。
本研究中,從整形結果來看,所有患者的手術都取得了預期效果。在隨后的6-12個月的隨訪中,有1例出現張口受限,一例出現傷口延遲愈合,術后6個月恢復正常。有1例患者對整形效果不滿意,7個月后,同意進行咬肌部位A型肉毒素注射治療,對整形效果比較滿意。
總而言之,經口內入路,在內鏡輔助下,行頜骨縮小整形術,療效確切,能夠提高整形效果,患者滿意度高,具有較強的安全性,在臨床治療中可加以采用。
參考文獻
呂金陵,周珍艷,王曉娟.口內切口內窺鏡直視下下頜角縮小整形術[J].中國美容醫學,2010,19(6):804-805
趙珍珍,宋建星.下頜角區域解剖結構特征與顱耳溝微創切口[J].中國組織工程研究與臨床康復,2009,13(7):429-430
袁繼龍,柳大烈,石杰.口內入路精確骨皮質劈除的面部輪廓重塑術[J].中國美容整形外科雜志,2009,22(6):210-211
邱爽,陳瑩,歸來,等.患者參與的計算機輔助設計在個性化下頜骨弧形截骨術中的應用[J].中國美容醫學,2011,20(7):1003-1004.
楊曉松.下頜角整形術中切除咬肌對下頜運動功能的影響[J].山東醫藥,2008,48(3):78.
鄒維英.口內入路雙下頜角良性肥大截骨磨削矯正術的手術配合[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09,5(12):5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