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光博 金月梅
【摘 要】目的:通過分析抗青光眼術后發生惡性青光眼的原因及治療方法,希望能將更好的治療和臨床診斷方法提供給臨床。方法:對2016.12月年-2018.12月間來我院眼科就診的22例抗青光眼術后發生惡性青光眼患者資料,對其治療方法進行了解,并對前后眼壓和房深度變化進行比較。結果:有2眼(9.0%)藥物治療有效。有18眼(82.0%),白內障摘除聯合前部玻璃體切除聯合玻璃體腔穿刺抽液治療有效。有2例(9.0%)玻璃體腔穿刺抽液聯合白內障摘除聯合前部玻璃體切除治療有效。和術前相比,術后1月眼壓明顯降低,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結論:術前持續高眼壓、淺前都會導致房惡性青光眼發生;臨床上治療采取晶狀體摘除聯合前部玻璃體手術,能有效降低術后惡性青光眼的發生率。
【關鍵詞】惡性青光眼;抗青光眼;診治
【中圖分類號】R47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0019(2020)06--02
作為閉角型青光眼術后一種較為嚴重的并發癥,惡性青光眼又被稱為睫狀環阻滯性青光眼,嚴重的會導致雙眼或單眼失明。惡性青光眼通常是在內眼手術
后數天、數月發生。其中發生惡性青光眼的首要原因,就是青光眼濾過性手術[1]。本研究對我院眼科收治的抗青光眼術后發生惡性青光眼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分析,對于該病發生的危險因素及有效治療措施進行探討,旨在為臨床治療提供借鑒和參考。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回顧性分析2016.12月年-2018.12月間來我院眼科就診的22例抗青光眼術后發生惡性青光眼患者資料。其中18例女,4例男。平均年齡(56.82± 4.58)歲,實施1一12月的隨訪時間。
1.2 治療方法
一經確診后,全部惡性青光眼患者先給予協同治療措施,既采用房水生成抑制劑、散瞳睫狀肌麻痹劑等,試行玻璃體前界膜切開術和Nd:YAG激光晶狀體后囊膜人工晶體眼。如果激光聯合藥物治療超過5天,眼壓還是呈現增高趨勢、前
房愈淺,說明患眼具有較差的情況,會逐漸加重對角膜內皮影響及傷害,很難控制病情。為了對現有的視功能進行保護,可采用手術治療措施,對病情進行緩解[2]。手術中,會降低眼壓,前房穿刺注人消毒空氣形成前房。若對前部玻璃體切割術直接實施,會形成前房空間。繼續咬切晶狀體,直至有效解除睫狀環阻滯,完全溝通前后房。術后處理:注意定期隨訪,糖皮質激素點眼,將藥物量逐漸減少[3]。
1.4 治療有效標準:眼壓≤21mmHg,有正常的深度,形成良好的前房。前房形成良好、深度正常,
1.5 觀察指標 隨訪時間為1-12個月,對患者手術效果及眼壓情況進行觀察。術后1月,逐漸消失了前房炎癥,眼球傷口具有良好的愈合,具有相對穩定的房水生成及循環狀態,作為術后觀察比較的時間點。
1.6 統計學方法 統計學分析采用SPSS 13.0,以均數士標準差表示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
2 結果
有2眼(9.0%)藥物治療有效。有18眼(82.0%),白內障摘除聯合前部玻璃體切除聯合玻璃體腔穿刺抽液治療有效。有2例(9.0%)玻璃體腔穿刺抽液聯合白內障摘除聯合前部玻璃體切除治療有效。和術前相比,術后1月眼壓明顯降低,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3 討論
惡性青光眼已有100多年的發展歷史,但目前臨床上尚未明確其病因。作為臨床抗青光眼術后嚴重的并發癥之一,惡性青光眼是原發性閉角型青光眼術后導致的,持續性增高眼壓,前房變淺直至消失、睫狀體腫脹、逐漸加重病情,為其常見臨床表現。惡性青光眼雖然具有較低的發病率,但卻能產生極大的危害性,會嚴重損害到視功能,甚至會損傷到視力[4]。前后房相通是治療惡性青光眼治療的關鍵,能對不斷惡化的房水逆流進行組織,以顯著控制疾病進展。患者入院確診后,可根據病情的不同,采用對癥處理措施。通過臨床觀察,為了保護患者的視功能和疾病預后,選擇合理的時機非常關鍵。臨床上常用的治療措施有皮質類固醇激素、降眼壓和經睫狀肌麻痹,患者會不同程度的消退角膜水腫、逐漸減輕前房炎癥反應、緩解高眼壓狀態,使眼球呈現相對穩定的狀態[5]。此時施行手術,球后或球旁麻醉能對患眼疼痛發揮有效的緩解作用。使驅逐性脈絡膜出血的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減少,并且能夠提高患者術中舒適度,增強了手術安全性,使患者能對手術積極配合,手術操作具有相對穩定的空間和清晰的術野,大大降低了手術風險。
綜上所述,術前持續高眼壓、淺前都會導致房惡性青光眼發生;臨床上治療采取晶狀體摘除聯合前部玻璃體手術。為了有效降低術后惡性青光眼的發生率,青光眼圍手術期細致的臨床處理是行之有效的措施。術前應認真檢查患眼,對短眼軸、淺前房的患者高度重視,術中注意維持穩定的前房,術后合理應用睫狀肌麻痹劑,對于是否發生惡性青光眼進行準確預判,以此對發生惡性青光眼進行有效的抑制。惡性青光眼一經確診,與患者病清相結合,采取積極有效的治療方法,都會使治療效果達到最佳。
參考文獻
蘇為坦治療抗青光眼術后眼壓失控的療效觀察[J].趙潔,吳娜,閆木林.中國醫藥指南.2016(32):66-68
抗青光眼術后眼壓失控白內障手術探討[J].郭淑玲,李海冰,郭春強.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7(30):102-104
抗青光眼術后低眼壓的病因與治療[J].李海軍,謝琳.眼科新進展.2014(10):38-40
復合式小梁切除術治療抗青光眼術后眼壓不降30例[J].陳安穎,劉杏,鐘毅敏,黃晶晶.廣東醫學.2008(05):113-115
抗青光眼術后睫狀體脈絡膜脫離的治療體會[J].郭躍俠,呂建華,程素棉,唐廣賢.眼外傷職業眼病雜志.附眼科手術.2000(03):4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