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叮
旋轉木馬是一種娛樂設施,它有一個旋轉平臺,上面放置著不同動物形狀的座位,但最常見的是馬。這種設施深受小朋友的喜歡,他們坐上去后,音樂響起,隨著旋轉木馬一圈圈地旋轉,好像真的在騎馬一樣。旋轉木馬這么流行,它是如何被發明出來的呢?
旋轉木馬的起源不那么浪漫,與12世紀歐洲的一種競技有關。那時,騎士是戰爭的主角,為了測試他們的馬術技能,人們設計了一種訓練方法:讓一群騎士騎著馬在一個固定的圓場里繞圈,并不時地把帶有香味的黏土球拋向他們。如果一個騎士憑借高超的馬術和技巧躲過了黏土球的攻擊,那么說明他是一名卓越的騎士。十字軍東征時,也用這種方法訓練騎兵與車手,使他們配合默契。
這種訓練方法在歐洲軍隊中使用了很多年,直到17世紀才被改進。人們不再向騎士們丟小球,木馬被吊在一根支柱上,支柱轉動,木馬也跟著轉動,而騎在木馬上的士兵需要一邊跟著轉動,一邊伸手去扯吊在空中的小環。現代旋轉木馬上下起伏的原因就是這個吧。
隨著軍事技術的發展,槍支取代了刀和劍,那些騎在馬上砍殺的騎士被淘汰了。旋轉木馬作為一種游戲在貴族階層中流行,法國國王亨利四世就很愛騎這種木馬。不過,那個時代的旋轉木馬里沒有很多機械裝置,只能靠離心力轉動,所以無法控制木馬轉動的速度。很多人騎了一會兒后就覺得暈頭轉向,而且很容易摔下來。
后來,一個游戲制造商想出了辦法,他找來一些機械師,為旋轉木馬設計了可以調節轉速的裝置——下面的那個大圓盤。從此,所有人都能玩旋轉木馬,老人和小孩也可以坐在上面體驗一下“策馬奔騰”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