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倩穎
摘 要:輔導員在高校中雖然不承擔專業(yè)教育的工作,但其在學生的日常生活層面和思想精神層面所發(fā)揮的作用卻是不可忽視的,因為高校輔導員對于學生的關懷和指導不僅涉及到日常學習層面,學生的日常生活和心理健康教育也屬于輔導員需要關注和指導的一項重要內容。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項具有專業(yè)性的教育內容,且需要按照循序漸進的原則開展教育工作。要想找到更為科學有效的教育路徑,就需要首先針對相關知識體系的內容結構進行了解,隨后根據(jù)現(xiàn)階段教育工作開中存在的實際問題找到科學的教學開展路徑。
關鍵詞:高校教育;心理健康;知識體系;教育路徑
中圖分類號:G441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 — 2234(2020)10 — 0164 — 03
心理健康教育與普通的理論課程教育有顯著的區(qū)別,心理健康教育更加強調從思想和心理狀態(tài)上對學生產生影響,幫助學生解決心理問題和思想問題,為導正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增強學生的學習動力。
一、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義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是需要與常規(guī)的理論知識教育聯(lián)合開展并且在教育教學的方法上與常規(guī)的理論知識教學存在區(qū)別的教學內容。對于當代大學生而言,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義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幾方面。
(一)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
當代大學生的成長與學習環(huán)境具有豐富性強、復雜性高的特點。由于外部環(huán)境因素的影響,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態(tài)表現(xiàn)出穩(wěn)定性和客觀性缺乏的特點。心理健康教育是輔助大學生規(guī)避個人成長環(huán)境中的負面干擾因素,引領其認識自我,找到個人前進方向的一個干預性手段。當大學生具有了健康的心理狀態(tài),其個人的價值導向必然向正面的方面方向發(fā)展,這對于其個人的成長也具有重要的意義〔1〕。
(二)保持積極的心理狀態(tài)
當代大學生由于生長環(huán)境與家庭教育因素的影響,在成長過程中經(jīng)歷挫折和失敗的經(jīng)驗相對較少,這使得大學生的個人心理承受能力抗壓能力存在薄弱的問題。一旦在學習和生活上遇到問題,往往容易傾向于負面的心理狀態(tài),失去對生活的積極態(tài)度和信心,通過輔導員開展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夠幫助學生在遇到問題時找到緩解的出口,通過與輔導員的交流找到心理問題產生的主要原因,輔導員也可以通過專業(yè)的心理干預方式逐步恢復學生的自信,促使其保持一個良好穩(wěn)定的心理狀態(tài)。
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識體系結構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開展要想找到合理的路徑,首先需要對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內容,即知識結構體系有一個正面的了解,下文從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角度入手,分析具體的知識體系所包含的教學內容。
(一)基于學習的心理指導
這方面的心理健康教育內容是針對高校學生的專業(yè)教育所開展的心理層面的指導和干預〔2〕。在這部分內容中,包含了從學習本身出發(fā)提出的心理指導方案,輔導員在開展這項心理健康教育時,要首先針對影響學生學習效率和效果的具體因素進行分析和研究,并且結合具體的課程內容總結出一套具有宏觀性的、系統(tǒng)的學習開展流程和方法。更具體的來講,指導內容涵蓋了學習方法、學習動機、學習興趣、學習習慣以及應試心理多個方面,從上述具體內容上來看,學習心理指導的內容具有典型的專業(yè)性,且與高校學生的整體學習流程具有高度的匹配性。
(二)基于情感層面的指導
從高校大學生學習開展的角度上來說,情感層面的因素會對其日常學習行為造成非常直接的影響。當大學生出現(xiàn)情感困惑或者在情感層面上受到傷害時,其日常學習行為和生活結構都會出現(xiàn)相應的問題,進一步影響其個人的自身狀態(tài)。因此,需要輔導員針對其情感層面出現(xiàn)的問題給予相應的指導〔3〕。另外,從學校教育的角度上來講,只有高校輔導員將自身與大學生放在一個平等的交流平臺上,從其個人的情感教育需求出發(fā)開展指導,才能通過找到情感共鳴取得更好的情感交流與指導效果。
(三)基于性格方面的指導
雖然說性格的形成與學生的家庭成長環(huán)境有非常重要的聯(lián)系,但后天的影響因素在大學生的個人成長中也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高校教育階段是大學生各方面觀念穩(wěn)定發(fā)展并最終形成一個固定狀態(tài)的關鍵階段,在此時通過指導干預的方式為學生的個人成長和性格發(fā)展導正方向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從本質上來說,性格與一個人的行為模式有著非常直接且密切的關系〔4〕。
(四)耐受力指導
這里所指的耐受力指導,更加傾向于針對學生遇到挫折和困難時的承受能力進行指導。在高校教育開展的過程中,無論是學習上、生活上還是人際交往上,學生都有可能遇到問題和挫折,如果沒有一個良好的心態(tài)去面對這些問題,問題的解決和處理難度會更大。輔導員可以在與大學生的溝通交流中,觀察和發(fā)現(xiàn)其遇到的困難,在給予基本的關心和幫助的基礎上,用心理層面上的溝通和交流促進大學生耐受力的提升。
(五)人際交往指導
高校教育環(huán)境從本質上來說已經(jīng)是一個結構簡單的小型社會。學生之間的人際交往以及學生參加社團、社會活動的過程中所涉及到的人際交往,實際上已經(jīng)具有濃厚的社會色彩。但由于大學生缺乏人際交往的經(jīng)驗,對外部社會的接觸和了解仍然十分有限,容易在人際交往中出現(xiàn)處理問題的方式方法不當或者發(fā)生人際交往沖突的問題〔5〕。高校輔導員就可以通過專業(yè)的理論分析與高校大學生的實際情況結合給予大學生針對性的人際關系指導,從而提高大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
三、高校輔導員心理健康教育問題分析
在明確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知識內容后,需要了解現(xiàn)階段在具體教育工作開展的過程中存在的實際問題,以便進一步針對具體問題找到科學的教育開展路徑。
(一)輔導員素質水平有待提升
目前的高校輔導員由于其所負責的工作內容在復雜性和隨機性上都比較強,且與學生的專業(yè)課程學習并不存在直接的聯(lián)系。因此,高校方面對于輔導員的素質水平缺乏重視和考核。部分輔導員只是單純的充當了高校學生日常生活和行為規(guī)范的監(jiān)督者和管理者,其對學生心理和精神層面的指導作用并沒有得到充分的發(fā)揮。從學生的角度上來說,這不利于優(yōu)化輔導員與學生之間的關系,學生往往會得到被管理和限制的體驗,而感受不到輔導員在心理層面和精神層面給予他們的關心和幫助〔6〕。另外,即使部分學生在遇到心理問題時會主動尋求輔導員的幫助,部分輔導員也存在缺乏科學的方法開展工作的問題。這都與輔導員自身素質的局限性有直接的關系。最后,從整體的輔導員工作團隊角度上來看,輔導員之間在開展工作的過程中是需要積極進行交流和溝通的,但目前大部分輔導員缺乏主觀上的溝通意識,遇到問題沒有溝通交流和提升自我的主觀意識,這會影響整個輔導員團隊的質量水平。
(二)缺乏科學的工作方法
目前高校輔導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開展大部分是依靠專項的理論知識教學或在學生遇到問題時就具體問題進行心理指導,指導方法也大多運用心理疏導和勸慰的方式進行。這種方法沒有充分考慮大學生心理問題的個性化特點,在具體的效果上也存在收效不高或收效效果缺乏統(tǒng)一性的問題。這些問題都會影響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最終效果。從學生的角度上來講,不適宜的心理教育干預不僅無法取得良好的工作效果,還有可能帶來部分負面影響。
(三)教學評價具有一定的難度
心理健康狀況的衡量指標有一定的復雜性和多元性,這意味著心理健康教育的開展在具體效果的衡量上也存在困難。部分學生在接收了心理健康教育干預后雖然可能獲得短期的效果,但也存在效果持續(xù)性不足的問題。另外,一些心理健康教育干預的進行需要經(jīng)過長時間的時間成本支撐才能確保取得一定的干預效果,這都是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開展在評價環(huán)節(jié)可能出現(xiàn)的問題。也是評價工作本身在開展過程中需要克服的困難。但基于評價工作的重要指導作用,學校方面仍然應當對這部分工作引起重視。
四、高校輔導員心理健康教育路徑
從上文的分析可知,高校輔導員在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來源于輔導員自身以及具體的工作方法方面,下文結合具體問題提出優(yōu)化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效果的有效路徑。
(一)搭建輔導員與學生之間的有效溝通平臺
高校輔導員與大學生之間的溝通交流存在不充分的問題或者在溝通方式上并不適宜。高校方面應當意識到這些問題對于兩者溝通效果的影響。通過多種不同的路徑搭建起大學生與輔導員之間的有效溝通平臺〔7〕。為了避免直接溝通可能產生的阻礙和問題,高校方面可以利用社交平臺為雙方的交流搭建一個自由流暢的空間,在無接觸交流的背景下,交流溝通的氛圍也更加輕松愉快,學生在放下心理防備的情況下也更容易將自身所遇到的具體問題想教師進行反饋。當通過線上溝通交流取得了初步的效果后,教師在尋求面對面溝通的切入點,從現(xiàn)實的生活和學習層面提出解決問題的有效方法,最終達到幫助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效果。
(二)提高教師自身的素質水平
輔導員的工作雖然從形式上來講并不具備很高的含金量,但從心理健康教育的角度上來講,這項工作本身具有很高的專業(yè)性要求,僅通過勸慰和簡單的心理疏導也無法達到幫助大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目的。因此,輔導員應當本著提升自身專業(yè)素質,為學生提供更加專業(yè)全面的指導服務的原則,從理論知識層面到實踐能力層面都進行著有力提升。通過參與專業(yè)的理論知識學習了解心理學方面的專業(yè)理論知識,并且在實踐中通過實地問卷調查或者學生的直接溝通了解心理健康教育所需要解決的具體問題,在個人的工作開展中積極運用理論結合實踐的方法,在科學輔導教育思路的指導下開展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另外,要意識到心理健康教育與傳統(tǒng)教育內容相比所提出的個性化要求。教師就必須在掌握基礎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的基礎上具備靈活應用教育教學方法的能力,能夠根據(jù)不同學生的性格特征和心理承受能力找到科學的教育干預方式,最終達到心理疏導的目的。
(三)實現(xiàn)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多元化
這方面的要求實際上也是為提高心理健康教育針對性,滿足學生個性化需求而提出的一種教學改革要求〔8〕。除了常規(guī)的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外,學校方面還應當注重理論知識學習與實踐教學的結合。通過組織學生觀看相關的紀錄片,或者參與心理健康教育主題活動達到教育目的。當學生參與到心理健康教育的具體活動中,其既是活動的實施者,也是活動的直接受益者。在開展活動的背景下,教育活動的整個氛圍和環(huán)境都比較舒緩和輕松,并且學生也可以尋求到自由的溝通交流空間,這對于學生來說是放松心理狀態(tài),冷靜思考問題的重要環(huán)節(jié),當學生的心態(tài)得到了全面的放松,部分心理問題本身在嚴重程度上就會得到減輕。另外,除了依靠教師和師生之間的交流達到心理健康教育干預的目的,教師還可以利用網(wǎng)絡平臺和資源,針對不同學生的具體問題,通過分析觀察找到針對性的心理教育干預方法,借鑒網(wǎng)絡平臺上所介紹的專業(yè)教育方式結合實際運用到學生中,為取得更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效果提供支持。
(四)做好心理健康教育評估
心理健康教育從形式和內容上都具有一定的抽象性,且不同的學生所出現(xiàn)的具體問題和所需求的心理健康指導也有所差異。這本身就給心理健康教育效果的評估帶來的了一定的困難。但從實際出發(fā)來講,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開展情況需要通過專業(yè)的評估把握效果,從而為后續(xù)的工作開展提供指導和幫助。高校輔導員應當結合實際重視評估工作的開展。利用多元化的評估手段盡可能保證評估結果的客觀性和有效性,發(fā)揮出評估工作對后續(xù)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導作用。
五、結束語
綜合來講,高校輔導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一項需要長期持續(xù)開展并且對工作開展的質量要求很高的工作。高校方面應當從高校輔導員自身的素質水平提升入手提出針對性的優(yōu)化方案。并積極聆聽學生方面對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觀需求,切實落實好除了專業(yè)教育之外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發(fā)揮這方面教育在大學生成長中的作用。
〔參 考 文 獻〕
〔1〕曲英杰.新媒體環(huán)境下高校輔導員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徑探析〔J〕.商情,2018,(33):176.
〔2〕黃向明.普及與個案結合心理溝通與執(zhí)行并存——新媒體時代高校輔導員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實效性的路徑〔J〕.教育現(xiàn)代化,2019,(58).
〔3〕馮小桃.高校輔導員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作用〔J〕.法制博覽,2019,(10):287.
〔4〕孟祥燕.融媒體視域中高校輔導員網(wǎng)絡思政工作路徑探究〔J〕.現(xiàn)代交際,2019,(23).
〔5〕趙恩.互聯(lián)網(wǎng)+下的高校輔導員思政教育工作探究〔J〕.教育現(xiàn)代化,2018,(38):251-252.
〔6〕滕金杰.立德樹人視角下民辦高校輔導員隊伍建設路徑探究〔J〕.風景名勝,2019,(08).
〔7〕金慧燕.互聯(lián)網(wǎng)+背景下高校網(wǎng)絡思想政治教育路徑探究——以輔導員工作為例〔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電子刊,2018,(11).
〔8〕唐銳.基于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的高校輔導員隊伍建設探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8,(39):21-22.
〔責任編輯:侯慶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