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遵守《會計法》的前提下,企業必須自行設計適合本企業的會計制度,并明確企業會計制度設計的主要內容,從而規范企業會計制度建設。
【關鍵詞】會計制度 ?設計內容 ?淺談
規范會計行為、提高會計信息質量是《會計法》的立法宗旨。如果企業不如實記錄經濟行為,偽造帳目、報表現象時有發生,甚至有的企業一套帳應付稅務機關的檢查,一套用于企業內部管理,使會計信息失真,失去應有的意義。本文擬結合實際就企業會計制度建設作一探討。
一、在遵守《會計法》的前提下,企業必須自行設計適合本企業的會計制度
由于各行業中企業的經營特點不同,經營管理要求各異,使得在科目的使用、核算的組織形式和會計政策的選擇、制定等方面,會計法雖然對具體會計工作有決定性作用,但缺乏具體的通用性和微觀指導性,一些企業不得不根據自己的特點設計自己的會計科目和會計組織形式。此外,在內容的規范上,《企業會計制度》也僅僅局限于會計核算本身,而不涉及與會計核算緊密相關的、對會計核算過程和結果起保駕護航作用的內部會計監督、內部會計管理和內部控制等內容,而這些內容對企業內部管理至關重要。所以,國家宏觀會計制度并不能完全直接被企業拿來使用,各企業還必須在國家宏觀會計制度的指導下,設計適合本單位使用的會計制度,從而保障會計工作的順利進行和會計信息質量的逐步提高。所以,企業依據會計法自行設計適合本企業的會計制度是非常必要的。
二、企業會計制度設計的主要內容
企業會計制度是具體指導企業順利進行會計核算工作、保證會計工作質量、提高會計工作效率、確保企業資產安全和完整的制度,是國家所有現行會計法規在具體會計工作中完整而正確的應用和體現。因此,企業會計制度不僅涉及會計核算本身,而且還應涉及會計組織和會計管理制度設計等內容。具體來講,其設計內容應包括:會計核算基礎工作條件方面的制度設計、會計組織方面的制度設計、會計管理方面的設計和會計政策選擇等四個方面。其中會計核算基礎工作條件方面的制度設計包括會計科目、會計憑證、會計帳簿和會計報表的設計。比如有的小企業就把“原材料”這一會計科目分解為“原料”和“材料”兩個一級會計科目,既遵守宏觀法規,又滿足企業自己管理的需要。會計組織方面的制度設計包括會計機構和會計人員的制度設計、會計核算組織形式的制度設計和和會計核算工作組織的制度設計。會計管理方面的制度設計包括內部會計監督制度、內部控制制度、內部核算制度、成本核算和成本管理制度設計以及會計檔案管理的制度設計等內容。會計政策的選擇包括選擇什么樣的會計政策對本單位較有利,以及該會計政策如何操作等等內容。以上幾個方面是保證會計工作順利進行的重要組成部分。要依法做好會計工作,企業應著重做好以下幾項工作:
第一,在會計基礎工作條件制度設計中,應加強會計帳簿設置的制度設計。會計基礎工作條件制度設計涉及的內容雖然包括會計科目、會計憑證和會計帳簿,但從會計核算工作的程序來看,會計帳簿是記錄企業經營業務情況,明確經濟責任,考核經濟效果的重要依據,是會計工作得以開展的重要基礎,也是進行會計檢查的重要資料。可以說,各企業造假行為最終都會在會計帳簿中得以體現。這些年發生的會計信息失真、企業負責人貪污受賄、企業偷稅漏稅等案件都與會計帳目不實、不清、帳目混亂、設置多套帳有關。對此,新修訂的《會計法》中有專門條款對企業帳簿設置作出明確規定。可見企業會計基礎工作制度設計的重中之重是依法建帳。強調帳簿設置并不是說可以忽視原始憑證管理和記帳憑證管理。其實,原始憑證和記帳憑證在會計核算中的重要作用永遠也不可能被弱化。
第二,在會計組織制度設計中,應嚴格進行會計記帳規則、帳務處理程序的制度設計,這是做到依法建帳的重要保證。憑證傳遞是一個看似不起眼卻非常重要的程序,它設計的是否合理會直接影響會計信息的及時性和會計工作效率,憑證傳遞程序設計合理還會增強會計人員的責任心。會計工作是一項嚴密細致、程序化要求極其嚴格的工作,任何一個環節有誤,都將影響會計工作的質量和效率。因此,單純依靠依法建帳是遠遠不夠的。《會計法》從我國會計工作的實際情況出發,對我國會計工作的基本記帳規則作出了規定,各單位的帳簿在設置和會計核算中都應嚴格遵守和執行,在全面加強會計工作的同時,不斷規范會計行為,以保證會計信息質量。由于《會計法》關于會計記帳規則的規定并沒有涵蓋所有具體的會計業務,因而要求各核算單位結合本單位會計工作的實際,在與《會計法》不相抵觸的情況下,制定本單位內部的會計核算制度。要在依法建帳的基礎上,設計較為合理的會計記帳規則。
第三,會計政策的選擇。會計政策是指企業在會計核算和管理中所采用的具體會計處理方法。《企業會計制度》在會計政策的選擇上給予企業很大的自主權,這要求企業根據制度結合實際和具體情況,設計選擇最能恰當體現本單位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的會計政策。
第四,在會計管理制度設計方面,應強化單位內部會計監督和內部控制的制度設計。《會計法》雖然明確了單位負責人是會計行為的責任主體,應當對本單位的會計工作和會計資料的真實性、完整性負責。但是不可能要求單位負責人代替會計人員進行會計核算,實施會計監督,所以企業還必須建立內部監督制度。進行會計核算,實行會計監督,永遠是會計工作的基本職能。會計核算和會計監督是相互聯系、相輔相成的,沒有有效的會計監督,會計核算的質量就難以保證;同樣,會計監督如果脫離了會計核算過程,也難以取得良好的效果。因此,要在會計核算過程中實行有效的事前、事中和事后監督。
三、結束語
除建立健全內部監督制度之外,還應建立健全內部控制制度。內部控制制度的主要特點是,將一項業務或一項權利在所涉及的部門和人員之間進行分解,從而使各部門和人員之間形成相互牽制、相互制約的狀況,能有效防止權力集中和舞弊行為的發生。內部控制雖涉及企業諸多部門和人員,但主要的卻是會計部門和會計人員。因此,明確會計工作相關業務所涉及到的部門和人員的職責權限,就成為內部控制制度的重中之重。各單位應當在《會計法》精神的指導下,積極主動地指導、督促有關部門和有關人員恪守職業道德,嚴格把關,以求在機制上、制度上規范行為、控制風險,糾正各種企業違法違規行為。
作者簡介:滕樹林(1966-),安徽省明光市人,大學本科,會計師。