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香紅

【摘 要】目的:分析優質護理在小兒病毒性腦膜炎中的應用。方法:選擇本院2017年2月-2019年2月收治90例病毒性腦膜炎患兒,按隨機數表分為兩組,對照組45例實施常規護理,研究組45例給予優質護理,對兩組患兒神經功能進行比較。結果:研究組患兒驚厥、肢體障礙、顱神經障礙及意識障礙等恢復時間比對照組少(P<0.05);研究組神經功能評分為(8.44±1.25)分,比對照組優(P<0.05)。結論:將優質護理應用于病毒性腦膜炎患兒中,可改善患兒神經功能,利于病情康復,臨床上值得推廣使用。
【關鍵詞】優質護理;病毒性腦膜炎;恢復時間;效果;神經功能
【中圖分類號】R47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0019(2020)06--01
病毒性腦膜炎是一種較為常見疾病,是因腦膜或腦脊膜受脊髓灰質炎病毒感染導致,是以高熱、頭痛、惡心嘔吐等為臨床表現,若患兒患上該疾病需及時接受有效治療[1]。多數小兒病毒性腦膜炎經有效治療后能完全康復,但少數患兒可出現后遺癥,如肢體癱瘓或癲癇等,會降低患兒生活質量[2]。本研究對本院2017年2月-2019年2月收治90例病毒性腦膜炎患兒因采取不同護理方案給予分析,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本院2017年2月-2019年2月收治90例病毒性腦膜炎患兒臨床資料,按隨機數表分為兩組,對照組45例,男22例,女23例,年齡0.5-10歲,平均年齡(6.55±1.57)歲,病程1-5d,平均病程(3.86±0.91)d,發熱15例,腹瀉17例,惡心嘔吐13例;研究組45例,男24例,女21例,年齡0.4-9.5歲,平均年齡(6.61±1.76)歲,病程1-6d,平均病程(3.74±0.77)d,發熱16例,腹瀉18例,惡心嘔吐11例。比較兩組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給予飲食護理、藥物指導、監測體征等常規措施。研究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實施優質護理,措施如下:監測患兒各項體征,定時巡視病房,詳細記錄患兒心率、呼吸頻率等波動情況;對發熱患兒需記錄其熱毒程度及持續時間,對頭痛患兒需記錄其疼痛部位、嚴重程度及持續時間;病房保持干凈整潔,定時開窗通風,室內保持溫濕度適宜;護理過程中,護理人員動作輕柔,減少對患兒產生刺激;若有精神異?;蛟陝踊純盒柽m當進行束縛,避免發生意外情況;根據患兒病情狀況制定科學合理飲食方案;對無法自主進食患兒采用靜脈或鼻飼方式給予高營養支持,增強其免疫力;處于哺乳期患兒指導家屬如何正確喂奶,頭抬高,喂奶結束后患兒靠肩樹立,輕輕拍打后背,排出空氣,避免發生吐奶或溢奶現象;由于高熱可引起腦水腫或腦缺氧等現象,因此,護理人員需實施有效的措施進行降溫,定時測量患兒體溫,每2-4h測量一次,若體溫過高應縮短測量時間,體溫低于38.5℃可進行物理降溫,頭部放置冰枕,頸部下放置冰袋,體溫超過39℃可采用藥物降溫、酒精擦浴、灌腸等;存在驚厥癥狀應去除枕頭,頭偏向一側,松解衣服,及時清除咽喉部痰液,確保呼吸道通暢;將舌墊放置于患兒上下臼齒間,防止無意識咬舌;患兒住院期間,家屬因擔心患兒疾病易產生焦慮、煩躁等負面情緒,護理人員需積極與家屬溝通,講解疾病發病原因、治療方法、注意事項和護理措施等,盡可能減輕其心理負擔;待患兒病情穩定后,指導患兒進行軀體、語言、技能等訓練;在恢復過程中,患兒可出現不同程度反應遲鈍或記憶力減退等后遺癥,家屬需堅持對患兒進行康復鍛煉,提高康復效果。
1.3 觀察指標和評定標準
比較兩組患兒驚厥、肢體障礙、顱神經障礙、意識障礙恢復時間;采用NIHSS評分表評估兩組患兒神經功能[3]。
1.4 統計學處理
SPSS22.0軟件分析,均數標準差“”表計量資料,t行組間、組內比較;百分比(%)表計數資料,行組間比較,P<0.05表示差異具統計意義。
2 結果
2.1 對比兩組癥狀恢復時間
研究組驚厥、肢體障礙及意識障礙等恢復時間比對照組少(P<0.05),詳見表1。
2.2 對比兩組神經功能
研究組神經功能評分比對照組優(P<0.05),詳見表2。
3 討論
本研究顯示:研究組驚厥、肢體障礙及意識障礙等恢復時間比對照組少;研究組神經功能評分明顯比對照組優;研究組家屬滿意度明顯比對照組高,表明對病毒性腦膜炎患兒實施優質護理,可改善患兒神經功能,利于病情康復,同時還能提高護理滿意度。分析原因:臨床對小兒病毒性腦膜炎多實施常規護理,缺乏針對性,無法有效改善患兒預后情況[4]。本研究中,臨床對患兒實施優質護理,密切監測生命體征,保持病房干凈整潔,定時通風;根據患兒病情狀況,為其制定科學合理飲食方案,高維生素、高蛋白、易消化為主,少食多餐;高熱可引起腦水腫或腦缺氧等,護理人員需實施有效的措施進行降溫,定時測量體溫,每2-4h測量一次,體溫過高需縮短測量時間;患兒住院期間,家屬擔心患兒疾病易出現焦慮、煩躁等負面情緒,護理人員需主動與家屬溝通,講解疾病發病原因、治療方法、注意事項及護理措施等,減輕其心理負擔;待患兒病情好轉后,進行軀體、語言、技能等訓練;治療期間,患兒可出現不同程度反應遲鈍或記憶力減退等后遺癥,家屬需堅持進行康復鍛煉,提高其康復效果[5]。受外部環境與樣本例數等因素制約,關于兩組患兒生活質量,有待臨床進一步研究予以分析補充。
綜上所述,對病毒性腦膜炎患兒實施優質護理,可改善患兒神經功能,利于病情康復,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張曉俠,焦紅俠,王小娟.人性化護理干預在小兒重癥病毒性腦膜炎合并呼吸衰竭中的應用[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7,2122:76-78.
張旋,趙賀玲,陳世霞,等.小兒病毒性腦膜炎的綜合性護理干預[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8,2204:128-129+132.
李惠惠.優質護理干預小兒病毒性腦炎治療的臨床觀察[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8,3911:1346-1348.
孫玉華.系統護理干預在小兒病毒性腦炎中的應用及效果觀察[J].中國醫藥指南,2016,1428:274-275.
倪婷.康復護理在小兒重癥病毒性腦炎護理中的應用價值[J].中國實用醫藥,2015,1029:204-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