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小敏
(中國原子能工業有限公司)
經濟增長理論研究一個國家收入和財富增長的原因及所帶來的影響。上世紀初期,Ramsey、Harrod等經濟學家對經濟增長問題開始研究。50年代,Solow等在新古典生產函數的生產可能性邊界基礎上,發展了經濟增長理論。80年代,大量學者對新古典經濟增長模型進行修正。其中最著名的是羅默的內生增長理論。從此以后,經濟增長理論的重心是內生增長理論及國際貿易對經濟增長的影響。這篇論文著重分析了兩種開放經濟條件下的內生經濟增長理論。
標準化模型是一切經濟增長模型的基礎和抽象概括,后續各類模型中都可見標準化模型的影子。簡單介紹標準化模型有助于理解之后的模型。
該模型假設是封閉經濟,大量競爭性產業生產同質商品,只有兩種生產要素:資本和勞動力。經濟增長率用人均收入增長率表示,由技術進步率,人力資本提高率和資本增長率共同決定。這符合經濟學的基本假設:產出的增長率等于投入的增長率,而投入的增長率由技術進步率,人力資本提高率和資本增長率共同決定。
這篇論文主要介紹80年代后的理論發展情況,但簡單了解新古典增長模型對理解后續理論很有幫助。新古典增長理論中,最具代表的是索洛的增長理論模型。該模型采用柯布—道格拉斯生產函數,不考慮人力資本差異,當經濟處于平衡增長路徑時,經濟增長僅依賴外生技術進步。該模型未解釋技術進步的決定因素,且認為國際貿易對經濟增長沒有影響,所以內生增長理論主要在尋找技術進步的原因,并解決了經濟增長內生化的問題,同時涉及國際貿易對經濟增長的影響。
新古典增長模型中,經濟的增長水平由技術進步水平決定,是外生的,所以內生增長理論模型的突出特點是將經濟增長內生化。
索洛對新古典增長模型提出了疑問:如果經濟體的生產能力很強且儲蓄很高,那人均資本會一直增加,此時人均產出也將增長。
上述內生經濟增長模型中都假定技術水平是固定不變的或是外生給定的,但從20世紀五六十年代開始,陸續有人提出技術進步內生化。技術進步有多種類型,這里主要討論水平型的技術進步,即技術進步帶來新產品的出現。Romer(1987,1990),Grossman和Helpman(1990b,1991a),Rivera-Batiz和Romer(1991a)通過設定中間產品多樣化對技術內生問題進行了討論。
(3)除了水平型的技術進步,還有垂直型的技術進步即技術進步提高了產品的質量,以及技術進步提高了生產要素的生產力或者說是降低了產品的成本。這些模型的基本思想和水平型的技術進步是一致的:將影響經濟增長的技術進步水平內生化,成為可控因素。
(4)國際貿易對經濟增長的影響:內生技術進步型的經濟增長中,如果兩個國家之間產生自由貿易,則要分析國際貿易對經濟增長產生的影響,即國際貿易怎樣通過影響研發部門的資源配置以及研發活動的生產力水平來影響經濟增長。大量學者對這個問題進行了研究,但并沒有統一結論。在水平型的技術進步中,假設有兩個國家,貿易前都處于平衡增長路徑上。如果在這兩個國家之間產生了自由貿易,那么首先需要區分國際貿易的類型。一般來說存在兩種類型的國際貿易:一種是只有貨物貿易,而與技術進步相關的思想等卻不能自由貿易;第二種情況是與技術進步相關的思想等可以自由貿易,但貨物卻不能自由貿易。上述模型中經濟增長主要依賴于知識的增加及研發部門勞動力人數的增加,所以國際貿易對經濟增長的影響即表現為國際貿易對知識儲備或研發部門的雇傭人數的影響。
如果是只存在貨物貿易的情況,即在國際范圍內不存在知識的外溢,那么貿易前后一國的知識儲備不會發生變化,而研發部門雇傭人數的變化依賴于生產中間產品是否意味著部分最終消費品不能生產,則受到兩國的最終消費品是否是同質產品的影響。Rivera-Batiz和Romer指出如果兩國的最終消費品是同質的則兩國之間不存在最終消費品之間的貿易,同時如果中間產品的生產又需要耗費一定的最終消費品,則國際貿易對研發部門的勞動力雇傭水平不會產生影響,即國際貿易不會對經濟增長產生影響。
如果與技術進步相關的思想等可以自由貿易,但貨物卻不能自由貿易,這表明存在知識外溢。如果兩國的知識儲備是不同的,通過國際貿易,兩國的知識儲備都得到了提高。在這種情況下,即使研發部門的雇傭水平沒有改變,一國的經濟依然可以實現翻倍增長。實際情況是正如Rivera-Batiz和Romer所指出的由于一國內部知識儲備的增加,使得研發部門獲益增加,研發部門必然會增加勞動力的數量,這時一國經濟將一更快的速度增長。
通過上面簡單的介紹,可以對每個模型之間做個對比分析以找出他們之間的聯系:
(1)新古典經濟增長理論認為經濟的增長是由外生的技術進步水平決定的,那么一國不能通過采取相應的措施來影響經濟的增長,而且國際貿易對經濟增長沒有影響。所以內生增長理論模型通過逐步發展,認為技術水平可以成為可控因素進而影響經濟增長,同時涉及國際貿易對經濟增長的影響問題。這一理論的發展對現實經濟活動中國際貿易對經濟增長的影響起到了強有力的證明作用,也推動了全世界各國積極推動更自由、更便捷的國際貿易;
(2)國際貿易對經濟增長的影響:從上述模型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國際貿易與經濟增長之間存在密切聯系,現有模型已經證明了國際貿易或通過影響人均資本,或通過影響研發部門的資源配置及研發活動的生產力水平來促進經濟增長。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一國經濟增長離不開國際貿易,實踐中國際貿易與經濟增長之間的相互促進作用有目共睹。但國際貿易對經濟增長的影響途徑和影響程度還沒有定論,需要根據不同的經濟增長理論以及國際貿易的具體形式進行分析。未來,這給從事核電行業工作的我提供了一個新的研究視角:通過研究核電行業物資服務等國際貿易情況,分析其對近20年以來中國核電行業蓬勃發展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