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艷 劉淑英


【摘 要】目的:探討對急性胰腺炎給予優質護理干預的臨床效果。方法:選取2018年3月-2019年3月收治入院急性胰腺炎患者80例,按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兩組,對照組40例,予以常規護理,觀察組40例,予以優質護理,均于出院前1d評估其遵醫行為、生活質量、心理狀態評分及護理總滿意度。結果:觀察組遵醫行為、生活質量、心理狀態評分均顯著高于對照組,且護理總滿意度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給予優質護理干預有助于提高患者遵醫行為、生活質量,改善其心理狀態,提升護理總滿意度,值得推廣。
【關鍵詞】急性胰腺炎;優質護理;臨床效果
【中圖分類號】R657【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0019(2020)06--01
急性胰腺炎是由多種病因導致的胰酶在胰腺內激活后胰腺組織自身消化、水腫、出血甚至壞死等炎癥反應。臨床上以急性上腹痛、發熱、惡心、嘔吐、血胰酶增高為主要特點。膽結石是目前國內急性胰腺炎最常見的病因[1]。急性胰腺炎輕度患者多以水腫、輕度疼痛為主要臨床癥狀,而急性胰腺炎重度患者往往出現嚴重感染,繼而引發休克或死亡。隨著醫療水平的提升,急性胰腺炎的治療水平也隨之上升,但有關優質護理干預對急性胰腺炎患者臨床效果方面的研究較少。本研究通過給予8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不同護理干預進行臨床分析,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選取2018年3月-2019年3月收治入院急性胰腺炎患者80例。納入標準:(1)符合《中國急性胰腺炎診治指南(2013)》[2]中急性胰腺炎診斷標準,并伴有發熱、惡心、嘔吐等癥狀者;(2)血尿淀粉酶異常增高;(3)患者意識清醒;(4)患者及其家屬知情并簽署相關同意書。排除標準:(1)存在既往胰腺病史;(2)合并嚴重肝、腎功能不全;(3)合并嚴重精神類疾病。按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兩組,對照組40例,予以常規護理,男22例,女18例;年齡23-58歲,平均年齡(40.91±5.38)歲;臨床表現:惡心27例,嘔吐31例,發熱29例;觀察組40例,男20例,女20例;年齡24-51歲,平均年齡(39.76±5.33)歲;臨床表現:惡心26例,嘔吐32例,發熱28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具體:臥床休息,補充營養物質,進行環境護理和病情監護。(2)觀察者給予優質護理,具體:由于急性胰腺炎發病急、進展快,患者易出現恐懼、焦慮等不良情緒,護理人員在進行日常護理的同時對患者給予人文關懷,宣講相關知識,進行積極溝通以減輕患者不良情緒和心理壓力;對急性胰腺炎伴疼痛患者,護理人員可通過搖高床頭,彎曲腿部以幫助患者進行體位調整,減輕疼痛感,同時可利用電視、音樂、圖書等轉移患者注意力,必要時予以鎮痛藥進行止痛;護理人員在飲食上根據患者身體狀況及病情發展制定個體化飲食方案,為患者補充營養,加速恢復;進行用藥指導干預,遵醫用藥,做好病情監護及相關巡查服務工作。
1.3 觀察指標(1)以問卷調查方式對比患者遵醫行為、生活質量、心理狀態評分,以50分為滿分,評分越高代表臨床效果越好。(2)將護理滿意度分為一般滿意、滿意和不滿意三個等級,護理總滿意度=滿意率+一般滿意率。
1.4 統計學方法 數據分析采用SPSS19.0軟件,計量資料以()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n(%)表示,采用檢驗,P<0.05表示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遵醫行為、生活質量、心理狀態評分比較 觀察組的遵醫行為、生活質量、心理狀態評分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2.2 兩組患者護理總滿意度比較 觀察組護理總滿意度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3 討論
急性胰腺炎作為常見內科急癥之一,具有發病急、病情兇險、發展迅速等特點,近年來發病率呈現出日益上升的趨勢。由于急性胰腺炎可出現嚴重感染、胰腺膿腫等多種并發癥,易對患者日常生活和工作產生嚴重影響,且重癥患者在出現以上并發癥的基礎上還易發生心力衰竭、腎衰竭、敗血癥等癥狀,嚴重威脅患者生命安全[3]。在治療過程中由于缺乏相關知識,患者易產生焦慮、抑郁、恐慌等負面心理情緒,對患者的治療、康復均具有一定程度的不利影響。
優質護理是一種將“優質服務”同“患者中心”相結合的一種新型護理模式,優質護理是指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進行拓展、深化,在護理服務內容方面增加護理項目,加深護理人員與患者溝通程度,提升護理質量,其不僅有助于滿足患者需求,還有助于提高療效,減少臨床并發癥[4]。優質護理主要通過進行心理護理、疼痛護理、飲食護理、用藥指導和病情監護等干預措施以降低患者不良情緒,減輕患者疼痛感及其他癥狀,配合疾病相關知識宣講、引導患者養成積極樂觀心態,使患者戰勝疾病的信心得以提高;同時在全程優質護理過程中,以患者實際病情為依據調整其飲食和用藥護理,密切監測患者各項癥狀及指標,提高飲食和用藥的合理性和科學性,從而提高患者臨床療效。在本研究中,觀察組在遵醫行為、生活質量、心理狀態評分中明顯高于對照組,其護理總滿意度也明顯高于對照組,說明相較于常規護理,優質護理干預在改善患者臨床癥狀,提高臨床療效方面效果更佳。
綜上所述,采用優質護理干預可有效緩解急性胰腺炎患者的焦慮、恐慌抑郁情緒,改善患者生活質量,提升其遵醫行為,提升護理總滿意度,在臨床上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唐新顏.急性胰腺炎護理干預中行個體化健康教育的臨床效果觀察[J].中國婦幼健康研究,2017, 28(24):209-210.
中華醫學會消化病學分會胰腺疾病學組.中國急性胰腺炎診治指南(2013)[J].臨床肝膽病雜志,2013,29(9):656-660
徐曉勛,余玫婷,梅文珍.重癥急性胰腺炎不同營養支持方式的護理和效果[J].腸外與腸內營養,2017, 24(5):306-309.
楊慧卿,宋文淵,黎東明.重癥急性胰腺炎患者感染相關因素分析及護理策略[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8, 28(20):83-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