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其瑾

【摘 要】目的:探索地佐辛靜脈麻醉聯合羅哌卡因局部浸潤麻醉在腹腔鏡結直腸癌根治術中的應用。方法:選擇120例腹腔鏡結直腸癌根治術患者為試驗對象,選擇區組隨機化分組,各60例,分別選擇羅哌卡因局部浸潤麻醉、地佐辛靜脈麻醉聯合羅哌卡因局部浸潤麻醉。結果:觀察組睫毛反射消失時間(1.15±0.21)min、意識清醒時間(14.98±1.27)min、睜眼時間(3.13±0.51)min、拔管時間(5.64±1.51)min短于對照組,手術中30分鐘VAS評分(2.28±0.21)分、術后10分鐘VAS評分(1.57±0.43)分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在實施腹腔鏡結直腸癌根治術時運用地佐辛靜脈麻醉聯合羅哌卡因局部浸潤麻醉效果顯著。
【關鍵詞】地佐辛;羅哌卡因;麻醉;腹腔鏡結直腸癌根治術
【中圖分類號】R735.37【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5-0019(2020)06--02
腹腔鏡結直腸癌根治術可隨著微創時代的到來,開始廣泛推廣于臨床,與傳統手術相比,更具有術后恢復快、安全性高、創傷小等優勢,但隨著相關研究增多,臨床學者發現術前、術中的應激反應可影響手術進展和效果。而抑制應激反應的主要措施的麻醉,目前常用麻醉措施為局部浸潤羅哌卡因、地佐辛靜脈麻醉,其各具有優劣性[1]。而本文在面對腹腔鏡結直腸癌根治術患者時,采用不同麻醉方式,如下文所述。
1 資料和方法
1.1 資料
120例腹腔鏡結直腸癌根治術患者為試驗對象,選擇區組隨機化分組,分為兩組,此次試驗均在2017年8月16日至2018年8月16日期間完成。入選標準:(1)患者均無手術禁忌癥,術前經心電圖檢查、肝腎功能檢查,結果顯示正常;(2)ASA(美國麻醉醫師協會分級)在I~II級之間;(3)患者經影像學檢查,確診為結直腸癌病變。排除標準:(1)排除合并內分泌疾病患者;(2)排除藥物成癮史或存在藥物過敏史患者;(3)排除伴有嚴重心肺疾病史患者。
觀察組平均年齡為(52.68±3.42)歲,平均體重(65.44±4.39)kg,男31例,女29例;ASA分級:34例II級,26例I級;手術類型:35例右半結腸切除,25例左半結腸切除。對照組平均年齡為(52.79±3.51)歲,平均體重(65.23±4.44)kg,男32例,女28例;ASA分級:33例II級,27例I級;手術類型:36例右半結腸切除,24例左半結腸切除。兩組資料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兩組患者均需在進入手術室后,建立靜脈通道,監測心電圖、血氧飽和度、動脈血壓、心率等指標。誘導麻醉藥選擇:0.15mg/kg苯磺酸阿曲庫銨、0.08~0.12mg/kg咪達唑侖、0.1~1.0ug/kg舒芬太尼、0.2~0.6mg/kg依托咪酯。進行機械通氣,呼末二氧化碳分壓為29~34mmHg,潮氣量9~11ml/kg,呼吸頻率10~16次/min,氧流量每分鐘2L。麻醉藥物維持:間斷靜脈滴注5~10ug舒芬太尼+7mg阿曲庫銨,靜脈輸注每分鐘4~8mg/kg丙泊酚。對照組采用羅哌卡因局部浸潤麻醉,在切片前10分鐘,局部注射20ml羅哌卡因(0.5%),在手術結束前30分鐘,靜脈注射2ml生理鹽水。觀察組采用地佐辛靜脈麻醉聯合羅哌卡因局部浸潤麻醉,切片前與對照組相同,局部注射羅哌卡因,手術結束前30分鐘,靜脈注射10mg地佐辛。兩組在手術結束后,送入恢復室,并靜脈注射0.5mg阿托品和1mg新斯的明。
1.3 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VAS評分、睫毛反射消失時間、意識清醒時間、睜眼時間、拔管時間。VAS評分(視覺模擬疼痛評分)[2]:最高分10分(代表當前機體劇烈疼痛感),最低分0分(代表機體無明顯疼痛感)。
1.4 統計學處理 實施SPSS22.0軟件統計學處理,當P<0.05時代表統計存在差異。
2 結果
觀察組VAS評分低于對照組(P<0.05)。如表1所示:
3 討論
腹腔鏡結直腸癌根治術是目前治療結直腸癌金標準,屬于微創技術,雖可控制病情惡化,但可因麻醉選擇影響手術效果。目前常用的麻醉技術為局部浸潤羅哌卡因、地佐辛靜脈麻醉,其中羅哌卡因屬于長效局麻藥,是酰胺類藥物,能夠起到明顯局部鎮痛、鎮靜、神經阻滯等作用,通過抑制神經細胞鈉離子通道,阻斷神經傳導和興奮;地佐辛屬于阿片受體激動拮抗劑,能夠對u受體發揮拮抗、激動等雙重作用,發揮較強鎮靜、鎮痛療效[3]。本次聯合局部浸潤羅哌卡因、地佐辛靜脈麻醉方式,更能夠減少外周和中樞敏感化,阻斷疼痛病理生理機制的不同相對靶位,減少機體對硬膜外鎮痛的依賴性,阻斷手術初期刺激性傳入中樞神經系統,減少外周傷害刺激性,減輕外周敏感,同時還可減少神經損傷、硬膜外血腫等發生率,利于意識恢復,縮短術后睫毛反射消失時間,獲取滿意鎮靜、鎮痛效果。
總而言之,聯合麻醉能夠發揮較強鎮靜、鎮痛功效,用于實施腹腔鏡結直腸癌根治術患者中效果顯著。
參考文獻
肖娜.不同麻醉方式對直腸癌根治術后患者認知功能及安全性的影響[J].醫學臨床研究,2019,36(2):396-397,398.
陳敬鋒,許禮旭,陳磊等.不同麻醉方式對直腸癌患者感染圍術期細胞免疫功能的影響[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6,26(17):4029-4031.
孫鑫,宋杰,楊雪峰等.地佐辛在直腸癌根治術后全身麻醉恢復期間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探討[J].中華老年醫學雜志,2018,37(4):437-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