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娟 穆紅燕

【摘 要】目的:研究兒外科日間手術中護理風險預案的作用。方法:分析2017.01-2017.12我院日間手術患兒圍術期從入院至出院的安全隱患因素,后制定出相應的護理風險預案,并于2018.01-2018.12間實施,對比實施前后護理不良事件的發生情況。結果:實施后,護理不良事件發生率是1.43%比實施前8.82%明顯降低(P<0.05)。結論:兒外科日間手術中實施護理風險預案能減少護理不良事件的發生,值得采用。
【關鍵詞】日間手術;兒外科;護理風險預案;身份識別
【中圖分類號】R47【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0019(2020)06--02
日間手術是指入院、手術和出院于一日內完成的一類手術,除在診所或者醫院門診接受的手術[1]。日間手術的開展使得患者住院時間縮短,住院費用減少,院內感染機率降低,有助于床位周轉和醫療資源的合理配置,已經得到臨床廣泛認可[2]。伴隨人們法律意識逐漸加強,加上患兒無安全行為能力等特殊因素影響,兒外科護士和患兒家屬間極易出現糾紛。因此,兒外科護士需不斷轉變自身觀念,同時積極采取合理有效措施降低護理風險,消除安全隱患,避免護理糾紛出現。本文就兒外科日間手術中護理風險預案的作用進行探討,現進行以下闡述: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2017.01-2017.12我院接收68例日間手術患兒,其中包含男51例,女17例。年齡范圍在1-13歲,均值為(4.12±1.38)歲。疾病類型:40例為腹股溝疝,28例為鞘膜積液。2018.01-2018.12我院接收70例日間手術患兒,其中包含男52例,女18例。年齡范圍在1-14歲,均值為(4.20±1.25)歲。疾病類型:41例為腹股溝疝,29例為鞘膜積液。兩個時間段患兒的一般資料差異不限制(P>0.05),可進行比較。
1.2 方法
對2017.01-2017.12日間手術患兒的安全隱患因素進行統計分析發現,主要包含:(1)術前準備:術前檢查較小患兒在抽血、置留置針時不配合以及禁食依從性較低;備皮遺漏清潔肚臍。(2)手術室交接:多數小兒不愿在左手腕佩戴腕帶、或轉床,導致手術室在接患兒時有一定的出錯風險;(3)術后護理:麻醉術后可能會出現窒息,部分患兒留置針或傷口敷料意外拔除;部分患兒回到家中因護理不當導致復發,引發不必要的糾紛。
根據以上安全隱患因素,制定出相應的護理風險預案,并在2018.01-2018.12間實施,內容如下:(1)入院宣教:患兒入院后,應以熱情態度接待,給患兒和其家屬進行自我介紹,并介紹病房環境和主管醫生等,在和諧舒適環境中收集患兒一般資料,使其盡快適應住院環境,增強其對護士信任感。(2)術前準備:①術前評估:對日間手術患兒的一般情況開展評估,做好術前準備和留置針留置工作,抽血置留置針時由護士固定患兒體位,同時護理過程中護士可直接口述和示范家屬應怎樣固定患兒置留置針側肢體等,注意備皮清潔時應包含肚臍部皮膚,確保家屬充分掌握整個日間手術過程,減輕其心理負擔,使其積極配合手術;做好各類術前檢查工作,包含胸片、心電圖、血常規、血生化、凝血機制、術前三項以及血型鑒定等。②術前宣教:外科醫師對患兒的日間手術進行評估后,主治醫生就手術時間進行預約同時護士予以準備術前指導和有關知識宣教,詳細介紹術前禁食時間及目的、感冒預防、皮膚清潔、麻醉用藥指導以及住院的手術流程等。術前抽血后,需再次強調禁食時間同時掛禁食牌,能給患兒和家屬起到提醒作用,以防影響手術。(3)手術室交接:患兒左手佩戴腕帶,用PDA掃描腕帶上二維碼核對,同時要求家屬陪同患兒入手術室,復述患兒姓名進行核對,再由家屬進行簽字確認。(4)術后護理:結束手術后回病房后,護士應對患兒的生命體征進行嚴密監測,做好健康宣教,禁飲禁食6h,加強呼吸道管理,將頭偏往一側維持呼吸道暢通,以防窒息。維持傷口敷料干燥,避免小便污染。指導家屬對患兒加強觀察并予以監督,以防其留置針或傷口敷料意外拔除。若患兒無明顯疼痛、切口滲血及惡心嘔吐,同時自主排尿正常,下肢感覺和肌力恢復,體溫正常則可出院。(5)出院指導:出院時仔細交代出院手續辦理流程,要求患兒家屬查看出院記錄,使其充分掌握復查有關事項以及出院后需注意的事情,可采取317護軟件推送宣教知識,以促進其早日康復。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護理不良事件的發生情況,包含身份識別錯誤、留置針或傷口敷料意外拔除以及復發率。
1.4 統計學處理 選擇SPSS 18.0統計軟件,計量資料以表示,選擇t檢驗,計數資料以%表示,選擇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實施后,日間手術患兒護理不良事件發生率比實施前明顯降低(P<0.05)。如表1:
3 討論
伴隨我國醫療體制改革深入和醫療保險制度健全,日間手術開始受到更多人們的認可和青睞,如何做好日間手術患兒的圍術期護理,確保其生命安全,提升護理服務質量逐漸成為臨床探討的一個熱點話題[3]。
本次研究發現,實施護理風險預案后,日間手術患兒護理不良事件出現比實施前明顯減少,分析原因可能是通過分析日間手術患兒的安全隱患因素后制定出相應的護理風險預案,充分落實到入院宣教、術前準備、手術室交接、術后護理和出院指導等各環節工作中,能使護理風險大大降低。臨床除做好患兒的護理工作外,還應對日間病房護士加強培訓,以提升其責任感,使其樹立起正確的服務理念,充分掌握日間手術基礎護理以及急救護理技術等[4]。目前我院開展的小兒日間手術多是腹股溝疝以及鞘膜積液,病種較為簡單,需要護士應做好患兒的術前評估及術前宣教工作,為手術的順利開展奠定良好基礎。要求患兒佩戴腕帶,用PDA掃描腕帶上二維碼核對,家屬陪同患兒入手術室開展信息核對,能有效防止身份識別錯誤情況的出現。術后做好患兒的各項護理工作,包括呼吸道管理等,指導家屬對患兒加強監督,能防止窒息、留置針或傷口敷料意外拔除、疾病復發等不良事件的出現。此外,出院指導同樣十分重要,能使患兒家屬掌握出院手續辦理流程以及有關注意事項等,防止家屬盲目咨詢與患兒病情復發,導致時間浪費和不必要的糾紛。
總之,兒外科日間手術中實施護理風險預案能減少護理不良事件出現,值得采用。
參考文獻
王鳳姣,曹瑩,李卓,等.小兒腹股溝疝日間手術的圍手術期護理[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4,13(5):91-92.
趙雁.嬰幼兒眼科日間手術圍術期護理[J].護理學雜志,2014,29(14):32-33.
陸愛嬌,蔣黎.口腔門診兒童日間手術安全管理的方法[J].全科護理,2014,9(17):1614-1615.
林漢英,馮桂英,曾蕓英,等.日間手術室護理風險因素及管理對策分析[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7,2(5):157-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