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惠芬 王曉陽

【摘 要】目的:探討留置導尿管相關管理的循證實踐,尋找最佳證據,將其應用于婦科手術后期護理管理工作當中,對實踐后的工作質量進行評估。方法:對以往婦科手術后留置導尿管相關管理質量進行評估,根據找出的最佳證據為依據,建立4條審查標準,將其用在基線審查工作當中,對審查結果進行分析后,將最佳證據融入至護理工作當中,再次進行審查,制定出完善的循證實踐方案。結果:在循證護理實踐中,婦科手術后留置導尿管的患者對護理管理知識有了更多的了解,第二輪審查結果明顯優于第一輪審查,組間差值具有可比性(P<0.05)。結論:在循證實踐下,婦科手術后留置導尿管相關管理水平得到顯著提升,應用價值較高。
【關鍵詞】留置導尿管;管理水平;最佳證據;循證實踐
【中圖分類號】R47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0019(2020)06--01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在本次研究開展過程中,主要以澳大利亞 JBI( Joanna Briggs Institute)
循證衛生保健中心的臨床證據實踐應用系統為主,在該系統的應用下,可以對護理管理質量進行審查、分析并反饋,可實現重復審查的功能。此外,本次研究還包括基線審查、確定審查問題、建立審查小組、構建審查指標四部分內容。其中,通過在網絡上查找相關文獻,對以往留置導尿管相關管理工作的實施情況進行分析,共搜尋了四個最佳證據,以此為依據建立本次審查的標準。標準1:為確保臨床醫護人員能夠順利完成留置導尿管的管理工作,需要提前組織醫護人員參加培訓。標準2:在留置導尿管管理工作中,醫護人員應加強對導尿管固定性的監測力度。標準3:與乳膠導管相比較,硅膠導管質量更好,集中用于長期留置導尿管的患者。標準4:為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需要對患者及其家屬進行健康知識教育,以便及時發現導尿管管理工作中存在問題[1]。
1.1.1 方法 在以上4項審查標準的建立下,對婦產科留置導尿管患者相關管理工作進行2次審查。針對第1條審查標準而言,可向臨床護士進行訪談,在談話中了解其是否接受過正規的培訓。一般情況下,臨床醫護人員在對留置導尿管患者進行管理時,通常會將導管固定方式以及導管的類型記錄下來,并進行保存。為此,可直接查閱護理記錄單。制作調查問卷,詢問患者對導管管理知識的掌握情況,知足要包括多個條目,如:對某項導管護理知識是否了解或者用清除、不明確等詞語,來讓患者進行填寫。
1.1.2 在基線審查過程中,本次審查對象主要為婦科病區的20張床位中的患者,參與本次調查的護理人員共12人。
1.2 首先,確定審查問題,科室內護理人員共同組建專門的審查小組,就審查問題進行調查,搜集以往科室內留置導尿管相關管理資料,找出最佳證據,以此為依據,建立審查標準。待基線審查工作結束后,小組成員共同討論相關事宜,在PACES 系統中,將審查標準融入至實際護理工作當中,提前猜測實踐中可能會存在的問題,具有針對性做出整改措施。一般情況下,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問題。首先,部分護理人員工作能力有待提升。通過對護理人員進行訪談,雖然,36%的護理人員接受過正規的培訓,但培訓內容涵蓋范圍較窄,較多的護理知識與技能沒有落實到實處,使用效率偏低。在這種情況下,感染事件的發生頻率較高,最新的循證知識難以融入至實際護理工作當中。針對此類情況,審查小組通過商議后,制定相應的行動策略。在對護士進行培訓過程中,將重點放在業務學習和查房兩方面當中,向病區護士講解導尿管護理方法,向其講解導尿管尿路感染臨床表現形式、導管固定的方法等內容。其次,導尿管的固定也是護理人員工作的重點。在審查過程中,發現多數患者使用硅膠導管,也有少數患者使用乳膠導管。若導管固定工作無法落實到位,則會增加患者尿路感染事件的發生概率,對患者的住院安全帶來更多的隱患風險。針對此類情況,審查小組商議后,立即采取行動策略。為確保婦科手術后留置導尿管的固定性,均統一采用大腿內側固定法,且置于大腿上方。最后,在對留置導尿管患者護理期間,盡管護理人員已經向其開展健康知識教育,但無法進行有效評估。在審查小組行動策略的實施下,制作調查問卷,搜集其他文獻,設定各類條目,對患者知識掌握情況進行評估。其后,進行第二輪審查,將第一次審查中的最佳證據融入至護理工作當中,婦科手術患者、護理人員人數同上,均采用基線調查的方法。
1.4 統計學處理
在SPSS20.0統計學軟件的應用下,計量、計數單位分別用()、%來表示,在t、x2檢驗方式下,若組間差值符合P<0.05,則表示為具有可比性。
2 結果
3 討論
在婦科手術完成后,多數患者均需要進行留置導尿管處理,在此期間,護理管理工作變得尤為重要。據統計,在留置尿管期間,患者感染癥狀的發生多與留置導尿管有著緊密的聯系。尤其是在導管固定過程中,護理人員應提高重視,按照相應的標準,正確完成各項操作。此外,醫院應加大對留置導尿管相關管理人員的培訓力度,向其傳授更多導管固定的方法,減少人為失誤,降低導管滑脫等不良事件的發生頻率。與此同時,還應對患者及其家屬進行健康知識教育,告知其導尿管正確的管理方法,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以便在危急情況下,患者能夠得到及時的醫治[2]。
在本次研究當中,搜尋最佳實踐證據,并以此為依據制定相關標準,經過1輪、二輪審查后,患者留置導尿管管理質量得到顯著提升,主要表現在導管的固定性、患者尿路感染發生率兩方面當中,與此同時,患者對留置導管知識能有更多的了解。由第一輪審查分值12.43±3.47分上升至21.34±3.76分,組間差值具有可比性(P<0.05)。由此可見,將其應用于臨床護理工作當中,應用價值較高,適宜采納。
參考文獻
李岸英,周雪鋒,廖墨琳.改良留置導尿術降低婦科手術患者尿路感染的效果分析[J].中國消毒學雜志,2015,32(05):487-488.
劉慧.婦科手術患者麻醉前后留置尿管舒適度的比較[J].當代醫學,2015,21(22):3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