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淑斌 武桂榮

【摘 要】目的:研究治療創傷骨科患者應用微創技術的效果。方法:本文于本院創傷骨科患者中隨機選取70例,對照組采取傳統切開復位內固定手術治療,觀察組采取微創閉合復位技術治療,對比兩組治療效果。結果:經本文研究,觀察組靜脈血栓0例(0%),下肢腫脹1例(2.9%),切口感染1例(2.9%),關節僵硬0例(0%)。觀察組手術時間(64.27±11.34)min,手術出血量(124.26±37.12)ml,換藥次數(9.87±1.45)次,傷口愈合時間(14.75±3.64)d,住院時間(7.14±12.83)d。與對照組對比,差異顯著(P<0.05)。結論:對創傷骨科患者采取微創技術治療,可提高手術安全性,達到理想的手術效果,其手術出血量和傷口愈合時間更短,患者康復速度更快,可在臨床上推廣應用。
【關鍵詞】創傷骨科;微創技術;手術治療
【中圖分類號】R687【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0019(2020)06--01
前言:創傷骨科發病率較高,多由于車禍、墜落等因素造成,患者關節功能受到嚴重損傷,威脅其正常生活工作。手術是主要治療方式,傳統治療方法使用切開復位內固定術治療,創傷性較大,手術期間出血量大,威脅到預后效果。使用微創技術治療逐漸廣泛應用,可以獲得理想的治療效果,并改善傳統手術治療的缺陷。本文于本院2017年1月~2019年1月的創傷骨科患者中,隨機選取70例分析治療效果: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以本院70例創傷骨科患者為樣本,對照組35例,性別:男/女=19/16,年齡(41.29±4.36)歲。觀察組35例,性別:男/女=18/17,年齡(43.49±4.98)歲。兩組患者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對照組使用切開復位內固定術治療,對患者實施麻醉,從創傷區域切口入路,將周圍組織鈍性分離,將骨折或者病變位置完全暴露,將壞死組織及淤血等完全清除,使用生理鹽水沖洗。使用C-臂機觀察骨折位置,使用螺釘和鋼板固定。手術后使用C-臂機觀察螺釘固定情況,最后縫合護理。觀察組使用微創閉合復位技術治療。患者手術前使用支架或者石膏制動3~7d,然后進行微創技術治療??扇砺樽砗蜕窠涀铚樽怼H缂珀P節損傷患者可從患側肢的外側肩峰切口,將三角肌劈開,不破壞腋神經[1]。患側肢遠端另做切口,兩切口通過三角肌連接,骨折端復位后放置鋼板,從切口兩端鉆孔測深將螺釘擰入。膝關節和髖關節創傷患者,還需要利用關節鏡觀察關節組織情況,清除多余組織和淤血,仔細觀察患者關節囊和交叉韌帶是否受到損傷。手術方法還需要根據患者創傷情況進行調整,手術完成后按常規方法引流。
1.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1.0軟件處理數據,P<0.05視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手術并發癥情況對比 觀察組靜脈血栓0例(0%),下肢腫脹1例(2.9%),切口感染1例(2.9%),關節僵硬0例(0%),與對照組對比,差異顯著(P<0.05),詳見表1:
2.2 兩組患者手術相關指標對比 觀察組手術時間(64.27±11.34)min,手術出血量(124.26±37.12)ml,換藥次數(9.87±1.45)次,傷口愈合時間(14.75±3.64)d,住院時間(7.14±12.83)d。與對照組對比,差異顯著(P<0.05),詳見表2:
3 討論
創傷骨科患者病因多樣,如開放性骨折、四肢骨折等,患者受傷后表現出周圍組織受損嚴重,關節功能表現異常,若未能及時治療,對預后產生嚴重影響。目前治療創傷骨科患者可使用傳統切開復位內固定術以及微創技術等方法[2]。微創閉合復位技術相比于傳統治療技術,優勢更加明顯。經本文研究,觀察組手術時間(64.27±11.34)min,手術出血量(124.26±37.12)ml,換藥次數(9.87±1.45)次,傷口愈合時間(14.75±3.64)d,住院時間(7.14±12.83)d。與對照組對比,差異顯著(P<0.05)??梢娢撌中g手術時間短,出血量顯著減少,不會對機體產生過大刺激,有助于患者快速康復,縮短患者治療時間。微創手術安全價值更高,手術過程不會對患者骨骼和骨膜產生損傷,規避骨折移位的風險。
同時由于微創閉合復位手術治療彈性恢復力較強,患者的骨質部位可以保持穩定狀態,不會受到骨折部位的張力,有助于骨痂快速形成,加快骨折部位的愈合。本研究顯示,觀察組靜脈血栓0例(0%),下肢腫脹1例(2.9%),切口感染1例(2.9%),關節僵硬0例(0%)。證實微創手術并發癥發生率明顯小于傳統手術治療,更有效加強手術安全性,改善預后,可有效促進患者康復。
綜上所述,對創傷骨科患者采取微創技術治療,可保證手術安全性,達到理想的手術效果,其手術出血量和傷口愈合時間更短,患者康復速度更快,可在臨床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韋慶,袁煒慶,楊昆,等.微創技術在創傷骨科臨床治療中的應用效果觀察及對患者滿意度的影響[J].中國社區醫師,2018,34(30):80-81.
孫禹.微創技術在140例骨科創傷患者臨床治療中的應用分析[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8,12(01):4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