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艷花

【摘 要】目的:探討腹部超聲在子宮內膜病變診斷中的應用價值分析。方法選取32例在我院實施治療的子宮內膜病變患者(收治于2016年12月~2019年8月)作為研究對象,針對此次所研究的對象均采用腹部超聲的方式進行診斷,對比分析患者的病理結果和臨床診斷結果,分析在子宮內膜病變中腹部超聲的應用效果。結果經過分析,有18例患者經病理診斷后為子宮內膜息肉患者,則經腹部超聲診斷為17例,采用腹部超聲診斷的符合率為94.4%;則有14例患者經過病理診斷后確認為子宮內膜增生,則經腹部超聲診斷為13例,采用腹部超聲診斷的符合率為92.9%。結論臨床中腹部超聲對子宮內膜病變的診斷中存在一定意義上的應用價值。但是要想將臨床診斷的準確率得到顯著的提高,就需要在確診時將有關的病理診斷結果和患者在臨床上的實際表現緊密的結合在一起,以便能夠保證患者在臨床治療過程中的效果。
【關鍵詞】子宮內膜病變診斷;腹部超聲
【中圖分類號】R445.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0019(2020)06--02
成年女性體內激素水平變化的主要以周期性為主,于此同時病理和生理也會隨其發生相對應的變化[1]。在生理性和病理性上子宮內膜也發生著相應的改變。采取腹部超聲的檢查方式,對患者的實際治療能夠起到非常顯著的治療效果。
1 資料和方法
1.1 基本資料 隨機選取32例(2016年12月~2019年8月收取)間我院收治的排液患者,或者是陰道出現不規則出血患者,其中有29例患者是發生在絕經后,年齡26~69歲,平均44歲;此次所研究的對象中均未婚但有性生活史,同時包括已婚者,絕經后出現出血的情況,經期紊亂或者是經期時間延長;對患者均采用腹部超聲的方式,對患者的聲像圖進行診斷分析,經診斷為子宮內膜病變。
1.2 方法 分析我院此次收治的32例病變患者,并對此次研究的患者進行臨床效果分析、采用腹部超聲的方式對子宮內膜病變患者進行診斷,系統的對診斷之后的聲像圖數據、并比較采用從外院獲取的病理結果和采用腹部超聲診斷的兩種方式的數據,將符合率計算出來。對于此次診斷過程中的腹部超聲診斷儀器,主要采用的是彩色超聲診斷儀,3.5~7.5MHz是此種儀器的探頭頻率。診斷病變患者時,需要有大量的尿液在患者的膀胱中存留,并讓患者采取仰臥體位的方式進行臥位,對患者的內膜和子宮的形態通過采用腹部超聲進行詳細的觀察,于此同時并觀察子宮內膜的厚度。大多數情況下絕經前的子宮內膜厚度要大于15mm,一般絕經后的子宮內膜厚度要大于6mm。一旦在進行檢查的過程中,患者被診斷為內膜癌癥,則需要對分析肌層和內膜厚度以及回聲之間存在的關系,最后對再進行確切性的分析。
2 結果
經過對此次研究的32例患者進行診斷之后,有18例患者經病理診斷后為子宮內膜息肉患者,則經腹部超聲診斷為17例,采用腹部超聲診斷的符合率為94.4%;則有14例患者經過病理診斷后確認為子宮內膜增生,則經腹部超聲診斷為13例,采用腹部超聲診斷的符合率為92.9%。在實際對患者進行診斷的過程中,有1例患者被誤診為子宮粘膜下肌瘤,診斷子宮內膜增生以及子宮內膜息肉的過程中,分別有1例患者被誤診為子宮粘膜下肌瘤。詳情結果見表1。
3 討論
婦女絕經的時間和體內的性激素水平有著非常密切的關系,如果時間越久,則體內的性激素水平也就會呈現出越來越低的趨勢,于此同時隨之萎縮的也包括陰道粘膜和子宮內膜。現在一般認為雌激素水平以及內分泌紊亂是產生病因的一個重要因素。隨著陰道粘膜和子宮內膜發生的萎縮變化,因此局部就會出現抵抗力下降的情況發生,而且一些病菌的侵蝕,諸如細菌衣原體等,這就會非常容易造成子宮內膜炎、子宮頸炎以及陰道炎等疾病的發生[2]。炎癥一旦出現,就會極易造成淺表的毛細血管受到損傷,這也就會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淺表出現部分的潰瘍情況,最后造成絕經后出血的情況發生。但是由于其激素分泌有一定不穩定性的因素存在,因此非常容易造成中斷子宮內膜增生等情況的發生,有脫落出血的現象存在,最后直接演變成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針對病變的患者而言,如果年齡越大,以及絕經的時間越久,則出現惡性疾病的概率就會越大。
3.1 超聲診斷和病理診斷的符合率 采用病理診斷和超聲診斷的比較結果數據顯示,這兩者診斷的符合率均在89%左右,經過腹部超聲聲圖像進行檢查時,一種病變會顯示出不同的結果,但是采用腹部超聲聲圖像時,不同的病變呈現出來的聲像圖結果也可以是相似的,基于此,在對子宮內膜病變患者進行檢查時,可通過對多種檢查方式的應用,或者是通過采取聯合檢查的方式對子宮內膜病變進行檢查,這能夠將檢查的準確率得到顯著的提高。
3.2 子宮內膜息肉 在女性宮腔內病變中,子宮內膜息肉的發病率的發病趨勢在不斷的增高,主要集中在30歲以上的女性當中,這些病變能夠導致患者陰道出現不規則的出血情況發生,有0.9%的癌變率。采用腹部超聲在子宮內膜息肉中檢查的成像特點:對粘膜下的肌瘤通過特異性能夠進行清楚的辨別。
3.3 子宮內膜增生 子宮內膜增生在女性子宮內膜病變中是較為常見的一種病變,這種病變主要集中于圍絕經期,此疾病的患者在實際臨床上,會呈現出停經的癥狀,時間長達幾個月,有29%的病理類型能夠造成癌變的發生。采用腹部超聲在子宮內增生中的影像成像特點是:內膜回聲呈現增高的趨勢,且子宮內膜的厚度有所增加。
結論:
綜合上述內容可知,臨床中腹部超聲對子宮內膜病變的診斷中存在一定意義上的應用價值。但是要想將臨床診斷的準確率得到顯著的提高,就需要在確診時將有關的病理診斷結果和患者在臨床上的實際表現緊密的結合在一起,以便能夠保證患者在臨床治療過程中的效果。
參考文獻
曹德紅, 劉艷紅, 賴麗娥.經陰道彩色多普勒超聲在子宮內膜病變診斷中的應用價值[J].海南醫學, 2017, 28(9):1448-1450.
李雪鳳, 閆雅妮, 馮艷霞,等.經腹部和經陰道超聲檢查聯合CA125+CA199輔助診斷子宮內膜癌的臨床價值[J].中國婦幼保健, 2017, 32(9):2024-2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