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我國預算改革的不斷深入,現階段經濟環境對高校預算管理的精細化、科學化要求越來越高。為了規范預算管理,廣西財政廳于2019年7月發布了預算支出標準,該標準將成為今后各預算單位預算編制的重要依據。結合高校預算管理經驗,探討如何在標準體系下進一步提高高校的預算編制質量,減少預算松弛的行為,為提升廣西高校的預算編制質量獻言獻策。
關鍵詞:高校預算支出標準;預算編制;主要問題;解決路徑
中圖分類號:G648.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20)07-0102-02
預算是高校財務工作的起點,而預算編制則是預算管理工作的起點,所以,預算編制在高校財務管理工作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預算編制的質量高低,也直接影響了財務管理工作的質量與效率的高低。為了規范預算管理,提高預算編制的合理性,廣西財政廳于2019年7月發布了預算支出標準,該標準除了涵蓋基本支出定額類標準外,還涵蓋了部分項目支出類的標準,例如資產購建、勞務成本等。預算支出標準給預算編制評審工作提供了行動指南,高校可借此契機進一步提升部門預算的編制質量,規范預算管理工作。
一、高校預算編制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各部門對預算編制工作不夠重視
許多部門員工對于預算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認識得不夠深入,認為預算編制只是走過場,以至于在申報預算時“漫天要價”,或者把歷年的申報材料稍作修改后上報,并沒有結合實際的工作需求,只是為了完成既定的流程而敷衍了事。產生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是對預算編制的后續控制不到位。
1.預算執行的剛性不足。預算執行過程中追加、調整的情況時有發生,尤其是對于可控因素造成的預算追加、調整沒有加以嚴厲禁止,“服從大局”“戰略高度”等措辭經常成為預算追加、調整的理由,當然,服從大局以及具備戰略高度是我們在工作中應具有的基本素質,但是,將其當作自身工作疏忽的擋箭牌,無非是在透支預算執行的嚴肅性,給單位預算管理工作帶來了極大的傷害。反觀,嚴肅預算執行、規范預算管理難道不是為了更好地服務于戰略目標、服從大局嗎?所以,尤其對于可控因素造成的預算追加、調整要嚴格控制,否則,預算編制工作將流于形式。
2.預算績效考評缺失。許多高校并沒有制定相應的預算績效考評制度,考評制度的缺失就意味著工作計劃失去了約束力,導致計劃與實際嚴重脫節,嚴重影響了預算編制的質量。
(二)預算編制缺少依據
隨著預算管理精細化程度越來越高,預算編制不僅需要呈現預算金額,還需要呈現金額形成的過程。也就是說,需要編制部門將預算目標細化成工作任務,再從工作任務中分解出具體需求,具體需求主要由商品或勞務構成,所以商品或勞務的標準也就成為了根本的依據。但在以往的預算編制工作中,可遵循的依據十分有限。加之,預算編制的過程不可能對所有的工作項目實行論證、詢價等控制活動,所以出現預算金額畸高、畸低的情況時有發生。
二、解決高校預算編制存在問題的路徑
(一)做好預算項目分類
各高校可根據自身的工作需求對預算項目進行分類,從預算支出標準體系的角度出發,預算項目的分類主要是為了滿足預算編制工作的需求,即設置合理的分類與支出標準類型對接,例如在資產購建類下的日常辦公設施繼續細分為廳級日常辦公設施、處級日常辦公設施、科級以下日常辦公設施,然后再每個級別的日常辦公設施下還可繼續細分為辦公家具類、空調設備類、辦公自動化類等。總之,預算項目的分類應與預算支出標準分類有明確的隸屬關系,以便對應不同的標準,或者在預算管理信息化程度較高的高校,可在信息系統內利用各種分類固化相對應的支出標準,讓系統自動形成預算編制結果,減少人為因素而產生的疏漏,使得預算編制更具準確性。
(二)注重非財務預算的編制工作
非財務預算是財務預算形成的基礎,非財務預算與實際偏離過大會導致財務預算的準確性。預算支出標準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其實就是非財務預算的金額標準,預算金額形成的模式可以簡單地看作是“非財務預算×金額標準”的模式。由此可見,非財務預算的準確性直接影響了最終預算編制金額的準確性,只有在非財務預算編制工作得到足夠重視的前提下,預算支出標準體系才能夠發揮最大的作用。筆者認為,提高非財務預算的編制工作應做到以下兩點。
1.細化預算編制過程。在預算編制的過程中,要把預算形成的過程細化至最末端,在現有的預算編制體系下,除了政府采購預算和會議、培訓費預算外,預算編制的過程大部分只細化至經濟支出分類。而經濟支出分類金額形成的過程卻成為了管理的盲點,若要規范非財務預算得管理,必須要把盲點消除,進一步細化經濟支出分類預算形成的過程。
2.加大預算評審力度。以目前廣西各高校的預算管理組織架構來看,財務處幾乎承擔了所有的預算管理工作,預算的編制、執行、調整、控制、考評都由財務處主導進行。但是,財務人員僅為財會專業類的專業人才,不能夠掌握學校所有的發展規劃,對于預算項目的輕重緩急難以把控,以及對教育教學工作項目的投入也不能完全掌握。在這種固有的局限下,我們必須通過各方人員組成預算評審小組對預算編制工作進行評審,對非財務預算的消耗做出合理的判斷,進一步提高非財務預算編制工作的準確性。
(三)建立健全預算考評制度
預算考評是預算管理的最終環節,亦是啟動下一個預算管理周期的關鍵環節,健全的預算考評制度可以對預算編制起到牽制作用,是解決預算松弛的有效手段。各高校可以預算目標為導向,以預算支出標準為準繩,對各部門的預算編制、執行情況進行考評,并同時落實獎懲制度。獎懲制度應該對下一周期的預算分配產生影響,使預算編制、執行、考評各環節形成一個閉環,相互制約、相互促進。
三、結語
預算編制是預算管理的初始環節,預算編制質量直接影響了預算管理工作的效率。預算支出標準則是預算資金申請和分配的基本依據,為預算編制工作保駕護航,在預算管理改革進程中起到了關鍵作用。利用好該標準提高預算編制水平,即可為后續的執行、考核工作減輕壓力,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
參考文獻:
[1]? 賈旭光.淺析新政府會計準則對高校財務管理的影響[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9,(6).
[2]? 高冉.政府會計改革對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的影響研究[J].經貿實踐,2018,(21):113.
[3]? 郭維維.新政府會計制度對事業單位的影響分析[J].財會學習,2019,(9):150-151.
[責任編輯 吳明宇]
收稿日期:2019-10-08
作者簡介:凌杰(1988-),男,廣西田東人,正科,中級會計師,碩士研究生,從事財務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