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摘要】" 制造業的發展需要技術力量的支持,而技術力量的培養需要一定精神力量的支撐。我國在堅持不懈地發展經濟建設,增強國力,從以前的“制造大國”變為了“制造強國”,這不僅僅是在依靠原有資源的基礎上,進行創新的結果,也是一種強大精神力量—工匠精神支撐的作用。高職院校是培養我國建設型人才的重要基地,其需要注重培養人才的特點,以及要為誰去培養人,所以對于高職院校里,把工匠精神的內涵和外延結合到高職院校的教育工作當中,為祖國的未來培養全面型人才做出貢獻。
【關鍵詞】 高職院校;" "旅游類專業;" "工匠精神;" "培育路徑研究
1 引言
“工匠精神”首次出現在人民群眾的生活中,是李克強總理在一次政府工作報告中所提出來的,是對小至一個零件,大到一座高樓,都能夠去精雕細琢,追求完美的一種精神理念。而高職院校是培養我國對于制造行業和技術行業人才需求的重要基地,也是培養工匠的搖籃,在我國邁入“制造強國”和“中國智造”的階段里,國家對于擁有工匠精神的人才需求更為迫切,高職院校是承擔該任務的主要基地,是為培養祖國未來發展需要的勞動者方面起著重要的作用。
2 “工匠精神”的內涵
在古代其實已經有了“工匠精神”的體現,例如魯班的木匠活,他精益求精,把每一件作品都能夠制作的活靈活現,其他還有很多擁有工匠精神的古代人,他們都是現代工匠精神的優秀代表。我國的制造行業正處于蒸蒸日上的狀態里,對于“智造人才”和“工匠精神”的需求更為強烈,而“工匠精神”是指工匠對于自己的作品進行精心設計和制作,對作品的完成情況更加完美的一種追求精神,而自己在耗費時間和精力之后享受著一件作品盡善盡美的美好感覺。由此可見,工匠精神其實本質上代表著追求完美和精致的品質精神,對任何一個職業的敬畏和尊重精神,對個人工作態度的嚴謹認真的表現,對于一個完美和卓越境界的追求,以及對于不斷提升自我能力的追求,這種充滿了正能量的精神是為我國制造業發展提供有力保障的精神,我國擁有這些工匠技師,才能夠不斷向更高的目標前進。
3" 高職院校旅游類專業的特點
高職教育和高等普通教育作為我國高等教育的兩大重要力量,在當今教育行業中,高職教育逐漸被發展,吸引了很多求學者,作為高等教育。高職教育強調培養學生的工作能力和技術培養,是對于我國現代化建設不可缺少的強大力量。其中在旅游類專業當中具有以下特征:
3.1 高職院校旅游類專業對于學生的業務能力以及綜合素質有很大的幫助,其主要幫助學生能夠擁有更成熟的服務技能和運用知識于實際中的能力,是幫助我國旅游業發展主要力量,可以說,高職教育是旅游業發展的中流砥柱。
3.2 高職院校旅游類專業的教育強調于培養學生的工作能力,例如對于景區的設計規劃、對于導游的工作要點、對于酒店服務的工作內容進行掌握,以及對于未來工作方向的確定,而且所開設專業的旅游學科教育,也能夠幫助學生在培養工作技能的同時提升自己的個人能力,知識與能力的相結合,即多樣化的發展才是一個學生更應該具備的綜合素質[1]。
4" 高職院校旅游專業培育“工匠精神”的重要性
高職院校的旅游專業是為發展我國旅游業而培養人才的一個專業,從我國的旅游業來看,存在著一些“粘貼復制”的仿造現狀,對一些發展起來的旅游景點進行內容和特色的粘貼復制,單一的仿造,沒有更多的創新思維存在;導游行業也需要更多新鮮血液的注入;酒店服務也需要更加完善和健全,這些問題很大程度上導致了我國的旅游業發展稍遜一籌,而高職院校的旅游專業學生所學習的內容就是為景區做設計、規劃和策劃,對導游行業注入新的人才,對于酒店服務工作培養全能型人才,而旅游業要想擺脫粘貼復制的現象,擺脫一成不變的狀態,就必須要在導游、景點、酒店的設計和規劃當中尋求創新,“新”字的力量可謂是無窮的,其所帶來的影響也是積極樂觀的,所以把“工匠精神”運用到對高職院校旅游專業的教學過程當中,對我國的旅游業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和作用。
5" 如何對高職院校旅游專業學生進行“工匠精神”的培育
5.1" 營造培育“工匠精神”的濃厚氛圍
5.1.1 在高職院校的教學過程中,首先在日常的教學和生活當中就應該把“工匠精神”貫穿其中,營造一個“工匠精神”的氛圍和環境,讓學生在學習專業知識和技能之外,能夠感受到所學知識的價值和意義,培養一定的職業素養和精神。所以在課堂講課過程中,老師應該注重將一些“工匠精神”和技能大師的事跡傳授給大家,讓學生能夠感受到“工匠精神”具體實踐所帶來的魅力和力量,而學校也應該將國內外的行業精英事跡編寫成冊,除此之外,還可以幫助組織一些征文、演講比賽,通過這些活動讓學生參與到其中,把“工匠精神”運用到自己的旅游專業上來,實現旅游業專屬的“工匠精神”。
5.1.2 在專業教學過程當中,要結合歷史文化,例如可以帶領學生學習一些世界酒店和特色景區的發展史,感受到旅游業發展的文化特色和內涵,以及體會到一些知名酒店企業所涉及到的“工匠精神”所在,培養服務能力和品牌意識,在對品質的追求上培養工匠精神的力量。
5.1.3 對于學生的學習效果以及專業成績評價過程中,不應該以傳統的分數進行評價,而應該在學業評價上體現一定的“工匠精神”,將學生的學業評價以等級評價,給予合格、優秀、完美的評價,例如在導游的工作當中,不僅僅要對于旅游路線和景點的介紹熟記于心,而且還要了解到更多的細節問題,對于一些商場的滅火裝置和逃生通道以及衛生間、休息區都要有所了解,以及綜合游客的年紀特點來調整自己的講解方式和旅游的路線,在這些細節方面培養學生的精益求精和追求完美的工作態度和專業的工作能力。
5.2" 構建科學的專業課程體系
“工匠精神”進入校園,主要的陣地便是專業課堂,學校應該在專業課程里加入人才培養的課程,把“工匠精神”人才培養方案作為教學的重要項目,首先要對課程進行合理的調整,即把專業課與文化課的比例調整為六四比,不僅僅要對專業課進行一定的固化:即對技能的培養,在專業課里要實現對工作能力的培養,在細節上的處理能力,以及對于工作態度的培養;還要注重文化課的學習,在文化課過程中要注重對學生思想品德的培養,例如對思政課的落實,在思政課上對學生的思想道德進行培養,把“工匠精神”的理論和內涵在課上進行落實,讓學生在技能和理論的結合過程中落實對“工匠精神”的培養。除此之外,在專業能力培養的基礎上,學校還應該開展一些美育課程,例如對繪畫、歌唱、舞蹈、樂器選修課程進行設立,因為旅游業當中的“工匠精神”本質上就是對“美”、“創新”的一種追求,所以學生在培養技能的同時,要對自身才藝進行一定的培養,以達到提升體形、行為舉止間的美感,而且可以將其運用在工作當中,豐富工作內容,追求完美的工作過程,將“工匠精神”體現出來[2]。
6" 結語
綜上所述,在不斷地推進“工匠精神”進入校園的工作中,教師、學生通過學習和培養“工匠精神”的過程是一項長期且具有重要意義的工作,“工匠精神”所帶來的時代內涵和時代價值,對于高職院校的發展有著重要積極的作用,而高職院校的教育工作當中融合和貫通“工匠精神”對于培養建設型、創新型人才有著積極的作用和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高娜娜. 高職院校培育學生\"工匠精神\"的價值及實施路徑研究[J]. 無錫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018, 017(003):8-11.
[2]施敏發. 高職院校培育學生工匠精神的大思政路徑研究[J]. 安徽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019, 018(002):85-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