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桂蘭

【摘 要】目的:對老年患者下肢骨折術后深靜脈血栓形成的原因及預防護理手段進行研究,以期為醫護人員開展工作提供依據。方法:本次實驗選取我院2018年3月-2019年3月期間80例接受下肢骨折術的老年患者,通過抽簽將患者分為甲乙兩組,每組患者40人。甲組患者實施常規護理,乙組患者實施綜合護理,對兩組患者護理滿意情況及深靜脈血栓出現情況進行統計和記錄。結果:研究結果顯示,乙組患者護理滿意情況及深靜脈血栓出現情況遠遠優于甲組,兩組之間存在明顯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對老年患者下肢骨折術后深靜脈血栓形成的原因進行研究,并進行適當的護理干預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優化護理滿意情況、減少深靜脈血栓的出現,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關鍵詞】老年患者;下肢骨折術;深靜脈血栓;原因;預防護理
【中圖分類號】R47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0019(2020)06--01
前言:深靜脈血栓對患者的健康有著較大的威脅,如得不到及時可靠的治療會危及患者的生命。接受下肢骨折術的老年患者活動受到限制,且自身血液粘稠度較高,比較容易出現深靜脈血栓,因此,對老年患者下肢骨折術后深靜脈血栓形成的原因及預防護理手段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本次實驗選取我院2018年3月-2019年3月期間80例接受下肢骨折術的老年患者,對兩組患者分別實施常規護理及綜合護理,并取得了一些成績,具體內容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次實驗選取我院2018年3月-2019年3月期間80例接受下肢骨折術的老年患者,通過抽簽將患者分為甲乙兩組,每組患者40人。甲組男性患者23人,女性患者17人,其中22例患者為右下肢骨折,18例患者為左下肢骨折,患者年齡最小為61歲,年齡最大為83歲,平均年齡為(75.4±4.3)歲,乙組男性患者21人,女性患者19人,其中21例患者為右下肢骨折,19例患者為左下肢骨折,患者年齡最小為60歲,年齡最大為83歲,平均年齡為(75.1±3.9)歲,兩組之間不存在明顯差異,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對所選患者進行檢查,確保所選患者均符合本次實驗的要求,且患者及其親屬充分了解本次實驗的內容及可能導致的后果,并自愿參與本次實驗[1]。
1.2 方法
甲組患者實施常規護理,乙組患者實施綜合護理。護理人員應根據甲組患者實際情況采取適當的護理手段,以避免深靜脈血栓的出現。在乙組患者護理過程中,護理人員應積極進行抗凝治療,并向患者及其親屬進行知識宣講,幫助患者正確認識自身病情,進而提高患者的順應性,降低護理工作開展的難度。而且護理人員應對患者的飲食進行嚴格的控制,確?;颊唢嬍辰Y構的合理性,保證患者能夠獲取足夠的營養。護理人員應和患者保持密切的溝通交流,和患者建立良好的關系,消除患者的負面情緒,為后續工作的開展奠定良好的基礎。護理人員還應鼓勵和引導患者進行適當的活動,并注意體位護理的應用,確保靜脈血液的正?;亓?。此外,護理人員應密切監測患者生理指標及臨床表現,確保能夠及時發現和高效處理異常情況,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1.3 判斷標準
對兩組患者護理滿意情況及深靜脈血栓出現情況進行統計和記錄。計算深靜脈血栓出現幾率,并將患者護理滿意情況分為十分滿意、比較滿意及不滿意三種,其中十分滿意及比較滿意人數占總人數的比重為護理滿意度。以此作為判斷依據開展本次實驗[2]。
1.4 統計學處理
在SPSS20.0統計學軟件下,()為計量資料,檢驗使用t進行,計數資料為(n),檢驗使用x2進行,當P<0.05時,具有統計學意義[3]。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情況 研究結果顯示,乙組患者護理滿意情況遠遠優于甲組,甲組患者護理滿意度為72.50%,乙組則為97.50%,兩組之間存在明顯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體內容見表1。
2.2 兩組患者深靜脈血栓出現情況
研究結果顯示,乙組患者深靜脈血栓出現情況明顯優于甲組,甲組深靜脈血栓出現幾率為17.50%,乙組為2.50%,兩組之間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本次實驗選取我院2018年3月-2019年3月期間80例接受下肢骨折術的老年患者,意在對老年患者下肢骨折術后深靜脈血栓形成的原因及預防護理手段進行研究,以期為醫護人員開展工作提供依據。實驗中護理人員對甲乙兩組患者分別實施常規護理及綜合護理,根據甲組患者實際情況采取適當的護理干預,對乙組進行知識宣講、飲食干預、心理護理及體位護理,并密切監測患者各項生理指標及臨床表現,研究結果顯示,乙組患者護理滿意情況遠遠優于甲組,甲組護理滿意度為72.50%,乙組則為97.50%,兩組之間存在明顯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乙組患者深靜脈血栓出現情況明顯優于甲組,甲組深靜脈血栓出現幾率為17.50%,乙組為2.50%,兩組之間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相比常規護理,綜合護理在預防老年患者下肢骨折術后深靜脈血栓出現中有著更好的效果[4]。以此可以得出,靜脈血液回流慢、患者靜脈避破損、血栓處于高凝狀態等因素會導致深靜脈血的出現。由此可以得出,對老年患者下肢骨折術后深靜脈血栓形成的原因進行研究,并進行適當的護理干預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優化護理滿意情況、減少深靜脈血栓的出現。
本次研究表明,護理人員應對老年患者下肢骨折術后深靜脈血栓形成的原因及預防護理手段研究工作給予足夠的關注,并在實際工作中加以推廣和應用,進而為患者提供更加優質的醫療服務,保障患者的生命健康。
參考文獻
屈霜威.膝關節周圍骨折患者下肢深靜脈血栓發生規律及危險因素[D].西安醫學院,2019.
何娜娜.胸腰椎骨折患者深靜脈血栓風險評估及分級干預效果研究[D].皖南醫學院,2019.
龔曉勇.活血通脈湯加減對腰椎骨折術后血液高凝狀態的影響[D].福建中醫藥大學,2019.
肖宇威,趙宇,肖保輝,尹坤,尚學紅.利伐沙班與低分子肝素用于復雜骨盆髖臼骨折術后下肢深靜脈血栓的預防效果比較[J].解放軍醫藥雜志,2019,31(07):4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