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濱 劉曉紅

【摘 要】目的:探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因素和相應的護理對策。方法:選取我院2018年5月到2019年5月收治的12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按照生活質量將其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通過不同的護理方式對比分析二者在社會支持、焦慮、抑郁和左心射血分數值。結果: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在社會支持度、焦慮和抑郁三項數據上面存在差異,觀察組在社會支持度上明顯高于對照組,焦慮和抑郁的情況明顯低于質量低組,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而LVEF值在兩組患者的比較中差異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因素為社會支持度、焦慮和抑郁情況,應該通過相應的護理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關鍵詞】慢性心力衰竭;影響因素;護理對策
【中圖分類號】R541.4【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5-0019(2020)06--01
心力衰竭主要是由于心肌梗死、心肌病等原因引起的心肌損傷,這會使心肌結構和功能發生變化,最后使心室泵血功能低下,一般表現為呼吸困難和乏力。慢性心力衰竭是指持續存在的心力衰竭,可以穩定、惡化或失代償[1]。對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來說,有較多的因素可以對他們的生活質量造成影響,因此本文主要研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質量影響因素及護理對策,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選取我院2018年5月~2019年5月收治的12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為研究對象,以生活質量為標準進行分組,在患者同意的情況下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其中觀察組60例,男36例,女24例,年齡20歲~78歲,平均年齡(36.25±10.03)歲。對照組60例,男29例,女31例,年齡22歲~77歲,平均年齡(39.23±13.16)歲。兩組患者性別、年齡、臨床表現等基本資料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對照組使用常規的護理方式,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的宣傳,并且不斷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同時為患者提供安靜舒適的居住環境,對患者進行飲食與藥物的指導等。
對觀察組,首先要幫助患者尋求家庭與社會的支持,因為家庭是患者一直生存的地方,同時也是社會支持最主要的來源,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一旦多次住院,或是住院時間增多,都會對家庭成員造成較大的負擔,這就會導致家庭成員不能對患者給予更多的關心與理解,從而使得患者產生各種負面的情緒。
另外還要對患者進行心理護理,因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需要長期反復的住院,這就會導致患者經常產生焦慮和抑郁的情緒,這不利于患者的治療。因此護理人員要根據不同的患者進行及時的安慰,盡量緩解患者的不良情緒,使其能夠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同時及時鼓勵患者。
1.3 觀察指標
根據SF-36生活質量量表,分別對兩組患者的社會支持度、焦慮、抑郁和左心射血分數值(LVEF)進行觀察對比,其中社會支持通過社會支持評判量表進行測量,焦慮通過SAS,抑郁通過SDS進行測量,LVEF值則通過超聲心電圖來進行測量[2]。根據對社會支持、焦慮、抑郁和LVEF值的測量結果,對其進行對比分析。
1.4 統計學處理
本次研究當中的所有數據均采用SPSS17.0統計軟件進行處理,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表示,組間計量數據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率(%)表示,組間資料數據用x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根據表1可以看出,觀察組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社會支持要明顯高于對照組的患者,并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而焦慮和抑郁上面觀察組的患者明顯低于對照組的患者,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但是在LVEF值上面,兩組患者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首先是社會支持度對患者的生活質量有著較大影響。社會支持度其實就是指社會上為患者所提供的相關支持。比如說患者所在社區能夠時常開展相應的宣傳教育活動,通過開展講座和發放宣傳手冊,不斷提高人們對于慢性心力衰竭的認識,使社區內的居民能夠更好與患者進行溝通與交流,這有利于提高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生活質量。同時,家庭也能夠充分的了解慢性心力衰竭,從而更好的理解與支持患者,使患者更加擁有戰勝疾病的信心。
另外還有患者的焦慮和抑郁程度。根據調查結果可以發現,焦慮和抑郁是影響慢性心衰患者生活質量的非常重要的因素。根據調查可以發現,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如果出現焦慮和抑郁的情緒時,就會出現下丘腦和交感神經系統的功能過度亢進,從而使患者的心率加快,收縮血管,這樣就會導致患者心肌缺血的程度進一步加重,嚴重時甚至可導致心率變異性異常等,十分不利于患者的康復[3]。如果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有著嚴重的焦慮和抑郁情緒,會有較重的心理負擔,這時患者遵醫行為依從性就會較低,這導致常規治療的效果較差,導致患者的生活質量也較差。相關報道中提出,我國心力衰竭的患者焦慮發病率高達40%,遠遠高于國外的發病率,而且這個數據也與患者的生活質量大大相關。
綜上所述,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因素為社會支持度、焦慮和抑郁,應該采取合理的護理方式對進行護理。
參考文獻
冷麗麗,栗超,蘇興,等.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質量影響因素分析及干預措施[J].齊魯護理雜志,2019,25(6):41-42.
謝霜,周苔花,朱萍.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因素研究[J].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2017,25(5):32-35.
曹小彤,徐翠榮,王靜靜.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質量影響因素的病例對照研究[J].護理學報,2017,24(2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