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玉婷 黃莉 韋娜
【摘 要】目的:分析護理風險管理對ERCP術后胰腺炎的預防效果。方法:選取2018年1月-2018年12月本院所收治ERCP臨床手術治療的病患106例為研究對象,以實際就診的順序為主,將該106例病患平均分成兩個小組,每個小組均53例病患。干預組實施護理風險的管理路徑,常規組則為基礎管理路徑。分析兩組效果。結果:與常規組相比,干預組病患的心理狀況指標評分,病患在術后發生胰腺炎及并發癥的指標評分,均略占一定臨床優勢,組間的數據對比有統計學差異性,P<0.05。結論:對接受ERCP臨床手術治療的病患,實施護理風險管理路徑,能預防術后病發胰腺炎疾病,改善病患的心理狀況,促進病患早日疾病轉歸。
【關鍵詞】護理;風險管理;ERCP;術后;胰腺炎;預防效果
【中圖分類號】R61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0019(2020)06--01
分析針對ERCP臨床手術治療后,護理風險管理路徑對于胰腺炎疾病實際預防效果情況,本次臨床觀察實驗研究選取于2018年1月- 2018年12月本科室所收治ERCP臨床手術治療的病患106例為研究對象,針對病患實施護理風險管理路徑,以下為本次臨床觀察研究的結果:
1 一般基線資料及研究方法
1.1 研究對象
選取2018年1月- 2018年12月本院所收治ERCP臨床手術治療的病患106例為研究對象:干預組男病患27例,女病患26例,年齡區間:47-77歲,平均年齡:(65.08±3.08)歲;常規組中,男性病患29例,女病患24例。年齡區間:50-81歲,平均年齡:(66.10±3.10)歲;病患與家屬已知情并同意本次試驗,均簽署知情的同意書。兩組病患基線資料差異無統計學基本意義,具有著一定可比性(P>0.05)。
1.2 研究方法
常規組實施基礎管理路徑,如各項的生命體征及病情監護,健康宣教及心理指導,術后叮囑病患禁食24h,能夠促進胰腺分泌有效減少;干預組實施護理風險的管理路徑,以下為具體措施:(1)術前管理:術前護士需檢索關于ERCP臨床手術治療相關護理風險的管理資料,將主要的危險因素總結出來,結合病患個人差異情況,科學制定出有針對性的護理管理實施對策,詢問相關專家意見,最終制定出有針對性的護理管理實施方案與計劃;對病患的危險因素,做好綜合評估,通過護理管理實施對策將不良事件實際發生率將至最低;向病患普及關于ERCP臨床手術治療后相關并發癥預防知識,叮囑病患在術后6h內必須禁食,且需做好術前醫用藥物及器械的準備工作;(2)術中管理:術中全程責任護士務必密切配合主刀醫師開展相應的臨床護理工作,保證臨床手術治療效果為基準,盡可能地縮短手術操作時間,密切監測病患術中各項的生命體征、呼吸狀態等。針對術中出現焦慮及躁動情緒的病患,適當給以心理疏導及安慰,安撫好病患的情緒,以保證手術順利進行;(3)術后管理:術后的24h護士需叮囑病患多臥床休息且需禁食,做好各項的生命體征監護,多鼓勵病患及時告知自身的身體感受情況,一旦有腹部脹痛及惡心等相關不良反應出現,需及時給予病患胃腸的減壓類藥物。病患后期運動期間,需嚴格遵守適度原則,切勿適得其反,需合理控制病患每日運動量、強度及時間等,以降低病患在術后病發胰腺炎疾病的幾率。
1.3 觀察指標(1)對比兩組病患的心理狀況、生活質量指標評分情況。(2)對比兩組病患在術后發生胰腺炎及并發癥的指標評分情況。
1.4 統計法
本次實驗所用系統軟件為專業的spss20.0統計學系統軟件。資料計數檢驗分析法為x2,計量資料檢驗計算法為t值檢驗法。若P<0.05,則組間的數據對比有統計學的差異性。
2 研究結果
2.1 兩組病患的心理狀況指標評分情況
通過對兩組的數據做出的對比,足可表明相對于常規組,干預組病患的心理狀況指標評分,均略占一定臨床優勢,組間的數據對比有統計學差異性,P<0.05,詳如表1。
2.2 兩組病患在術后發生胰腺炎及并發癥的指標評分情況 通過兩組數據做出的對比,可以得出常規組病患在術后,發生胰腺炎及并發癥的指標評分結果為:胰腺炎實際發生率為33.96%(18/53),有7(13.51)例病患出現了膽管炎癥狀、有6(11.32)例病患出現了穿孔癥狀、有5(9.44)例病患有出血癥狀,并發癥的總發生率為33.96%;干預組病患在術后,發生胰腺炎及并發癥的指標評分結果為:胰腺炎實際發生率為11.32%(6/53),有3(5.66)例病患出現了膽管炎癥狀、有2(3.77)例病患出現了穿孔癥狀、有1(1.87)例病患有出血癥狀,并發癥的總發生率為11.30%;以上對比數據足可表明,相對于常規組,干預組病患在術后發生胰腺炎及并發癥的指標評分結果,略占一定臨床優勢,并發癥的實際發生率相對較低,組間的數據對比有統計學差異性,P<0.05。
3 討論
ERCP術,中文譯為內鏡逆行胰膽管的造影手術,適用于胰腺及膽系類疾病臨床治療,無需全身麻醉,且小創傷、易于后期恢復[1]。但因ERCP術后極易病發胰腺炎該并發癥,為預防并發癥出現,護理管理至關重要。護理風險管理路徑,往往能夠以病患個人差異及病情為基本點,結合相關資料,來做風險評估及預測,有效抑制病患在術后病發胰腺炎該并發癥[2]。通過本次臨床觀察及研究發現,基礎管理路徑相比,實施護理風險管理路徑后,病患的心理狀況指標評分,病患在術后發生胰腺炎及并發癥的指標評分,均略占一定臨床優勢。更加足以證明,對接受ERCP臨床手術治療后的廣大病患來說,護理風險管理路徑具有極高的臨床應用價值及意義。
參考文獻
黃秀芹, 黃秀芹, 諸葛瑋瑋.護理風險管理對ERCP術后胰腺炎的預防效果[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 2015(32):3864-3866.
許麗英.護理風險管理對ERCP術后胰腺炎的預防效果評價[J].中國實用外科雜志,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