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敏潔


【摘 要】目的:分析計劃免疫中常見不良反應的原因,并探討相應的護理對策。方法:擇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來我院進行計劃免疫接種的140例幼兒為本組課題的研究對象。根據接種的先后順序,將140例幼兒平均分成了研究組和對照組兩個組別,每組分得幼兒70例。計劃免疫接種期間,給予對照組幼兒常規接種,在此基礎上,給予研究組幼兒針對性護理干預,并對兩組幼兒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及家長滿意度進行比較。結果:研究組的不良反應發生率為5.71%,家長滿意度為92.86%,各項臨床指標均優于對照組,且具有明顯的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計劃免疫中常見不良反應的發生原因主要有:兒童本身,疫苗本身,以及醫護人員的操作和護理等,為了降低不良反應的發生風險,提升接種效果,應在計劃免疫實施時給予幼兒針對性護理干預。
【關鍵詞】計劃免疫;不良反應;發生原因;護理對策;臨床分析
【中圖分類號】R475.6【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0019(2020)06--01
前言
為了防止多種疾病的傳播,對幼兒實施計劃免疫是一種經濟有效的公共手段。據相關研究結果顯示,雖然我國計劃免疫的接種疫苗具有較高的安全性和高效性,但是,由于經歷的環節較多,稍有差池都有可能引發一系列的不良反應[1]。基于此,本組課題選擇了140例幼兒作為研究樣本,經對比分析,現將臨床護理對策做如下總結: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將2017年1月~2019年1月期間來我院進行計劃免疫接種的140例幼兒作為研究對象。排除意識障礙、精神異常、藥物禁忌證等干擾因素后,根據接種的先后順序,將所選幼兒分為研究組(n=70例)、對照組(n=70例)兩個組別。研究組中有女性幼兒34例,男性幼兒36例,年齡為0.4~2歲,平均年齡為(0.97±0.23)歲。對照組中有女性幼兒32例,男性幼兒38例,年齡為0.5~2歲,平均年齡為(0.93±0.21)歲。經統計學軟件對比兩組幼兒的一般資料,未發現明顯的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按常規計劃分別對兩組幼兒實施免疫接種,在此基礎上,研究組幼兒還需接受針對性護理干預,主要包括:①確認疫苗質量:疫苗購進前,醫院應對疫苗生產企業進行實地考察,著重確認該企業的生產資質、研發能力、生產設備,以及生產過程。接種前,應嚴格按照相關要求存儲疫苗,同時要定期檢查疫苗情況,如出現過期、變質等異常情況,應立即進行銷毀處理。②健康宣教:醫護人員應提前組織幼兒家長接受健康宣教活動,促使幼兒家長明確及時接受免疫接種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進而在接種過程中提升家長的配合度,幫助轉移幼兒注意力,減少緊張、焦慮情緒,防止幼兒產生劇烈的應激反應。③病史問詢:接種前,醫護人員應認真翻看幼兒的接種記錄,同時向家長詳細詢問幼兒有無過敏史和既往史,如有特殊情況,應根據實際情況進行準確判斷,以免盲目接種,誘發不良反應。④接種護理:接種時,為減少疼痛反應,醫護人員應根據幼兒體型、體質等選擇恰當的注射器;為防止心跳加快等異常現象的發生,應充分搖勻疫苗成分。接種結束,醫護人員應將幼兒及家長帶至休息區休息,并對幼兒的臨床反應進行觀察,30 min內如有異常反應發生,應將幼兒及時送診,以免延誤治療。⑤其他護理:離開時,醫護人員應主動對家長進行叮囑,短時間內不得給幼兒洗澡,避免食用辛辣、生冷等刺激性食物。如果有輕微不良反應的發生,應對其進行觀察,如無改善,則應立即就診。
1.3 觀察指標(1)分別統計兩組幼兒出現局部紅腫、全身發熱、硬結、無菌化膿等不良反應的例數。(2)離開前,向幼兒家長發放我院自制的調查問卷,對護理工作的滿意程度進行評價。滿分為100分,≥85分,為非常滿意;≥60分,為一般滿意;<60分,為不滿意。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統計學軟件 SPSS 22.0 對本組課題數據進行分析和處理,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表示,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分別行t和X2檢驗。若P<0.05,表示具有對比差異。
2 結果
2.1 比較兩組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 據表1顯示,研究組幼兒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與對照組形成了較大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比較兩組家長的護理滿意度 據表2顯示,研究組的家長護理滿意度與對照組形成了較大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我國的各項基礎設施均得到了顯著的完善,進而能夠有效普及兒童計劃免疫,提升人群免疫水平,避免諸多傳染疾病的發生[2]。但是,從疫苗生產到接種完成需要經歷眾多的環節,如果出現差錯,必將會引發一系列的不良反應。
研究組的不良反應發生率、家長滿意度等臨床指標均優于對照組,P<0.05。據此可知,在計劃免疫中對幼兒實施針對性護理干預有助于提升臨床效果,減少不良反應的發生。通過確認疫苗質量、健康宣教、病史問詢、接種護理、其他護理等方式,對需要接受計劃免疫的幼兒實施針對性護理干預,不但能夠保證疫苗質量,還能夠提升家長對計劃免疫的重視程度,緩解幼兒緊張、焦慮等不良情緒,提升接種依從性。
綜上所述,計劃免疫中常見不良反應的發生原因主要有:兒童本身,疫苗本身,以及醫護人員的操作和護理等,為了降低不良反應的發生風險,提升接種效果,應在計劃免疫實施時給予幼兒針對性護理干預。
參考文獻
張寶芳,程明亮,張權, 等.貴州地區HBeAg陽性乙型肝炎病毒高載量孕婦母嬰阻斷的臨床研究[J].中華肝臟病雜志,2018,26(12):945-950.
盧凌凌.秦皇島市育齡女性孕前接種麻疹疫苗調查研究[J].河北醫藥,2019,41(02):285-287+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