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龍河 楊剛志
【摘 要】目的:分析和研究血清同型半胱氨酸的檢測在心血管疾病中的臨床作用。方法:于2018年5月-2019年7月期間分別在我院選取48例高血壓患者和48名健康體檢者作為研究對象,并將其分組為研究組和對照組。對所有人員均進行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的檢測,完成檢測之后,對比和分析兩組人員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的檢測值。結果:檢測后臨床指標的對比方面,相較于研究組檢測后的Hcy水平(20.03±5.16)μmol/L和高Hcy率31.25%,對照組檢測后的Hcy水平(8.82±2.21)μmol/L和高Hcy率4.17%更為正常,二者之間的比較有意義(P<0.05)。結論:對患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進行血清同型半胱氨酸的檢測,可將其作為評估疾病、治療、預后的重要指標,有利于為患者疾病治療工作的開展提供更多的依據,是促進患者身體健康水平持續提升的優質手段,值得臨床推廣使用。
【關鍵詞】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心血管疾病;檢測效果
【中圖分類號】R59.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0019(2020)06--01
心血管疾病是心臟血管和腦血管疾病的統稱,泛指由于高脂血癥、血液黏稠、動脈粥樣硬化、高血壓等所導致的心臟、大腦及全身組織發生的缺血性或出血性疾病,擁有著極高的致死率,對于患者的生命有著嚴重的威脅[1]。心血管疾病具有發病急驟、疾病進展速度快的特征,自1969年由McCully首次提出高水平的同型半胱氨酸濃度是引起血管病變的原因以來,對患者進行同型半胱氨酸濃度的檢測,將其作為患者疾病診斷和治療的依據越來越受到醫護人員的重視,有利于患者疾病治療效果的提升[2]。因此為了促進心血管疾病患者身體健康水平的持續提升,我院以48例高血壓患者和48名健康體檢者為例進行了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檢測研究方面的工作,研究主要內容闡述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研究起止時間以2018年5月-2019年7月為準,將我院選取48例高血壓患者和48名健康體檢者分別作為研究組和對照組進行臨床分析。其中對照組中男女健康體檢者人數分別為25名和23名,年齡為28-71歲,均值為(49.32±1.36)歲。另一組研究組中男女病患人數均為24例,患者的年齡為31-72歲,均值為(49.48±1.45)歲,對兩組人員均進行血清同型半胱氨酸的檢測。相較于兩組人員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經檢查顯示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P>0.05)。
1.2 檢測方法 為提高對被檢測人員進行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檢測的質量,檢測人員將循環酶法運用其中進行了相應的工作,主要方法如下:在進行血清的采集工作前,指導被檢測人員在12小時內禁食,之后于第2天早上8點以空腹狀態進行5毫升靜脈血的采集。然后按照3000r/min轉速對采集的血液進行10分鐘的離心處理,并對其中的上層血清液進行,之后將其放置于冷凍室環境冷凍,接著嚴格按照相關說明標準進行循環酶檢測。而為了避免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檢測工作的開展受到影響,禁止心血管疾病患者在檢查前服用利尿劑。完成兩組人員的檢測之后,對檢測數據進行嚴格的分析。
1.3 觀察指標 對比和分析兩組人員經過檢測后的臨床指標。臨床指標的對比以檢測兩組人員的同型半胱氨酸(Hcy)檢測值和高Hcy率為主,指標越異常,越表明患者患上了各種類型的心血管疾病。
1.4 統計學分析 統計學軟件為SPSS24.0,并對我院所進行研究后產生的數據進行記錄和分析。計量資料表示形式:();計數資料表示形式:%。而進行數據檢驗期間,則采用t值以及卡方值2予以代表,并且使用P<0.05表示兩組數據之間的比較具有可比性。
2 結果
檢測后臨床指標的對比方面,相較于研究組檢測后的Hcy水平和高Hcy率,對照組檢測后的Hcy水平和高Hcy率更為正常,二者之間的比較有意義(P<0.05),如表1所示。
3 討論
當前隨著我國醫療技術水平的持續提升,研究人員在進行研究的過程中發現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高低是導致心血管疾病的又一危險因素。作為蛋氨酸代謝的主要產物,如果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出現了過高現象,可導致內皮細胞損傷,特別是如果患者還受到了高血壓疾病的影響,很容易導致膠原纖維、血管壁彈力層破壞等問題的出現。同時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能有效促進血栓調節因子水平,進而激活凝血因子、C反應蛋白,導致血小板中前列腺素合成水平上升,血小板黏附作用、聚集作用提升[3]。因此在臨床上要想幫助心血管疾病患者恢復身體健康,需要對患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做好血清同型半胱氨酸的檢測工作,進而交于患者的主治醫師進行針對性醫療方案的制定,是促進患者疾病問題得到良好改善的優質措施。
結合研究,檢測后在臨床指標的對比方面,相較于研究組檢測后的Hcy水平和高Hcy率,對照組檢測后的Hcy水平和高Hcy率更為正常,二者之間的比較有意義(P<0.05)。以此表明,對患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進行血清同型半胱氨酸的檢測,可將其作為評估疾病、治療、預后的重要指標,有利于為患者疾病治療工作的開展提供更多的依據,是促進患者身體健康水平持續提升的優質手段,值得臨床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程燃, 何云燕, 張佳星.心力衰竭患者血清腦鈉肽、同型半胱氨酸和血脂聯合檢測的臨床意義[J].重慶醫學, 2017, 46(18):2483-2485.
華文娟, 李雪峰, 朱福海,等.體檢人群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的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慢性病預防與控制, 2017, 25(11):824-827.
楊莉萍, 蔡木發.心血管疾病患者聯合檢測同型半胱氨酸及葉酸的臨床意義[J].廣東醫學, 2017, 38(15):2361-2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