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摘要】 我國目前已經成為全球旅游客源量最多的大國之一,也是第四大國內外旅游客源和目的地開發國家。悠久的文化歷史和奇山秀水是我國旅游業得以發展的天然優勢。旅游行業企業管理相關專業在近年來受到更多的關注和重視,隨著我國旅游業的發展和進步,相關的行業發展需要大量的高素質專業人才,給就讀旅游行業企業管理相關專業的在校學生和家長帶來了廣闊的機會和就業發展前景,但是許多就讀旅游行業企業管理相關專業的學生并沒有將旅游行業管理作為他們未來就業的方向和首選行業。因此,本文客觀分析旅游專業學生的就業現狀及思路,端正大學生的就業思想,探討旅游管理專業的發展,為旅游管理專業的學生就業提供參考。
【關鍵詞】 高等教育;" 旅游管理;" 就業發展
1 引言
旅游管理類專業發展是研究我國旅游業經營與管理的一門新興學科,近年來在國際政治經濟文化和全球化的影響和推動下,旅游業在我國得到較大的發展,具有非常大的經濟發展市場空間和發展潛力。對旅游行業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現在許多高校都開設了旅游管理的專業,推動了旅游管理的專業化發展。深入研究和探討大學生旅游行業就業管理對大學生的旅游就業需求和發展,不僅對于大學生本身的就業發展有重要的理論指導和推動作用,也為大學生旅游和文化行業的持續健康進步發展提出合理化的建議和政策指導。
2" 高校旅游管理專業的本科生就業現狀
目前,我國旅游企業的畢業生和就業率的比例不協調,“有業不就”的現象非常突出,旅游管理相關專業的應屆畢業生專業對口就業率很低。由于酒店、旅行社等綜合性行業不能很好地滿足應屆畢業生的需求,畢業生將不從事旅游管理專業作為自己的主要就業方向和目標,這就使旅游管理行業的相關專業高素質專業人才短缺,嚴重地缺乏接受過旅游管理系統專業培訓的高素質專業技術人員,即便有少部分從事酒店和旅游管理行業的應屆畢業生,也因為許多的原因被迫放棄了從事旅游管理的行業。
3" 影響高校旅游專業本科生就業的因素
3.1 社會對學生的能力和素質期望過高
應屆畢業生就業的選擇,受到社會價值觀和家人的干預等多方面的影響,隨著旅游行業的穩步發展,我國很多大學都相繼成立了旅游專業,社會普遍對旅游管理專業存在誤解,包括大部分畢業生的家長都認為,學習管理專業,畢業以后應該從事的是管理型的工作,比如經理、管理人員等相對上層的職務。形成了對大學生“天之驕子”的自主創業思想和根深蒂固的就業觀念,在現代社會的價值觀和家庭思想的引導和灌輸下,許多從事旅游管理等相關專業的在校大學生對于就業的要求和期望值過高,產生了很強的自信心和優越感,就業過程中存在大量挑就業地區、挑企事業單位、挑就業崗位的現象。
3.2 學習課程實踐環節方面相對落后
從師資力量上來說,旅游專業的管理教師多是“半路出家”,沒有實際的旅游管理工作實踐經驗,只有很充足的專業理論知識,但是通常都是紙上談兵,無法通過理論和實踐的方法進行針對性的教學和講解。而從傳統旅游管理行業中轉型而來的旅游管理教師,大多具有豐富的從業實踐經驗,但是缺少了規范化的管理和教學方法,旅游管理相關專業的師資隊伍力量相對較弱;從旅游管理課程的設置上角度來講,旅游管理的專業課程未必能實現管理的系統化、科學化,課程之間也缺乏了聯系,教學有許多的是重復教學內容,過度的重視旅游管理的基礎理論,嚴重導致學生缺乏實踐的環節,部分高等院校應屆畢業生的理論實踐學習動手的能力遠遠不及中專或者普通高中生,導致部分學生實踐能力較弱。
3.3 畢業生缺少正確的就業觀
首先,大學生在選擇自己的就業目標時,看重的是薪酬地位和自身的發展前景,希望在短時間內,能充分施展自身的才華,有良好的職業生涯發展空間和充足的職業晉升機會。而中高星級旅游管理行業尤其是中高星級酒店要求管理者從最底層的酒店服務員開始做起,有充足的行業基層工作經歷,才能真正勝任成為高層次酒店管理者這一重要的職務;其次,用人單位所支付的酬金沒有達到畢業生預期的標準,畢業生過于抬太高自己的社會價值,所以才會出現“有業不就”的現象;最后,作為社會流動服務業的一種,畢業生們普遍認為,服務行業就是專門用來伺候別人的一個行業,需要看別人的臉色去找工作,他們希望自己所得到的服務地位是上層的,是比較光鮮的職位,過盛的虛榮心不允許他們選擇這樣的職業,加上家庭的壓力,父母甚至比畢業生自己更希望他們在社會的上游工作,這種情況會導致很多高校畢業生在自己的就業方向和觀念出現了偏差,不愿意繼續從事與旅游相關行業。
3.4 當前我國文化旅游企業發展缺乏長遠的選才用人發展眼光
很多的旅游企業在招聘時迫切希望招到有豐富旅游管理經驗的人員,本科生雖然沒有從事旅游行業的經驗,但是他們是經過系統培訓的專業人員,具備很高的發展潛力,旅游企業不愿投資培養人才,功利心太強,所以很難吸引畢業生的選擇和就業。
4" 高校旅游管理專業應屆畢業生的就業對策
4.1 加強職業教育
首先要對畢業生灌輸正確客觀的旅游業知識和就業思想,旅游行業具有非常良好的發展前景,我國較發達國家的旅游業管理存在著較大的差距,迫切需要這方面的高素質人才。要轉變擇職觀念、培養畢業生對旅游行業的熱愛,旅游專業的學生要有遠大的理想和目標,培養職業自豪感。
4.2 優化課程設置提高辦學質量
學校要積極培養和發掘有實踐經驗的任課教師,注重各門學科課程的整體內部聯系,合理地分配教學理論課程與實踐課程在總教學課時中的比例,適當地增加理論與實踐兩門課的課時和分量,從而提高教學質量。
4.3 轉變管理理念完善用人機制
旅游管理行業的薪酬標準應該同學歷相關聯,要充分信任接受專業培訓的畢業生的能力,為他們提供符合應屆畢業生專業價值需求的工作崗位,只有給予畢業生應有的發展空間,提高他們對旅游管理行業的認可,才能使更多的優秀旅游專業的應屆畢業生加入到旅游管理的行業中來。
4.4 培養學生職業意識
在職業教育中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的培養必不可少,但在校期間對學生職業意識的培養也不能忽視,這就要求老師在專業教學過程中,要將對學生的職業教育穿插其中。教育學生從基層干起,從小事做起,要有不怕吃苦意識,尤其是學旅游管理專業的學生。
4.5 強化學生就業應用知識學習,提升專業教師行業技能。
在校期間,針對旅游管理學生專業特點,制定與專業相匹配的英語學習計劃,讓他們更快的提高英語口語水平,特別是酒店各個部門常用英語口語的學習和應用。專業教師與企業對接,加強對行業的了解,及時掌握行業新知識、新理念。
4.6 加強行業宣傳以改變家長認知
由于家長對行業的誤解和偏見,很多畢業生在擇業時有意避開酒店行業。學校可以采取多種形式進行專業宣傳、專業介紹,多方面全方位的展示旅游管理專業學生的風采和就業前景。可建立實景模擬實驗室,讓學生和家長切身體會、了解行業的經營、管理以及企業文化等,學會用理性、發展眼光的看待服務行業,提高行業認知度。
5" 結語
綜上所述,旅游管理專業的就業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學校、家庭包括社會給予畢業生從事旅游管理專業方面的支持,需要畢業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降低期望值,做好吃苦耐勞的準備,從而學習更多的社會經驗,更好的發展自己。
【參考文獻】
[1]田喜洲, 謝晉宇. 大學生酒店實習社會化及其留職意愿影響因素分析[J]. 旅游學刊, 2010, 25(1):65-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